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疗效研究

2015-01-23 01:53金光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丙肝利巴韦干扰素

金光哲

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疗效研究

金光哲

目的研究和分析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7例慢性丙肝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 在同时治疗12个月后,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相较于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患者, 具有更高的总应答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患者,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的应答率能够明显提升, 无效率显著下降, 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派罗欣;利巴韦林;慢性丙肝;干扰素

慢性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发生率高达3%, 能够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治疗。派罗欣、利巴韦林等均为治疗慢性丙肝的有效治疗药物, 能够产生抑制丙肝病毒复制以及降低肝硬化发生率等作用, 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临床疗效分析主要选取了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7例慢性丙肝患者进行治疗对比研究, 希望能够对慢性丙肝的临床治疗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 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7例慢性丙肝患者进行治疗对比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中, 男21例, 女13例, 年龄21~52岁, 平均年龄(31.5±4.7)岁, 病程0.8~5.9年, 平均病程(2.3±1.6)年。实验组中, 男22例,女11例, 年龄20~54岁, 平均年龄(30.9±5.2)岁, 病程0.9~6.1年, 平均病程(2.5±1.4)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肌内注射100万U干扰素(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国药准字S19990059),3次/周, 口服900~1200 mg/d利巴韦林(苏州弘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9438),治疗3个月后, 干扰素改为300万U,3次/周[1]。

1.2.2 实验组 皮下注射180 μg派罗欣,1次/周, 口服利巴韦林900~1200 mg/d。两组患者的治疗总疗程均为12个月[2]。

1.3 疗效评价指标 在同时治疗12个月后,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早期应答:治疗12周, 患者谷丙转氨酶(ALT)正常, HCV RNA转阴。完全应答:治疗结束后, 患者的患者ALT正常, HCV RNA转阴。部分应答:停止治疗后26周, 患者的患者ALT正常, HCV RNA转阴。无效:治疗结束之后和随访期间, 均没有达到上述的标准。总应答率=(早期应答+完全应答+部分应答)/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治疗研究主要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34例患者中, 早期应答的患者为9例, 完全应答的患者为17例, 部分应答的患者为7例, 无效为1例, 总应答率97.06%。对照组的33例患者中, 早期应答的患者为15例, 完全应答的患者为12例, 部分应答的患者为3例, 无效为3例, 总应答率90.91%。

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相较于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患者, 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和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病情的应答率显著提升, 无效率明显下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丙肝没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 但是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严重, 患者会出现乏力、尿黄以及腹痛等临床症状, 患者时常伴有肝病面容, 白蛋白下降或者A/G比值异常[3]。如果不加以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派罗欣、利巴韦林等均为治疗慢性丙肝的有效治疗药物,能够产生抑制丙肝病毒复制以及降低肝硬化发生率等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4]。

在本次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疗效研究中, 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相较于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患者, 具有更高的总应答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慢性丙肝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的应答率能够明显提升, 无效率显著下降, 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1]付万智, 杨丽, 曾韬.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西部医学,2012,24(12):2345-2346.

[2]李欣欣, 林春敏, 田淑舫.医院健康教育对中老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5):2866-2867.

[3]付贤云, 张立新, 涂立锐.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早期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中国卫生产业,2012(18):67-68.

[4]黄萃, 左维泽, 朱庆峰, 等.小剂量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疗效分析.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6):495-49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70

2015-01-21]

133300 吉林省珲春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猜你喜欢
丙肝利巴韦干扰素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注意利巴韦林的生殖毒性和溶血性贫血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这些人群慎用利巴韦林
78%的国人不知它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治疗猪病毒性疾病中干扰素应用
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