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谱对银杏叶黄酮内酯含量的测定及银杏叶的鉴用

2015-01-24 03:40阮成锋阮成钧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黄酮醇白果银杏叶

阮成锋 阮成钧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人民医院中药房,河南 信阳 465150)

1 银杏叶的含量测定

1.1 仪器与试药:①高效液相色谱仪。②微量注射器。③分析天平。④水浴锅,分析漏斗蒸发器。⑤甲醇。⑥蒸馏水。⑦C18色谱柱,⑧银杏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对照品。⑨银杏叶。⑩甲醇-40%磷酸、五氧化二磷、醋酸乙酸等。11微孔滤膜(0.45 mm)有机组。

1.2 总黄铜醇进行含量测定

1.2.1 利用高效液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进行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和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组,检测波长为360 nm。理论塔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山奈素峰与异鼠李素峰的分离度应>1.5[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五氧化二磷干燥的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对照品,各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槲皮素0.03 mg、山奈素0.03 mg、异鼠李素0.02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银杏叶20 g,除去杂质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当于总黄酮醇苷19.2 mg的粉末,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0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 mL,置100 mL锥形瓶中,加甲醇10 mL,25%盐酸溶液5 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30 min,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 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子(滤膜0.45 mm)滤过,去滤液,既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m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檞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出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1.2.2 用高效液色谱仪再对萜类内酯含量进行测定。高效液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塔板数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白果内酯峰与银杏内酯C峰的分离度应>1.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和银杏内酯C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银杏内酯A 1 mL,银杏内酯B 1 mL银杏内酯C 1 mL的混合溶液既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银杏叶20 g,除去杂质,精密称定,研细,取相当于总黄酮醇苷的76.8 mg、萜内酯19.2 mg的粉末,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50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 min,放冷再称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 mL回收甲醇残渣加水10 mL,置水浴中温热使溶散加2%盐酸溶液2滴,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4次(15、10、10、10 mL)合并提取液,用5%醋酸钠溶液20 mL洗涤,分取醋酸钠液,再用醋酸乙酯10 mL洗涤。合并醋酸乙酯提取液及洗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20 mL,合并水洗液,用醋酸乙酯10 mL洗涤,合并醋酸乙酯液,回收醋酸乙酯至干,残渣用丙酮溶解并转移至5 mL量瓶中,加丙酮至刻度,摇匀,既得。

用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15 μL,供试品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分别计算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脂B银杏内酯C的含量。既得。本品每片含萜类内酯以白果内酯(CH15H18O8),银杏内酯A(C20H24O9)银杏内酯B(C20H24O10)银杏内酯C(C20H24O11)的含量之和记。

2 银杏叶属性

2.1 银杏叶属纲:银杏叶属银杏纲Ginkgopsida植物为落叶乔木,枝条有长短枝之分。单叶,扇形,先端二裂,叶脉二叉状分枝。花雌雄异株,精子具多纤毛。种子核果状[2]。

2.2 银杏叶属科:银杏叶属银杏科Ginkgoaceae:它的形态特征是落叶乔木,营养性长枝顶生,叶螺旋状排列,稀疏,有较长的叶柄:生殖性短枝侧生,叶簇生。叶片扇形,2裂。雄球花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具短柄,花药2室:雌球花具长柄,柄端有两个杯状心皮,又称珠托,其上各生一直立胚珠,长一个发育。种子核果状:外种皮肉质,成熟时橙黄色:中种皮白色,骨质:内种淡红色,纸质。胚乳肉质。

3 性状鉴别

叶片多皱折或破碎,完整呈扇形,长4~8 cm,宽5~10 cm,上缘有不规则波状缺刻,有的中央凹入,基部楔形,叶脉细密,为多数二叉状平行脉;叶柄长2~7 cm。纸质,易纵向撕裂。气微,味微涩。以色黄绿、完整者为佳。分布:仅有一属一种和几个变种,产于中国及日本。

4 化学成分

银杏叶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其中有3种双黄酮:①单黄酮类主要为槲皮素,山奈酚和异鼠李素及它们形成的苷类物质。②双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银杏双黄酮、异银杏双黄酮、去甲银杏双黄酮、穗花衫黄酮、金松双黄酮及1-5甲氧基去甲银杏双黄酮等。③茶素类主要有儿茶素、表二茶素、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表没食子酸儿茶素等[3]。除此之外,还有苦味质,酸性化合物,萜内酯主要有银杏内酯A、B、C、M、J和白果内酯等。

5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

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黄酮醇对豚鼠离体心脏灌流能引起冠状血管扩张;注射给药对豚鼠后肢血管亦有扩张作用。叶的粗提物(每毫升含总黄酮甙4.263 mg)可对抗肾上腺素所致离体兔耳的血管收缩作用,总甙的作用较弱;对麻醉兔肌肉注射临床用量的20~40倍,对血压、呼吸均无影响。②对脑血管系统的影响:叶的提取制剂口服或静脉注射,可使帕金森病患者的脑血流量增加,改善脑的营养[4]。银杏叶制剂(CBE)能增加脑血流量,对脑细胞缺血缺氧,脑水肿有保护作用。③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影响:银杏内酯可浓度依赖性地仰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对花生四烯酸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几无影响。④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槲皮素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能促进痰液分泌和气管纤毛运动β-谷甾醇有镇咳祛痰的作用。⑤镇痛:皮下注射银杏叶总黄酮可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动次数,皮下注射和侧脑室注射银杏叶总黄酮均可显著提高小鼠热板法祛痛。

6 银杏叶的临床运用

银杏叶可广泛用于帕金森病、脑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高胆固醇血症等症的治疗[5-8]。

7 总 论

本实验通过银杏叶高效液色谱法,所建立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化学分析同时,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的含量及鉴别应用,具有快速、高效、简单、准确的特点,该方法为提高银杏叶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水平,准确全面地评价其内在品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数据。保证了疗效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参考资料

[1]梁生旺.中药制剂分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35.

[2]姚振生.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15.

[3]匡海学.中药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78.

[4]侯佳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51.

[5]李静玲,林小凤,冯鹏,等.银杏叶提取物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180-181.

[6]刘馨雨,郑咏秋,刘建勋.银杏叶有效成分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3,8(10):1142-1146.

[7]吕锡亮.中药治疗帕金森病方法及其药理作用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7):62-63.

[8]孙秀玲.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5):262-263.

猜你喜欢
黄酮醇白果银杏叶
银杏叶
黄酮醇在果树中的功能的研究进展
找不同
茶树黄酮醇苷的合成代谢及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找一找
与银杏叶的约会
银杏叶离天空很近
UPLC法同时测定香椿芽中8种黄酮醇苷
书的怀抱
转色期摘叶对几种葡萄花青素和黄酮醇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