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5-01-23 01:53朴成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雷公藤难治性尿蛋白

朴成梅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朴成梅

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 各49例, 分别采用单纯糖皮质激素及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并对不同治疗方式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对比分析。结果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总蛋白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肾功能均得到改善, 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展开雷公藤多甙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蛋白尿, 价值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雷公藤多甙;糖皮质激素

目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尚无特效疗法, 临床上通常将减少患者蛋白尿作为治疗该病的关键。为分析了解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对收集的98例患者展开不同方式的治疗, 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98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 从中随机抽取49例展开单纯用药治疗, 作为常规组, 其中男27例, 女22例, 年龄最小22岁, 最大65岁, 平均年龄(35.5±5.6)岁;病程最短1年, 最长6年, 平均病程(3.3±1.3)年;另49例展开联合用药治疗, 作为联合组, 其中男29例, 女20例, 年龄最小23岁, 最大64岁, 平均年龄(36.2±5.4)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7年, 平均病程(3.5±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集的98例患者入院后均开展基础治疗, 包括低盐低蛋白饮食、降压、利尿、抗凝、保肾等治疗。常规组同时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即给予患者口服强的松治疗, 起始量为1 mg/(kg·d), 连用8周, 足量治疗后每1~2周在原用药量的基础上减少10%, 待减至20 mg/d时维持用药。联合组则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雷公藤多甙治疗,3次/d,20 mg/次, 待患者完全缓解且疗程达到3个月后可将用药量减为20 mg,3次/d, 连续用药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不同方式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 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情况、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等展开对比。

1.4 疗效判定标准[1]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尿蛋白定性呈阴性,24 h尿蛋白定量<0.4 g, 肾功能稳定, 血浆蛋白恢复正常;部分缓解:治疗后尿蛋白定量降低程度大于基础值的1/2, 且≤3.5 g/d, 血浆蛋白水平及肾功能均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联合组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后完全缓解18例, 部分缓解26例, 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89.8%, 常规组单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20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65.3%, 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联合组24 h尿蛋白定量为(3.7±1.5)g, 血清白蛋白为(24.4±4.7)g/L, 总蛋白为(42.4±3.6)g/L, 展开联合用药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为(0.6±1.4)g, 血清白蛋白为(40.2±3.2)g/L, 总蛋白为(62.4±5.7)g/L;治疗前常规组24 h尿蛋白定量为(3.7±1.4)g, 血清白蛋白为(23.9±4.6)g/L, 总蛋白为(43.1±3.5)g/L, 展开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为(1.2±0.4)g, 血清白蛋白为(35.5±3.1)g/L, 总蛋白为(52.2±4.6)g/L, 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前联合组患者尿素氮水平为(8.7±2.5)mmol/L, 血肌酐为(94.4±14.1)μmol/L;常规组分别为(8.7±2.4)mmol/L、(93.8±14.6)μmol/L;展开不同方式治疗后联合组尿素氮与血肌酐分别为(7.1±1.4)mmol/L、(80.1±13.2)μmol/L;常规组分别为(7.4±1.5)mmol/L、(82.8±13.3)μmol/L;展开治疗后患者肾功能均得到改善, 且两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即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采用强的松标准疗法治疗后仍未改善, 或采用强的松治疗后虽有所改善, 然而患者在1年内复发次数超过3次或6个月内复发次数超过2次的疾病[2]。据统计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约占据了全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40%左右。目前, 临床上尚未研究出治疗该病的特效疗法, 多数治疗方式都只能起到缓解患者症状, 维持患者生命, 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作用。因而, 临床上通常将减少患者蛋白尿作为治疗该病的关键[3]。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免疫调节药物, 其可对患者的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进行抑制, 且可对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情况进行抑制, 并可对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产生影响, 进而可达到利尿、减少尿蛋白的目的。而强的松则为临床上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时常用的一种糖皮质激素。

雷公藤属于卫矛科植物, 已在原发性、继发性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且取得了显著效果。雷公藤多甙为雷公藤制剂的一种, 多数动物研究均显示雷公藤多甙在降蛋白方面有重要价值。其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该药物可对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的沉积现象进行抑制。②该药物可促进氧自由基清除, 并可将脂质过氧化反应阻断, 进而可发挥良好的消炎效果。③该药物有助于肾小球滤过膜的电荷屏障功能恢复。④该制剂可对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进行改善。且临床研究表明雷公藤多甙和强的松联合使用还可发挥协同作用, 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展开雷公藤多甙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蛋白尿, 价值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卫国.雷公藤多甙片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6):27-28.

[2]宋中泉.24例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用药治疗肾病综合症疗效观察.中外医疗,2012,31(19):90-92.

[3]徐新菊.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04,13(9):587-58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95

2015-01-08]

134001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猜你喜欢
雷公藤难治性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雷公藤红素下调NF-κB信号通路延缓肝细胞癌发生的作用研究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