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5-01-24 06:25张楠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0期
关键词:内瘘预防性我院

张楠楠

(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张楠楠

(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并对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我院统计得出,对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而干预组则仅为4例,相比之下,在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 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预防性护理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有效减少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血液透析;预防性;护理;并发症

作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终身替代疗法,血液透析获得成功的主要条件是良好的血管通路,基于患者自身原因无法建立血管内瘘的现状,一般会将人造血脉作为动静脉内瘘,成为了当前的治疗的主要形式[1]。但这种方式会引发较多的并发症,针对此,有效地护理方式与手段对血液透析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我院对所选的44例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预防性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我院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8.9±4.1)岁,干预组的44例患者中,男29例,女1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5±6.7)岁,且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此次研究中,我院对照组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了预防性护理干预,主要的护理内容有:①术后出血护理:要求实施护理的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穿刺技术,进而确保穿刺点离开吻合口至少2 cm,另外,护理人员还要避免同位置重复穿刺,且穿刺时避开明显的瘢痕,要保证透析结束时拔针角度与穿刺时一致。②感染护理:应当无菌操作整个动脉造瘘过程,穿刺时选择皮肤完整的部位,并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及时更换敷料;对患者感染与否进行仔细观察,若感染,应进行抗生素治疗或局部处理,并与患者积极沟通,嘱托其手术当天刀口不能接触水。③血栓形成护理:在对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每天检查内瘘吻合情况,及时按照医师嘱咐服用抗凝药物及改善血管弹性的药物;穿刺时要锋利针头1次成功,以此来防止损伤内瘘;尽量减轻内瘘手臂负重;还要避免定点重复穿刺,以防静脉内膜受损;④动脉瘤护理:护理人员要确保穿刺点正确,如果动脉瘤较大,应尽早手术;如果为小血管瘤,为了有效防止动脉瘤扩大,应用护腕或弹性绷带轻轻压迫[2-4]。

1.3观察指标:本次研究中,主要对2组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术后出血、内瘘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我院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 果

经我院观察统计发现,44例对照组患者中,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4例发生感染,3例发生术后出血,1例为血管瘤,2例为血栓,此外,干预组的44例患者中,2例发生感染,术后出血1例,对照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7%,而干预组为9.1%,相比之下,干预组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较低(χ2=23.29,P<0.05)。

3 护理体会

3.1慢性肾衰竭指肾功能因各种肾脏病导致的不可逆转性减退,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的临床综合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尿毒症,但其是一种综合征,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

3.2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方法,因为患者的肾已无法恢复,也不能工作,所以肾代替治疗是终身的。血液透析又叫血透,这种技术可以促进血液的净化,具体的治疗中,利用半透膜严厉,对患者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电解质和废物进行扩散、对流,进而使其能够移出体外,并最终实现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5]。

3.3作为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动静脉内瘘用于对血液透析的治疗,这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缝合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及邻近的动脉,这样就使得缝合后的静脉中流着动脉血,实现动静内瘘,在此基础上,其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保障了透析治疗的充分性[6]。

3.4护理干预就是使用护理措施治疗疾病的方法,大量研究表明,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使得患者的依从性显著提高,并可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3.5本次研究中,对干预组的44例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后,出现感染2例,说明内瘘感染率低,有出血患者1例,经我院分析,是因为拔针后压迫不当或用力不当及凝血功能障碍造成,针对此,护理人员应对透析完毕患者进行正确压迫止血方法的指导,其中最重要的是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要长,力度要适宜,且应当选择正确的压迫点,最合理的压迫时长为15~30 min,一旦产生血肿,应当在24 h内冷敷,采用50%硫酸镁湿敷,也可先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和碾磨成粉的洛能片调和后外敷,用这种方式促进血肿吸收和镇痛的作用。而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例形成了血栓,这与患者的本身因素有关,如患者以前有低血压、休克等,针对此现象,医师要在6 h内用尿激酶25~125万U加0.9%氯化钠溶液10~40 mL溶栓,完善对患者的治疗。从统计结果来看,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干预组则为4例,发生率为9.1%,相比较下,使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所以,在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预防性护理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有效减少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使用。

[1]潘丽昌.浅谈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6(3):114-115.

[2]白莉.预防性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4,25(15):149.

[3]姚秀野.早期护理干预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22):203-204.

[4]黄淑华,万承贤,陈小红.护理干预对血透患者预防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效果[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2(9):97-99.

[5]黄彩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0,21(11):3580.

[6]宋洋.预见性护理对于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8):377.

R473.5

B

1671-8194(2015)20-0241-02

猜你喜欢
内瘘预防性我院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