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低频超声的临床分析

2015-01-23 14:03张建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管壁管腔阑尾

张建霞

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低频超声的临床分析

张建霞

目的分析评价急性阑尾炎诊断中联合应用高频、低频超声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2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比。结果246例患者中225例患者联合应用高频、低频超声诊断符合, 21例出现漏诊或者误诊, 诊断符合率为91.46%;术后的病理分型与联合应用高频、低频超声诊断相符合患者202例, 符合率为89.78%;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5.94%(55/64),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90.80%(79/87),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5.71%(36/42), 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符合率为100.00%(32/32)。结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低频超声相结合起到很好的优势互补作用, 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符合率, 有助于准确进行临床分型, 客观指导治疗和手术方案。

急性阑尾炎;高频超声;低频超声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 临床表现不具有显著的特点, 同时缺乏特异性的影像学特征, 极易导致漏诊和误诊的发生[1]。超声检查是目前明确诊断和鉴别回盲部相关疾病的无创首选方法[2]。通过对阑尾炎在低频和高频探头下的不同间接或直接征象的掌握, 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的早期确诊率, 有利于临床医生正确把握手术的适应证。现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24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对比,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246例本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4例, 女112例, 年龄21~66岁, 平均年龄(37.2±11.6)岁, 发病时间2~35 h, 平均发病时间(21.4±6.8)h。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符合急性阑尾炎标准。所有患者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或突发右下腹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部分患者伴有呕吐、发热的症状。患者血常规检查均提示白细胞升高或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

1.2 检查方法 超声诊断仪为SIEMENS ANTARES, 低频凸阵探头为3.5~5.0 MHz、高频线阵探头为7~10 MHz。患者采用平卧位, 弯曲双腿以保持腹肌的放松状态, 首先选用低频凸阵探头进行腹腔和盆腔的全面扫描, 以排除引起右下腹部疼痛的其他泌尿系统、妇科系统相关疾病。于右下腹疼痛明显处重点进行横、纵、斜扫描, 可跟踪盲肠的部位来确定阑尾的位置;寻找到阑尾确切位置后再换用高频线阵探头加压对阑尾的大小、直径、壁厚、层次结构、腔内回声、周围组织等情况进行重点扫描和描述。

2 结果

2.1 阑尾炎不同病理分型的超声诊断图像表现 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呈现轻度的肿大, 壁层结构可见, 横切面为靶环状, 纵切面为条索状改变, 阑尾管壁较厚、管腔均匀性弱回声, 浆膜层的回声显示不光滑, 探头加压无变形改变;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呈现明显的增粗肿胀, 表现为粗细不均并僵硬, 结构层次显示不清晰, 横切面为靶环形或者环形, 纵切面为腊肠形改变, 黏膜下层增厚明显、层次模糊不清、回声增强, 浆膜层也出现增厚表现, 阑尾管腔内可见积液, 管腔外有局限性积液表现, 呈现不规则低回声或无回声, 部分可见强回声光团的粪石影像;③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增大显著, 阑尾全层结构消失, 管壁无连续, 阑尾外形不规则且界限模糊, 管腔表现为无回声或片状弱回声, 管腔外可出现积液暗区, 盲肠壁可呈现轻度增厚, 出现穿孔的阑尾管径变小, 管壁的回声消失;④阑尾周围脓肿:黏膜下层结构完全消失, 低回声条索状的阑尾周围出现不规则无回声区, 脓肿周围有中强回声的网膜和粘连肠管, 肠管蠕动减弱或消失。

2.2 患者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以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246例患者中225例患者联合应用高频、低频超声诊断符合, 21例出现漏诊或者误诊, 诊断符合率为91.46%;术后病理分型与联合应用高频、低频超声诊断相符合患者202例, 符合率为89.78%;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诊断符合55例, 诊断符合率为85.9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诊断符合79例, 诊断符合率为90.80%;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诊断符合36例, 诊断符合率为85.71%;阑尾周围脓肿诊断符合32例, 诊断符合率为100.00%。

3 讨论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高频探头的应用, 超声检查在阑尾炎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高频超声的高分辨率特性使得局部组织结构得以清晰的显示[3]。阑尾是呈蚯蚓状的管状结构, 在超声下正常阑尾通常不显示, 而在出现炎症引起管壁增厚、阑尾肿大的情况下, 超声检查可以出现阑尾腔内的高回声团块、管壁血流增加、阑尾腔内积液、周围不规则回声等阑尾炎的征象。根据阑尾炎的不同病理分型可表现出不同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本组研究中, 通过高频和低频超声的结合, 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达到了91.46%, 表明高频探头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清晰度和可辨性, 能够清晰的分辨出不同病理分型的阑尾炎管壁血流、组织结构、管腔改变等的特征性改变。而其最突出的缺点是组织穿透能力低,本组中出现了21例漏诊和误诊, 分析原因在于[4]:患者的腹腔肠管内的大量积气导致阑尾显示困难, 患者的肥胖和疼痛导致局部加压的效果较差, 患者为盲肠后位阑尾以及阑尾周围组织包裹严重无法显示阑尾。因此, 寻找阑尾的位置时应当注意[5]:①尽管阑尾尖端的位置多变, 但阑尾根部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通过扫描到回盲部寻找到阑尾, 对于局部显示不清的, 应当适当的扩大扫描范围, 避免遗漏异位阑尾和高位阑尾;②对于疑似阑尾炎病例, 应当排除泌尿系结石、妇科疾病、回盲部肿瘤等其他疾病;③超声诊断应当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的化验检查更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符合率及降低误诊漏诊率。通过将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技术优势相结合, 将会大大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

综上所述, 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低频超声相结合起到很好的优势互补作用, 能够有效的提高诊断符合率, 有助于准确进行临床分型, 客观指导治疗和手术方案。

[1]陈圣, 李建卫, 吴松松, 等.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内科, 2014, 9(3):23-26.

[2]刘立群, 刘思谦.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价值.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1):75-76.

[3]王文娟, 张寿巧, 朱敏.高低频超声结合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价值.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20(11):1682-1684.

[4]农丽录, 邢晨芳.超声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诊断急性阑尾炎461例.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 22(1):59-62.

[5]彭利, 王竞宇, 文强, 等.高低频探头联合使用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1):23-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015

2015-04-20]

110006 辽宁电力中心医院电诊科

猜你喜欢
管壁管腔阑尾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低温工况下不锈钢管壁厚的脉冲涡流检测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大唐鲁北厂2号炉壁温超限及措施的探讨
电厂锅炉水冷管路泄漏的主要原因与相关措施
手术治疗5例阑尾类癌临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