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干预配合常规治疗糖尿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5-01-24 03:40田美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热量胰岛素饮食

田美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吉林 长春 130000)

饮食干预配合常规治疗糖尿病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田美玲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吉林 长春 130000)

目的探讨及总结糖尿病的饮食干预疗法。方法将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其中30例进行饮食干预,制定每天饮食的总热量,掌握配餐的原则,制定有用的膳食卡。结果常规治疗并进行饮食干预组21例疗效显著,7例有效,2例无效;而单纯常规治疗组11例疗效显著,12例有效,7例无效。结论通过两组对照,常规治疗加饮食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糖尿病;饮食干预疗法;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也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健康挑战。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二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除碳水化合物外,尚有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1]。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为患者制定出合理的饮食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住院患者共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9.6岁,58例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例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2 方法:将所选取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常规胰岛素治疗并进行饮食干预,另外30例患者常规胰岛素治疗,疗程3个月。疗效判定标准: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综合判定。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控制在4.6~7.0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7.8 mmol/L。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空腹血糖控制在5.0~8.2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8.5 mmol/L。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空腹血糖8.5 mmol/l以上,餐后血糖11 mmol/L以上。

2 结 果

选取的60例患者中,其中常规胰岛素治疗并进行饮食干预组21例疗效显著,7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3%。另外常规胰岛素治疗组11例疗效显著,12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76.7%。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阻,或二者兼有引起。它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呈进行性进展。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饮食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系统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实验结果也充分说明了进行饮食干预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治疗组30例患者的具体饮食干预内容介绍如下:

3.1 制定每天饮食摄入的总热量:总热量以个人习惯为基础,结合病情、年龄、身高、实际体质量、活动强度、季节、生长发育等情况来制定。成人达到并维持标准体质量,儿童营养要平衡,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①计算标准体质量(kg)=身高(cm)-105。a.大于标准体质量10%以上属超重;b.小于标准体质量10%以上属消瘦;c.标准体质量上下10%范围内。②计算出总热量:总热量=标准体质量×每天每千克体质量所需要的热量(千卡)。

3.2 严格掌握配餐原则,把总热量换成具体食物进行合理搭配。①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约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主要含在主食中,提倡多吃粗粮和一定量的杂粮,如燕麦、荞麦、玉米面、全麦面包、莜面等。②蛋白质:蛋白质约占饮食总热量的15%~20%,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并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功能,主要来源禽、肉类、水产类、豆类、蛋类及乳类。③脂肪:脂肪约占饮食总热量的25%~30%,供给及储存能量,参与构成机体组织,维持体温,主要来源食用油、黄油、奶油及肉类等。烹调油一般限制在每天20~25 g以内,因此主张多吃一些氽、煮、拌、蒸、卤的菜,做菜时尽量少放油。不吃或少吃油煎油炸食品及含脂肪高的食品,如核桃、瓜子、花生、杏仁等坚果类。④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延迟胃的排空,促进肠蠕动,经结肠细菌酵解后可产生短链脂肪酸为结肠黏膜提供能量,控制脂肪浓度,降低胆固醇。主要来源于全谷类食物、植物的根、茎、叶、种子、果、花中。⑤盐:每天摄入量控制在5 g以下,食盐过多对高血压的防治不利,产生脑血管意外和心衰的危险性也会增大。

三餐饮食内容要均匀搭配,每天可以多吃几顿饭,宜少量多餐,三餐分配可分为1/3、1/3、1/3或1/5、2/5、2/5,有利于血糖平稳控制,可减轻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释放。脂肪以植物油为主,尽量少动物油,即使使用植物油也应该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原则,限量使用。忌食含糖类食物。

3.3 制定有用的膳食卡:卡上标明此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或换成食物交换份,并注明主食、蔬菜、肉、蛋、奶、油、盐的量。每个食物交换份可产生80~90千卡的热量,列出各类食物的单位数,严格按照糖尿病的配餐原则,随意组成食谱。对于有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具体饮食原则再进行特殊的指导,除规定摄入的总热量外,不得随意添加其他食物,但食物的种类可以在计算范围内进行等值交换。针对具体患者在卡的背面印有患者常用的食物等值(等热量)交换表,表中同种类的食物产生的热量是相等的并可以进行相互交换,从而保证患者进食种类的多样化,达到膳食平衡营养全面,避免长期单一的饮食方式。同时卡上备注“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并不能说明护理工作已经结束,我们还应为患者做好出院后的护理指导,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的变化情况,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了解饮食疗法在控制糖尿病防治并发症中的重要意义,生活有规律,定期门诊复诊,外出携带糖尿病识别卡,以便急需。

以上便是本研究所采用的具体饮食干预措施,通过严格限制每天总热量、平衡膳食营养、每餐合理搭配,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的进展,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30例糖尿病患者3个月的饮食干预并配合常规胰岛素治疗使大部分患者的血糖恢复到了较为理想的状态,可见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最基础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只有基础牢固,药物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病情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

R587.1

B

1671-8194(2015)07-0207-01

猜你喜欢
热量胰岛素饮食
对比学习温度、内能和热量
用皮肤热量发电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剧烈运动的热量
热量计算知多少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