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HE染色制片的质量控制实践

2015-01-24 11:27郭海燕王志生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
关键词:病理切片石蜡切片

郭海燕 王志生 武 艳 孙 岩*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130012)

病理HE染色制片的质量控制实践

郭海燕 王志生 武 艳 孙 岩*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 长春130012)

目的 掌握影响病理HE染色制片质量的因素,规范且准确地制备优质HE染色制片。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石蜡病理切片800例进行快速的组织病理染色,分析影响病理HE染色制片质量的关键因素。结果 所有的病理切片在适宜温度和试剂浓度下染色均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 病理HE染色制片的质量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经验、质量的控制方法等有关,要制备出优质的切片需要严格做好每一操作环节。

病理;HE染色制片;质量控制

在临床工作中,病理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决定着临床治疗的方法,如手术的方法、预后的治疗、常规的护理等等[1]。病理医师的诊断技术水平和组织病理切片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病例诊断的结果,其中HE染色技术是制片质量的核心内容,只有保证制片的质量,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目前,病理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制片的质量,对于临床工作中常常出现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如切片组织破碎、病理染色模糊等等,工作人员进行了控制病理HE染色制片的质量的实践,现对其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治患者的石蜡病理切片800例,其中子宫内膜180例、活检组织120例、骨组织 234例、脂肪组织 266 例。

1.2实践操作方法

1.2.1标本的取材要求和固定:标本在取材时要选用合适的且锋利的刀具,切割时一定不要拖拉,避免在取材时用力夹、锯、压使组织变形,组织大小要适宜一般为:长22 mm、宽22 mm、高不大于2 mm,然后进行脱水。一旦组织切的太厚,会出现脱明透明浸蜡不彻底,这样是很难切除完整切片的,而且染色不均匀,制片的质量下降。染色不均、灰染的主要原因是组织固定不良,所以制片的关键是固定组织。离体后的组织要做到尽快固定,固定的效果会影响接下来的制片过程。固定液的种类有很多,一般选择10%福尔马林,它是常规HE切片的首选固定液,送检的标本通常采用乙醇固定,需要再使用上述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对标本再次固定,否则,会使标本染色不良造成所谓的灰染,原因是乙醇沉淀的球蛋白和白蛋白不溶于水,但是核蛋白会溶于水。

1.2.2脱水和透明处理:脱水和透明是HE制片技术的核心,关系到后面制片的每一个环节,所以脱水和透明的处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忽视了此过程浸蜡和切片就不能很好的完成,这样会降低切片的质量。脱水时选择酒精作为溶剂,浓度按照梯度进行:70%、80%、90%、95%酒精最后到无水酒精完毕。其中95%酒精和无水酒精需要足量要保证浓度。无水酒精对组织的处理时间控制在2~3 h内,时间一旦过久组织脱水过多,切片的质量会下降。二甲苯是常用的透明剂,作用是使组织变脆,但过脆就会使组织易碎,所以要严格控制组织在二甲苯溶液中的浸泡时间,1 h左右为较好时间,需要注意的是二甲苯和酒精需要依据组织多少来更换,所以绝不可以等到切片出问题才换。

1.2.3浸蜡的方法:目的是清除掉二甲苯,通常石蜡的温度保持在56~58 ℃,不宜太高[2],浸蜡的时间一般为1~3 h根据组织大小薄厚而定。过高的温度导致组织收缩,变脆也变硬,这样得到的切片与理想的切片相差很远了。

1.2. 4 包埋过程:包埋石蜡的选择影响切片质量,包埋石蜡的温度60~65 ℃[3],温度过高时会引起组织蛋白变质,染色出现障碍对染料拒染。如果操作在低温进行,动作一定要快,组织的温度要与石蜡的温度相融合,也要与使用的镊子温度保持一致,防止组织和周围脱裂,包埋过程中病灶组织切面向下,层次清楚的肠管、囊壁组织进行竖立包埋。对于皮肤组织表面必须与包面垂直,有益于较好的观察到皮肤的各层结构。

1.2.5石蜡切片技术:制作出一张薄厚均匀,完整的组织病理切片最为关键的是切片机的优质,所以医院应选用进口的切片机,切片时要一次性切片,不要复切,切片刀具的锋利程度会对切片是否产生缺口有决定作用,切片刀具选择20°~30°角度大小放置,使用时要严格检查切片机各部位零件螺丝是否已经旋紧,避免产生横皱纹。通常切片的厚度在3~5 μm为宜[4],如果切片时用力过猛或者用力不均匀,这样会造成切出的薄片薄厚不等,对像皮肤组织的表皮,胃肠组织的浆膜较硬难切的组织放在上端,这样切片切出的很完整。对认为是癌症患者的病理,要做连续切片和深切片,通过镜下的仔细观察查找病变的原因。

1.2.6染色过程:病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它能很好地展现组织的结构和细胞的形态,染色后的切片非常漂亮,细胞核呈现蓝色,细胞质是粉红色,不同部位对比较明显,如果想让该良好的染色效果保持长久,可将配好的染色溶液用滤纸过滤一次,然后根据染色液的量每100 mL染液加5 mL冰醋酸,再次过滤。石蜡切片需要脱掉石蜡后方能显色,如果二甲苯放置的环境是低温或者已经搁置了很久(适宜时间5~10 min),在切片脱蜡是要适时加长时间,同时石蜡切片通过在Harris苏木精染色后,不可以长时间在盐酸酒精溶液中停留,需要在镜下控制切片的分化程度,如果过度,必须经水洗进行第二次染色,染色后的切片再通过不同浓度的酒精脱水,酒精的浓度选择由低到高,切片在低浓度酒精中停留时间短,随着酒精浓度的变化,时间也逐渐延长,无水酒精要保证绝对无水,如果不放心可以加入无水CuSO4,溶液要是变成蓝色说明无水酒精里面含水,这是要更换无水酒精。苏木素、伊红的配制与其染色方式以及所处的温度、染色溶液的酸碱程度和染色时间都会影响染色的质量,在病理HE染色制片时,最常用的染液就是Harris苏木素和伊红染液[5],而关键的一步是苏木素染好后的分化及蓝化。

优质的病理组织切片犹如一张美观的艺术图片,红与蓝的图痕与纹理,看到如此完美的工作成果更加激起工作人员积极上进的决心,为病理诊断提供更好的条件,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准确的结果。

1.2.7操作中注意事项:石蜡切片的过程中出现切片脱落或者部分脱落是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有组织中含有血液组成成分、胶质成分,对此可以先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涂一些蛋白甘油之后再进行贴片;组织较硬、组织取材太大太厚也会引起脱落,所以要注意取材大小。用无水乙醇和二甲苯脱水过程中,时间过长,太低的浸蜡温度,造成石蜡不溶解,而石蜡长时间没有更换或者浸蜡时间太久,还有温度太高这些因素会造成病理组织因收缩过大变脆变硬,不易进行切片。

2 结 果

通过在适宜环境温度和试剂浓度下对选取的800例病理切片进行快速染色,均获得了较好的染色效果。

3 讨 论

目前病理HE染色制片已经大量用于临床诊断与科研中,这种技术在医疗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对临床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其切片质量直接决定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病理HE染色切片的优劣,在电镜下显示各种各样的图像,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由此可见,病理HE染色切片质量的重要性,医疗技术人员完全认识到了这一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追求高质量的HE切片,为其他免疫组化染色等工作做基础,当然制备出优质的病理切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观察,细心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这样熟练技巧和实践的经验将会进一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通过上述实践,组织细胞的取材过程、脱水过程、切片过程都对病理HE染色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染色的质量又直接影响病理科室的诊断准确率,如果HE染色的质量不好,诊断的结果就不明确,进而影响临床上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所以不同的标本采用不同的取材方式。细胞核的着色决定着HE染色的质量,可以说这项工作是物理和化学共同的作用,主要由于组织内部有很多细小的孔,通过渗透作用染料溶液与组织结合,这时组织会吸收染料溶液发生扩散和溶解作用,再次使二者紧密结合;染料溶液含有部分阳离子和部分阴离子,在与组织细胞接触时会分别结合组织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6],生成固定的分子,非常的牢固。病理HE染色的质量与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息息相关,所以每一步骤都不容忽视,一定做到要提高制片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病理资料。

[1] 武巧伶.浅谈HE染色方法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591.

[2] 刘定忠.病理HE制片中易出现问题的解决方略[J].吉林医学,2011,32(20):4205.

[3] 陈宣世.HE染色两次分化法在病理制片技术中的应用与探索[J].重庆医学杂志,2010,39(22):3109.

[4] 袁艳华.改良冰冻切片HE染色方法在神经病理诊断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0(3):261.

[5] 张曦.冰冻切片HE染色对肾脏疾病的快速诊断[J].中国基层医药,2008,12(4):506.

[6] 王兴波.HE染色褪色后免疫染色的病理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4(22):124.

R446.6

B

1671-8194(2015)24-0041-02

猜你喜欢
病理切片石蜡切片
洪水浸泡后病理切片和蜡块的抢救措施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石蜡疗法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冷雾化两用机在病理石蜡组织切片中的应用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1例羊感染猪链球菌的诊断》图版
国内石蜡市场概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5G网络切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