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指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比较研究

2015-01-23 14:03裴卓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8期
关键词:指骨克氏优良率

裴卓斐

掌指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比较研究

裴卓斐

目的比较分析掌指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44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及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 各122例。治疗后随访12个月, 对两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治疗优良率、外观满意率以及术后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7.83±0.32)周、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94±0.29)周,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77.87%、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08%,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观满意率为67.21%、观察组外观满意率为92.62%,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18.03%、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3.28%,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较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具有愈合时间短、优良率高、患者对外观满意度高以及术后感染几率低的技术优势,是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掌指骨骨折;微型钢板;克氏针;内固定

掌指骨骨折是目前临床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之一, 约占手外伤发病率的25%[1], 及时有效的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的避免关节短缩和强直僵硬的发生, 避免手部外形的变化及手部功能的障碍[2]。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科对掌指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微型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本科收治的掌指骨骨折患者244例, 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及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各122例。对照组中男65例、女57例, 年龄26~53岁, 平均年龄(33.8±10.7)岁, 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57例、闭合性骨折65例, 骨折部位:掌骨骨折68例、指骨骨折54例,骨折性质:斜行骨折40例、横行骨折47例、粉碎性骨折35例。观察组中男69例、女53例, 年龄23~55岁, 平均年龄(34.1±10.9)岁, 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54例、闭合性骨折68例, 骨折部位:掌骨骨折65例、指骨骨折57例, 骨折性质:斜行骨折42例、横行骨折44例、粉碎性骨折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采用臂丛麻醉以及气囊止血带止血。选择背侧纵行切口于正中部位将肌腱纵向切开。开放性骨折需要彻底清创后行骨折复位。对照组患者应用克氏针行内固定治疗, 掌骨骨折用单针贯穿固定, 指骨骨折用双针或者多针进行交叉固定。观察组患者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将碎骨片和骨折端用克氏针临时固定, 再选择适宜的掌指骨微型钢板, 放置在掌指骨背后侧, 钻孔后用螺钉固定骨折端。依据术后X线检查和不同内固定物, 适时进行手部功能锻炼。

1.3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TAFS评价标准[3]评估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优:手术及康复治疗后患者掌指关节以及指间曲度>220°;良:手术及康复治疗后患者掌指关节以及指间曲度在180~220°;差:手术及康复治疗后患者掌指关节与指间曲度<180°。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7.83±0.32)周、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6.94±0.29)周,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优42例、良53例、差27例,优良率为77.87%, 观察组治疗优68例、良48例、差6例,优良率为95.08%,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外观满意45例、较满意37例、不满意40例, 满意率为67.21%, 观察组外观满意72例、较满意41例、不满意9例,满意率为92.62%,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后感染22例、感染率为18.03%, 观察组术后感染4例、感染率为3.28%,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掌指骨骨折较一般骨折稳定性差, 骨折部位的微小移位可能会严重的影响患者手部的功能活动[4]。因此, 治疗掌指骨骨折既要尽可能恢复关节的解剖复位、避免旋转和成角畸形, 保持可靠妥善的固定, 同时要求能够尽早的开展无痛的功能锻炼, 恢复手部最大限度的功能活动[5]。克氏针内固定作为传统的掌指骨内固定治疗方法曾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相关的文献报道认为:克氏针难以控制不稳定骨折形成的旋转畸形, 不能确实的固定, 容易引起骨折端的分离现象;同时克氏针难以维持粉碎性骨折的复位, 极易引起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肌腱粘连以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6]。微型钢板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组织相容性, 能够使钢板与骨折部位紧贴, 有利于骨折部位最佳的对位, 断端缝隙较小, 利于固定和愈合。拉力螺钉具有优秀的抗旋转、抗弯曲及抗压力作用, 保持稳定的固定, 有效的抵抗手部肌肉的牵拉作用, 有助于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 降低软组织粘连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的几率[7]。本组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和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治疗优良率和外观满意率优于对照组患者, 与包中民等[8]研究结论相符合, 表明微型钢板较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间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 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较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具有愈合时间短、优良率高、患者对外观满意度高以及术后感染几率低的技术优势, 是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1]陈海友, 张美程, 朱建富.交叉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比较.中医正骨, 2011, 23(2):55-56.

[2]陈波.微型钢板在掌、指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临床骨科杂志, 2011, 14(1):103.

[3]赵根隆, 刘文豪, 曾开, 等.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28(1):90-91.

[4]李健挺, 王云飞.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与经济评价.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5(6):709-712.

[5]张伟, 陶文武, 徐勇.微型外固定与AO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38例的疗效比较.实用临床医学, 2011, 12(11):41-43.

[6]陈麒麟, 吴相阳.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3):57-58.

[7]杨兰斌, 李金良, 孙庆治. 2种内固定方式治疗掌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中国伤残医学, 2010, 18(5):61-62.

[8]包中民, 王宁.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观察.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3):43-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8.019

2015-04-10]

110044 沈阳市骨科医院手足外科

猜你喜欢
指骨克氏优良率
钢丝横穿末节指骨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桃红四物汤对跟骨骨折患者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影响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微型自攻空心螺钉治疗掌指骨关节内小骨折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