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贵要静脉穿刺致肱动脉血肿的预防及护理

2015-01-23 05:45贺延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杂音上臂内瘘

贺延波

血液透析贵要静脉穿刺致肱动脉血肿的预防及护理

贺延波

为避免贵要静脉穿刺引起肱动脉血肿,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得出血液透析时,静脉回路一般不首选贵要静脉进行穿刺,另外,内瘘血管穿刺前需对患者充分评估、正确操作,并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以保证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安全、顺利,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贵要静脉;肱动脉血肿;护理体会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153

1 临床病例

1.1 病例1 患者女,34岁,因双下肢水肿5年,发现肾功能不全3年,胸闷憋气1个月,于2010年7月7日13∶40入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透析半小时发现左上肢贵要静脉穿刺部位轻微肿胀,疼痛不明显,机器报警静脉压升高,给予拔针按压,重新选择上臂外侧头静脉穿刺后继续透析,经过2 h左右,发现左上臂内侧肿胀,主诉左上肢胀痛。肘关节活动受限,机器运行正常。立即停止透析下机,纸卷按压,同时给予冷敷。于2010年7月7日17∶15以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左上肢动脉血肿,入肾内科住院治疗。查体∶血压17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青年女性,神志清,精神不振,慢性肾病容,贫血貌,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苍白,结膜、口唇苍白,双肺呼吸音正常,心率80次/min,律齐,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浮肿,左上肢肿胀明显,左侧上臂内侧有7.0 cm×4.0 cm包块,边界清,质硬,压痛,肘关节活动受限,屈曲位,不能伸直,左前臂内瘘杂音响亮。B超示左侧上臂肌层内探及范围5.90 cm×2.03 cm含液性包块,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透声差,可探及条索状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诊断∶左侧上臂肌层内含液性包块。

1.2 护理措施 病例1的临床护理措施具体为∶①贵要静脉穿刺处,用3 cm×2 cm纸卷,指压20 min,后用胶布固定纸卷继续按压6 h,力度以不渗血、听诊内瘘杂音响亮为宜,按压同时,抬高瘘侧肢体。并注意观察有无继续出血。②血肿部位冷敷24 h。方法∶冰袋盛冷水,温度4℃左右放在肘关节内侧,靠近血肿部位,外包敷料。禁止直接放在上臂血肿部位,影响内瘘血液回流,防止内瘘血栓形成。③冷敷停止后,血肿处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片厚约3~4 mm,用保鲜膜覆盖,每2小时更换1次,每日数次[1]。7月8日,肢体肿胀、疼痛减轻。7月9日血液透析1次,经过顺利,内瘘血流量240 ml/min。④密切观察内瘘杂音强度,发生血肿6 h内,每15~30分钟触摸血管震颤,听诊吹风样血管杂音强度有无变化。停止按压后,观察1次/h。⑤7月9日血肿处,给予热敷。方法∶用热毛巾敷于瘀血肿胀部位,用保鲜膜覆盖,温度下降及时更换。热敷后局部外敷喜辽妥软膏,并按摩5~10 min,3~5次/d[2]。7月13日B超检查所见∶左侧上臂肌层内探及范围5.1 cm×1.4 cm含液性包块,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透声差,可探及条索状强回声及致密的细点状回声。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⑥超短波理疗2次/d,同时配合按摩,协助患者每日肘关节屈、伸活动锻炼数十次。⑦密切观察内瘘功能,血肿开始2~3 d,每小时听诊内瘘杂音强度有无变化,4~6 d每2小时观察1次,7 d每4小时观察1次,10 d后检查4~5次/d,并教会患者自我检查方法,发现瘘侧肢体疼痛加重,震颤减弱,及时通知医生。⑧经十余天治疗护理,患者上臂肿胀疼痛明显减轻,肘关节能自主活动,内瘘杂音响亮。血液透析3次/周,经过顺利,内瘘血流量240 ml/min。7月20日B超所见∶左侧上臂肌层内探及范围5.90 cm×2.03 cm含液性包块,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内透声差,可探及条索状强回声及致密的细点状回声,其上方组织间隙内可探及多处低水平回声,最大范围约0.60 cm×3.55 c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可见条索状强回声。CDFI:未见异常血流信号。⑨7月30日B超示。左上肢软组织可见3.7 cm×1.2 cm液性包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可见条索样强回声及不纯液性暗区。患者经过治疗护理,血肿明显缩小。肘关节活动自如。住院24 d出院。

患者出院后,继续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热敷后喜疗妥外敷,配合按摩、超短波理疗等护理措施,30 d后血肿消失痊愈,无任何并发症。

1.3 病例2 患者女,68岁,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6年,3次/周。查体∶老年女性,神志清,慢性肾病容,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貌,面色苍白,双眼视物摸糊,眼睑,口唇苍白,双肺(-),心率62次/min,律齐,血压160/90 mm Hg,左上肢前臂内瘘杂音响亮,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于2011年9月17日血液透析,贵要静脉穿刺,误进入肱动脉,同时穿刺部位肿胀,直径4 cm×3 cm,当时肱动脉血流量充分,为防止血肿加大,立即连接动脉管路引血,选择下肢大隐静脉做回路透析,并给予无肝素透析3 h,经过顺利,透析过程中血肿逐渐缩小直径3 cm×2 cm,内瘘杂音响亮,下机用3×2纸卷指压20 min后,用胶布固定按压6 h,在血液透析室观察,每30分钟观察内瘘杂音响亮。待患者停止按压,确定无出血,内瘘功能良好,出院。出院交待患者抬高患侧肢体,24 h避免过度活动。并采取新鲜马铃薯片外敷,喜疗妥外敷等护理措施,20 d后痊愈。

2 讨论

2.1 肱动脉体表触摸一般在贵要静脉内、外深处,贵要静脉穿刺,进针过深或偏就很容易伤及动脉,对于消瘦营养不良、肱动脉表浅或肱动脉与贵要静脉相距近,即使穿刺无误,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肘关节屈曲,16号穿刺针也可能伤及肱动脉,因此血液透析一般不要选择此静脉血管。对于烦躁不安、不合作患者,禁忌选择贵要静脉。

2.2 特殊情况下,患者其他部位血管不清楚,选择贵要静脉穿刺时,首先确定此血管部位、深浅,最重要是通过触诊了解肱动脉与贵要静脉关系,充分评估后再操作。穿刺成功后,加强固定,并交待患者上肢禁止屈曲、活动。

2.3 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静脉穿刺部位有无疼痛、肿胀,机器各项参数。静脉压报警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2.4 如果贵要静脉穿刺部位肿胀拔针按压,透析中需继续密切观察肿胀部位有无变化,如果继续增大立即增强按压力度。并且减少抗凝剂维持量,必要时B超确定是否有再出血。2.5 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一般不首选直接动脉穿刺,即使选择直接动脉穿刺,一般选择桡动脉或足背动脉,肱动脉压力大,穿刺易形成血肿,因此不首选。即使误穿刺到肱动脉不发生血肿,血流量充分,但是因肱动脉压力大,下机后不容易按压止血,按压不当易形成动脉血肿,甚至发生动脉瘤;同时血液透析动静脉同时在瘘侧肢体上,肱动脉按压同时也影响内瘘血液回流,易造成内瘘血栓形成,内瘘闭塞,给患者带来痛苦。

总之,血液透析治疗作为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间断的进行,内瘘血管穿刺前对患者充分评估、正确操作,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以保证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安全、顺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1]汪素萍.血液透析病人动脉穿刺术后血肿的预防及护理.全科护理,2009,7(32):2930-2931.

[2]张仲华,吕英瑛,童辉,等.喜疗妥外搽联合热敷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疗效观察.护理学杂志,2008,23(23):17-18.

2015-04-10]

∶264100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院

猜你喜欢
杂音上臂内瘘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杂音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大功率短波发射机杂音指标维护探析
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站立位听诊:排除儿童病理性心脏杂音的可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