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2015-01-23 05:45孟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洛铂伊立复发性

孟威

40例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孟威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CPT-11)联合洛铂(LBP)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复发性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治疗,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40例均符合评价条件,完全缓解(CR) 2 例,部分缓解(PR) 14例,疾病稳定(SD) 7 例,疾病进展(PD) 17例,缓解率(RR) 40.0%,疾病控制率(DCR) 57.5%,无进展生存期(PFS) 4.6个月,总生存期(OS) 8.5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反应及消化道反应,且不良反应较轻,均无病例死亡。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洛铂可以作为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尚可耐受。

伊立替康;洛铂;复发性小细胞肺癌;化疗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102

小细胞肺癌 (SCLC) 约占原发性肺癌的20%~25%[1]。由于该类型恶性程度很高,临床生物学行为差,发病及病情进展快,虽然初治敏感,但大多数患者一线化疗后在很短内极易复发和转移,并出现耐药,选择二线的有效、 低毒方案救治复发性的SCLC成为临床上迫切解决的问题。作者观察分析了40例联合治疗二线SCLC的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 年1月~ 2013 年1月经临床确诊为复发的SCLC患者4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过EP方案化疗,化疗结束3~6个月出现复发。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5~65岁,中位年龄50岁;肺内转移12例,肝转移6例,脑转移10例,骨转移8例,肾上腺转移4例。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IST)至少有一个可测量病灶 ,ECOG评分 0~2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血象及肝肾功正常,心功能正常,心脏射血分数(EF)>50%,无重要器官病变。

1.3 方法 伊立替康65 mg/m2,d1、8; 洛铂35 mg/m2,d1,21 d为1个周期,同时给予止吐、保肝、保护胃黏膜辅助治疗。至少每周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评价骨髓抑制及肝肾功损害程度,每2个周期后进行全面复查评价疗效。若治疗中出现迟发性腹泻者均予以口服洛哌丁胺。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RESISI标准客观评价疗效,分为CR(全部病灶消失,至少维持4周)、PR(缩小≥30%,至少维持4周)、SD(介于PR和PD之间)和PD(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每2周期评价疗效,并于4周后进行疗效确认。RR=(CR+PR)/总例数×100%,DCR=(CR+PR+SD)/总例数×100%。OS是指化疗开始至任何原因死亡。PFS从化疗开始开始到疾病进展或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CR 或 PR 应于 4 周后进行疗效确认。不良反应按照 WHO 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评价,每完成1个周期均评价1次。

2 结果

2.1 疗效 40例患者均进行疗效评价,CR 2例(5.0%),PR 14例(35.0%),SD 7例(17.5%),PD 17例(42.5%),RR 40.0%,DCR 57.5%。所有患者随访2年,PFS为4.6个月,OS为8.5个月,1年生存率35.0%(14例)。

2.2 不良反应 所有病例均可评价,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毒性反应,其中2~4级白细胞下降为75.0%(30/40),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60.0%(24/40),其中3~4级血小板下降为25.0%(10/40),经相关治疗后明显好转;消化道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及腹泻,其中腹泻发生率约为30.0%(12/40) 全部为1~2级腹泻,恶心发生率为62.5%(25/40)、呕吐发生率为45.0%(18/40),未出现3~4级的恶心、呕吐,全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发生。

3 讨论

SCLC化疗公认的一线治疗方案是EP方案,初治对放化疗敏感,但很快出现复发或转移,考虑是由于机体对铂类药物的耐药性所致。目前无标准的二线治疗方案,近年来伊替康联合铂类成为治疗复发的SCLC研究热点。

伊立替康(CPT-11)为半合成水溶性喜树碱衍生物,是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其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其活性代谢物SN-38发挥细胞毒性作用,与铂类、5-FU及TopoⅡ抑制剂有协同和相加作用。该药应用于SCLC治疗的临床研究始于20世纪 90 年代,2002年日本报道 JCOG9511的临床研究结果,该研究发现IP 方案治疗一线广泛期SCLC比标准的EP方案,能提高疾病的RR,延长PFS和OS,显示了CPT-11在治疗SCLC方面有很好的疗效。相关研究报道表明伊立替康单药治疗SCLC有效率为16%~47%[2]。

洛铂为第3代铂类,它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毒性,尤其是血小板减少,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不明显。研究表明,LBP为乳酸合铂,稳定性好,水中溶解度大,无需水化。其抗癌谱与顺铂(DDP)相当,毒性与CBP相似,且与其他铂类药品无交叉耐药性。因此,对于经DDP或卡铂化疗后复发耐药的广泛期SCLC再选用的LBP是较好的选择。 姜文奇等[3]报道LBP单药治疗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显示57例患者总有效率达42.7%,其中10复发患者的有效率高达40.0%,主要反应是血小板减少,其他毒性反应较轻微。国内大量临床研究也表明LBP对初治的SCLC疗效很好,而且对复发患者亦有满意疗效,值得推荐和进一步研究。

国内王慧娟等[4]报道CPT-11联合DDP与VP-16联合DDP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 SCLC 的临床研究结果∶IP和EP组的 ORR、PFS、OS分别为 66.7% 和 60.7% 、5.7个月,显示伊立替康在针对EC或EP方案一线治疗SCLC失败患者有很好的疗效。有学者[5]报道了LBP联合CPT-11(IL)方案进行二线治疗的研究结果。同样,蒋侃等[6]也报道IL方案治疗经一线治疗后复发的广泛期的SCLC 40例,研究结果均显示IL治疗二线的SCLC是有效的,易耐受。本实验结果也说明伊利替康联合洛铂疗治疗二线SCLC的疗效值得肯定,不良反应轻,耐受性好。

总之,目前SCLC无标准的二线治疗方案,洛铂联合伊立替康的方案治疗3~6个月内复发的复治SCLC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能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1]徐舒,马振,赵永心,等.洛铂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治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7):640-641.

[2]袁天祥.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复治性晚期小细胞肺癌23例临床观察.中外健康文摘,2008,8(2):138-140.

[3]姜文奇,林桐榆,徐瑞华,等.乐铂单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浙江肿瘤,1998,4(4):211-212.

[4]王慧娟,闫相涛,马智勇,等.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中国癌症杂志,2011(10):783-788.

[5]Veiga AS,Sinthuvanich C,Gaspar D,et al.Arginine-rich selfassembling peptides as potent antibacterial gels.Biomaterials,2012,33(35):8907-8916.

[6]蒋侃,黄诚,吴标,等 .伊立替康联合洛铂治疗复发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8):1-2.

2015-04-22]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燕北院区)肿瘤内科

猜你喜欢
洛铂伊立复发性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洛铂的药理学作用及其在卵巢癌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奥曲肽用于伊立替康相关迟发性腹泻的治疗经验总结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单药或联合方案二线治疗进展期胃癌研究进展
伊立替康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经验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洛铂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在胃肠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中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