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护理方法探讨

2015-01-23 01:53温端仪陈文珏李宇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成熟度早产儿死亡率

温端仪 陈文珏 李宇庄

早产儿的护理方法探讨

温端仪 陈文珏 李宇庄

目的分析与研究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方法, 进行总结归纳, 找到合理护理措施, 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方法159例早产儿均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评估护理干预效果及统计早产儿死亡率。结果经护理干预治疗后, 健康出院154例、转上级医院3例、家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结论应用合理的护理措施, 可以明显改善早产儿的生存状况, 降低死亡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早产儿;护理;临床应用;死亡率

早产儿是指胎龄28~37周, 体重<2500 g, 身长不足46 cm的新生儿。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早产儿的发生率为5%~10%, 病死率为12.7%~20.8%[1]。胎龄越小的早产儿体内器官发育成熟度越低, 体重显著小于足月新生儿, 导致其死亡率较高。早产儿无法快速适应周围环境, 抵抗力较弱,易受到细菌与病毒感染患病率远高于足月新生儿。有报道称[2], 上世纪末开始, 少数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早产儿的护理干预措施, 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效, 发达国家的早产儿死亡率已经降到5%以内, 我国进入本世纪也开始着手研究早产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本院从2008年1月开始应用护理干预方法对早产儿进行临床护理, 临床效果明显,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入院治疗护理的159例早产儿做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75例,女84例;胎龄32~37周, 平均胎龄(35.5±3.5)周;体重1500~2500 g, 平均体重(1900.65±250.58)g;身长40~46 cm,平均身长(42.5±2.5)cm;新生儿Apgar评分4~7分, 平均Apgar评分(5.5±2.5)分。临床表现为自主呼吸弱、吸吮能力差、不能维持正常体温, 少数婴儿合并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高胆红素血症、硬肿症[3]。

1.2 方法159例新生儿均给予环境、保暖、呼吸系统、喂养、预防感染、预防疼痛等全方位护理干预, 评估护理干预效果及统计早产儿死亡率。

2 结果

通过应用合理的护理措施,159例早产儿中, 体温均控制在36~37℃;护理过程中5例患儿出现呼吸暂停与紫绀现象, 经给氧治疗后症状消失;上述早产儿经过护理干预后,健康出院154例、转上级医院3例、家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例。

3 讨论

3.1 环境护理干预 ①温度与湿度的调节:早产儿出生后体温波动较大, 易受环境温湿度影响, 故早产儿护理室中室温要控制在25℃上下, 湿度控制在60%上下。②噪音控制:早产儿大脑与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度低, 环境噪音可导致其心率变慢、呼吸困难等, 重者可导致听力受损。故早产儿护理室的音量控制在55 dB以内, 减少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发出的环境噪音。③光线调节:光线强烈照射易对早产儿的大脑与视网膜造成影响, 影响其视觉功能。故早产儿护理室内光线要选择柔和光线照射, 避免强光直射, 为早产儿打造一个类似子宫的阴暗环境[3]。

3.2 保暖护理干预 由于早产儿的皮下脂肪较少, 自身体温调节功能弱, 加之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低, 体温波动大, 体温突然降低时, 常导致严重并发症, 造成后遗症。故对于新生儿的体温定时检测尤为重要, 尽量将早产儿体温控制在36~37℃范围内, 平均每日12次测量记录早产儿体温变化情况, 以早晚测量温差≤1℃为宜。控制体温早产儿才能在相对平衡的情况下正常生长发育[4]。

3.3 呼吸系统护理干预 由于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成熟度低, 呼吸肌弹性小, 自主呼吸功能较弱, 故需要确保早产儿护理室的空气清洁、流通性好, 对于早产儿口鼻腔中的黏液分泌及时清除, 确保其呼吸道畅通[4]。少数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或紫绀现象时, 应采取呼吸囊正压给氧措施恢复其呼吸;呼气呻吟时, 面罩给氧恢复呼吸, 给氧过程中注意监测其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 调控氧气吸入浓度。早产儿视网膜发育成熟度低, 吸氧治疗时间要合理, 切记时间不宜过久, 浓度适量, 降低氧疗对视网膜的的影响, 控制视网膜病变(POP)的发生率。

3.4 喂养干预护理 营养物质摄入是早产儿能否正常生长发育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通常情况下早产儿由于消化系统器官成熟度低, 导致各器官功能较弱, 对于营养物质的摄入要求较高, 需要给予正确方法喂养, 否则易导致早产儿出现呕吐或窒息现象出现[5]。①喂养时间安排:早产儿出生后4 h左右, 即可开始喂养, 喂养时可先喂食糖水, 无呕吐现象时,可开始喂食母乳。不同体重的早产儿, 喂养时间与喂食量不同;体重越轻的早产儿, 喂养频率越高。体重为1500~2000 g的,2~3 h喂食1次;体重为2000~2500 g的,3 h喂食1次。②喂养方法选择:首选母乳喂养, 即能锻炼早产儿的吸吮功能, 母乳中的营养物质搭配更加合理。若无母乳或早产儿无法吸吮时, 予早产儿配方乳应用鼻饲管进行喂食。合理的喂养时间与喂养方法选择可以确保早产儿正常发育, 促进胃肠器官成熟, 胆红素的正常排出, 减少高胆红素患儿的发病率。早产儿使用奶瓶喂养, 要确保奶头的柔软度, 保护婴儿口腔不受损伤, 开孔为2~3个, 倒置奶瓶时可以恰好滴出即可,减少由于开孔过大导致的呛奶现象。

3.5 预防感染护理干预 由于早产儿免疫系统器官成熟度低, 抵抗力弱, 各种因素均可导致感染发生[6]。①确保早产儿护理室的室内空气流通性, 恒温与恒湿条件下, 细菌与病毒少, 还可定期每日对室内消毒处理, 降低感染几率。②对早产儿的衣物、用品等给予消毒处理。③医护护理干预时,护理应在无菌条件下操作, 预防感染发生。④及时清除早产儿口腔中的黏液, 预防细菌病毒生长。⑤及时清理早产儿喂奶过程中溢奶导致的奶液残留, 防止细菌滋生引发感染。⑥对于早产儿的排泄物及时清理与擦洗, 防止红臀与感染出现。有条件的早产儿应每日沐浴1次, 确保肌肤干净, 减少污垢对肌肤的刺激。

3.6 预防疼痛护理干预 通常情况下早产儿在生产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疼痛操作, 必要的护理干预可以舒缓疼痛[7]。有研究发现, 由于早产儿出生后要经历采血、注射预防针等操作性疼痛, 此时应用非营养性吸吮(NNS)方法, 可以显著减少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波动情况, 该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快、效果佳的优势, 对于预防与缓解新生儿疼痛效果显著。另外, 对于早产儿的抚触也十分必要, 通过温柔刺激, 促进体内啡肽生成, 改善神经功能, 满足早产儿希望得到关爱的身心抚慰, 减少孤独与不安情绪的出现, 缓解应激反应, 显著减轻疼痛。

综上所述, 应用合理的护理措施, 可以明显改善早产儿的生存状况, 降低死亡率,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2-193.

[2]吕元红, 周雀云, 麦瑞琼.过渡期护理模式在低体重早产儿中的应用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14,29(9):799-801.

[3]刘晓霞, 薛霏.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早产儿养不耐受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0):110-111.

[4]程霞, 康锦平.早产儿护理技巧对早产儿喂养护理的作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9):405-405.

[5]陈燕玲.新生儿监护室环境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80-81.

[6]应雪琼, 林心怡, 颜胜宇, 等.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A):8-9.

[7]付汉东, 陆敏, 杨树杰, 等.2007-2010年孝感地区新生儿死亡原因调查分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14(3):181-18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38

2014-12-26]

510175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

猜你喜欢
成熟度早产儿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整机产品成熟度模型研究与建立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不同成熟度野生水茄果实的种子萌发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