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嫌色细胞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5-01-24 08:00曹汴英李向龙洪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胞浆实性病理学

曹汴英 李向龙 洪霖

肾嫌色细胞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曹汴英 李向龙 洪霖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4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本组14例患者, 肿瘤直径3~12 cm, 平均直径7 cm。肿物切面呈灰黄色或棕褐色, 实性。镜下瘤细胞多呈实性巢索状排列, 有灶性的管状或小梁状排列。癌细胞呈大圆形或多边形, 胞膜较厚, 界限清楚, 透明的核周空晕明显。14例患者中, 肉眼血尿6例,腰部胀痛5例, 兼有3例,1例合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1例有骨转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分子量CK、EMA 和 CD117均阳性.7例 CK7 阳性; Vimentin 均为阴性, Ki-67(+2%~+3%)。结论 嫌色性肾细胞癌是来源于集合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预后较透明细胞癌好。

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肾细胞癌是一种主要发生于成年人的肿瘤, 在所有肾细胞癌中,2/3~3/4是透明细胞癌, 大约5%的肾细胞癌为嫌色细胞癌。嫌色性肾细胞癌以广泛的染色体缺失为特征, 最常见的是-1, -2, -6, -10, -13, -17和-21[1]。血尿、肋腹部疼痛和肿块被认为是肾癌典型的三联征, 有的患者无症状, 是体检发现的。本文报告14例嫌色肾细胞癌, 研究其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03~2014年手术切除的嫌色肾细胞癌患者共14例, 其中男8例, 女6例, 年龄34~69岁。平均年龄49岁。

1.2 方法 所有标本均采用4%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二步法。所用抗体CK、 EMA、CD117、CK7、Vimentin均来自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每种抗体均设阳性及阴性对照。

2 结果

14例患者中肉眼血尿6例, 腰部胀痛5例, 兼有3例,1例合并子宫颈鳞状细胞癌,1例有骨转移。

2.1 巨检 肿瘤直径3~12 cm, 平均直径7 cm。肿瘤多为圆形或类圆形, 边界清晰, 无包膜, 切面实性, 呈灰黄色或棕褐色。仅2例有小点状出血坏死。14例中均无囊性变。

2.2 镜检 镜下瘤细胞多呈实性巢索状排列, 有灶性的管状或小梁状排列。癌细胞呈大圆形或多边形, 胞膜较厚, 界限清楚, 有丰富的毛玻璃状胞浆, 瘤细胞大小相差很大, 大小不等的细胞呈镶嵌排列, 透明的核周空晕明显。有宽厚的纤维间隔。血管大多数是厚壁血管, 并有偏心性玻璃样变性,并且血管周围的癌细胞常较大。

2.3 免疫组化 高分子量CK、 EMA 和 CD117均阳性.7例CK7 阳性; Vimentin 均为阴性, Ki-67(+2%~+3%)。

3 讨论

3.1 概述 嫌色肾细胞癌是肾细胞癌的少见类型, 约占5%。1985年, Thoenes等[2]首先描述并命名了嫌色细胞癌, 多数无症状, 部分患者有血尿, 或可触及腹部包块。因嫌色细胞癌而死亡的病例已有报道, 证据表明该型肿瘤是常见肾细胞癌中侵袭性最低的[3]。

3.2 诊断 嫌色肾细胞癌主要发生于成年人, 男女发病率大致相等。患者可有肉眼血尿、腰部疼痛, 尿潜血检查阳性, B 超及CT 常提示肾占位。嫌色肾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 肿瘤位于肾皮质或髓质, 无包膜, 但边界清楚, 切面呈均质灰黄色或棕褐色, 组织学上多数呈实性巢状排列,部分有灶性的管状或小梁状排列, 少数病例呈肉瘤样结果。出现肉瘤样结构的肿瘤具有侵袭性, 可发生转移。细胞界限清楚, 胞膜较厚, 呈植物细胞状, 有丰富的毛玻璃状的胞浆,透明的核周空晕明显形成了经典型嫌色细胞癌, 约30%的病例有细颗粒状胞浆, 形成了嗜酸性嫌色性肾细胞癌的特点。细胞核不规则, 常有皱褶, 有时见双核, 核仁小。约40%的病例出现玻璃样间质。Hale胶体铁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 弥漫性胞浆着色支持嫌色性肾细胞癌的诊断[4]。电镜下, 胞浆内见多数150~300 nm的空泡。

3.3 鉴别诊断

3.3.1 透明肾细胞癌 大体上, 切面呈黄色, 易见出血坏死及囊性变,10%~15%的病例钙化和骨化, 使之呈现多彩性。镜下也无包膜, 但是胞浆更透明, 核仁可大可小, 间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低分子量CK阳性, Vimentin阳性, Hale胶体铁染色阴性。

3.3.2 嗜酸细胞腺瘤 大体上切面红褐色, 均匀致密, 中心部位可出现水肿, 玻璃样变或瘢痕形成。镜下瘤细胞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 小圆形泡状细胞核, 常见小核仁, 偶见大而深染的怪异细胞核, 无病理性核分裂。一般无坏死。高分子量CK阳性, Vimentin阴性, Hale胶体铁染色阴性。电镜下瘤细胞内大量拥挤大的线粒体, 其他细胞器很少[5]。

3.4 治疗与预后 根治性肾切除术是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切除范围包括患肾、肾周脂肪及肾周区域肿大淋巴结。肿瘤体积较大, 术前做肾动脉栓塞治疗, 可减少术中出血[6]。本组14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尽管嫌色肾细胞癌是预后较好的肿瘤, 但是仍有6%~7%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 其中以肝脏(39%)、肺部(36%) 为转移的高发部位[7]。本组14例患者,随访11例, 随访时间为8~96个月, 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病情稳定。14例肿瘤的增殖指标Ki-67 均<4%, 预后良好。

[1] 埃布尔.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 冯晓莉, 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2] Thoenes W, Störkel S, Rumpelt HJ. Human chromophobe cell renal carcinoma. Virchows Arch B Cell Pathol Incl Mol Pathol,1985,48(3):207-217.

[3] Amin MB, Amin MB, Tamboli P, etal.2002 prognostic impact of histologic subtyping of adult renal epithelial neoplasms, an experience of405 cases. Am J Surg Pathol,2002,26(3):281-291.

[4] Fletcher, C.D.M.肿瘤组织病理学诊断.回允中, 译.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51.

[5] 刘彤华.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6] 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

[7] 饶秋, 周晓军, 周航波, 等.肾嫌色细胞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14(2):90-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42

2015-03-03]

450016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病理科(曹汴英李向龙), 产科(洪霖)

猜你喜欢
胞浆实性病理学
补肾健脾化瘀中药对难治/复发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CD3+T 淋巴细胞内p-mTOR、p-S6、IFN-γ 表达的影响*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研究进展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宏基因组学诊断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1例
高龄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性肾衰竭患者1例报道
儿童实性颈部异位胸腺的影像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