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与封闭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分析

2015-01-23 01:53崔秀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封闭式开放式精神分裂症

崔秀芝

开放式与封闭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分析

崔秀芝

目的探究开放式护理管理与封闭式护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各37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开放式护理管理, 参照组采取封闭式护理管理。入院3个月后, 对两组患者平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进行评估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GQOLI得分方面均优于参照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开放式护理管理,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开放式护理管理;封闭式护理管理;精神分裂症;康复效果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的迁延性疾病, 患者经常出现社会功能缺陷, 在人际交往能力、工作、学习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1]。精神分裂症患者, 由于自身疾病因素, 再加以往的封闭式护理管理模式,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 本实验中为满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 选取了开放式护理管理,效果良好, 并与封闭式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相比较,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均符合CCMD-3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且无严重的躯体疾病。男33例, 女41例, 年龄15~55岁, 平均年龄(28.2±15.3)岁;文化程度为本科8例,大专19例, 高中32例, 初中13例, 小学2例。病程3~8年,平均病程(5.2±3.8)年。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各3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按医嘱服用常规的抗精神病类药物。入住传统式的封闭病房, 进行封闭式护理管理, 患者活动时的范围仅限于规定病区内。与外界环境隔离, 日常生活中,不得随意出入病房。实验组患者按医嘱服用常规的抗精神病类药物。①在家属的陪同下入住单间病房, 有家属陪同时可自由出入, 实行开放式护理管理。②建立规范的病区管理制度, 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 内设电视、微波炉、热水器以及独立的卫生间;室内地面、桌椅、玻璃都要保持干净整洁,病房门窗不设有封闭窗。让患者在家属的陪同下接受贴近普通生活的治疗, 让患者感觉是在家中而不是在医院里, 消除其被歧视、被监禁、被误解的心理负担[2]。③病区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参与聊天、打球以及棋牌类的休闲活动。鼓励患者与医护人员积极沟通, 并要求患者自己动手做饮食及料理个人卫生、整理床铺等日常生活相关事宜。④患者可以自行支配个人经济及物品, 院方对患者的日常携带品不做规定, 但若出现危险品或凶器时, 医护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 防止意外情况发生。⑤患者离开病区要向医护人员说明, 并签署相关手续即可离开。在此这期间, 医护人员要及时与家属保持沟通。⑥每周由责任护士为患者讲解病区的相关制度及病室要求等。同时对患者进行道德、法律、人生观、价值观及精神卫生等知识的宣教[3]。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接受治疗3个月以后的各项改善情况。在所有患者入院时,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患者的生活情况进行评估[1], 在住院3个月后再次进行评估比较;采取GQOLI来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 包含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等四个维度, 分数越高者, 则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GQOLI得分为(10.92±2.67)分, 参照组GQOLI得分为(11.06±2.4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接受护理治疗3个月后, 实验组GQOLI得分为(13.75±3.78)分, 参照组GQOLI得分为(12.78±3.51)分,实验组患者GQOLI得分的提升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的GQOLI得分提升程度,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呈迁延性发展的疾病, 如果能够在患病初期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治疗方式, 大多数患者都会获得到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因此要及时发现, 及时治疗[3], 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行为治疗以及心理疏导等多个方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开放式护理管理, 在家属陪伴的情况下接受最贴近普通生活的治疗, 让患者的自尊心受到高度保护[4,5]。本研究表明, 安静舒适的开放式病房可以让患者拥有一个良好的治疗过程, 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精神病症状, 使其更好、更快的康复。加之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与疏导, 并开展有益的康复活动, 让患者享受到与普通人同样的生活, 消除患者内心被歧视、被监禁的不良情绪, 有助于患者更好的融入社会, 并可以有效降低精神残疾发生率[6]。封闭式护理管理模式, 是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集中管理, 患者的所有活动均在医护人员的监视内进行, 当患者行动受限时就会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大、逆向心理增强, 不配合治疗,甚至出现拒绝治疗的情况[7]。在开放式的护理管理中, 患者能够感受到自由、尊重, 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积极性[8]。为患者及家属定期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教育, 提高了他们配合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 对精神病分裂患者实行开放式护理管理,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1]刘振英.病房开放式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3):337-338.

[2]田际萍.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现代养生B,2014(6):219-220.

[3]陈静, 莫龙香, 彭春莲.应用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对缩短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住院日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22.

[4]张雪艳, 黄淑珍, 吴素梅, 等.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精神医学杂志,2010,23(4):295-296.

[5]徐次兰, 顾桂英.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6(2):149-150.

[6]代渊洋.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2):439.

[7]刘建琼, 张程赪.护理管理模式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3(26):27-28.

[8]何丽英.开放式护理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433-24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68

2015-01-20]

163712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医院

猜你喜欢
封闭式开放式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开放式与封闭式社群的运营比较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小学作文教学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转变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