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55例临床观察

2015-01-24 14:0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电针疗程针灸

张 波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8

综合治疗颞颌关节紊乱55例临床观察

张 波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8

目的:观察理疗联合针灸、推拿治疗方案对颞颌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颞颌关节紊乱症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各55例。常规组应用超短波及中频治疗仪等物理设备治疗。综合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推拿治疗,两组均以5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两个疗程结束后,综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7%。结论:理疗联合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方案对颞颌关节紊乱症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颞颌关节紊乱症;常规治疗;综合治疗;针灸;推拿

颞颌关节紊乱症是口腔科常见病,属颞颌关节的功能障碍,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病,主要以单侧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张口困难、颞颌关节弹响、颞颌关节囊周围疼痛等,因患者在饮食咀嚼说话极度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和痛苦[1]。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殊处理手段,笔者采用理疗联合针灸、推拿等综合治疗的方案对颞颌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至2013年我科门诊及口腔科转诊的颞颌关节紊乱症患者110例,其中男63例,女47例;年龄13~63岁,平均年龄(36.2±3.8)岁;病程3~60d,平均病程(47.3±4.8)d。右侧72例,左侧38例;受寒侵袭85例,咬物不慎10例,暴力致颞颌关节脱位复位后15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应用超短波及中频治疗仪等物理进行理疗;综合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推拿治疗。两组均以5d为一个治疗疗程,以2个疗程为观察时间段,进行疗效评定。

1.2.1 常规治疗方法 应用DL-C型五官超短波电疗机(汕头医用设备厂)进行理疗科常规治疗。应用2cm×10cm规格的两块电极板置于受累颞颌关节头上下,输出电压36V,电流100mA.病人自觉患部温热舒适为宜。时间控制在30min;应用中频治疗仪(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厂),应用两块电极板覆水,置于受累颞颌关节上下,处方应用15号(缓解痉挛)处方。电流强度档位以病人震动舒适为宜,治疗时间为20min,1次/d,5d为一个疗程。同时嘱咐患者热毛巾热敷,早晚各1次,每次20min以上。避免咀嚼硬质食物,避风寒侵袭受累颞颌关节部位,可小幅度上下咬合及左右侧方移动。

1.2.3 综合治疗方法 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电针、推拿治疗。患者无论受寒、暴力、挫伤等情况,均采用G805型电针治疗仪 (汕头医用设备厂)。选穴为颞颌关节周围:客主人、下关、听宫、听会、支沟、外关。电针仪鳄鱼夹持听宫,客主人为一组;听会、下关为一组,采用连续波,电流大小以病人舒适为宜 (可见病人颞颌关节头外围面肌轻微跳动)时间以20min为宜。同时以TDP灯照射患部。针刺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采用0.3mm ×25mm毫针垂直刺入,手法应用平补平泻,患者以酸胀感得气即可。留针20min,中途10min行气1次。推拿操作方法:患者正坐,主要采用点按、一指禅推法,揉法为主,以受累颞颌关节头为中心,手法作用于上关、下关、翳风、听宫、听会等穴位。各种手法按序交替应用,作用次数每处至少60次以上,手法切记掌握好均匀、有力、持久、柔和的原则要求,作用力度深透直达病所处。推拿时间不少于20min,同时嘱咐病人热敷。

1.3 疗效评定[2]痊愈:疼痛消失,弹响声消失,张口自如,能容纳自身三个手指宽度;好转:疼痛减轻,弹响声存在,但声音减弱,张口较为自如,能容纳自身一个半手指宽度;无效:疼痛无缓解,弹响声无消失,张口依然困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8.18%,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7.27%。此结果提示,综合治疗的疗效较常规治疗的疗效更佳。见表1。

3 讨论

颞颌关节紊乱症属中医“筋痹”范畴,颞颌关节周围有手太阳、手少阳经和足阳明经脉分布,该经络往往由于感受风寒之邪,寒邪收引,致经络气血不利,瘀阻不通,进而造成颞颌关节部疼痛。该病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属口腔科常见病,一般多发于单侧[3]。

颞颌关节是面部唯一的活动关节,是有转动运动和滑动运动的左右联合关节。该关节稳定性极好[3]。由颞骨的下关节凹,下颌髁状突及居于二者之间的关节纤维软骨盘所组成。关节周围有关节囊包绕;此外还有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茎突下颌韧带及咀嚼肌包裹。现代医学认为[4],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受凉、外力、咬合错位)均可以造成颞颌关节周围肌肉过度兴奋、或过度抑制。这种兴奋和抑制失衡致使颞颌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关节囊造成过度的伸展或挛缩,长时间处于异常位,造成组织渗液,形成局部粘连,进而形成异常弹响、疼痛;张口运动异常,造成病人的痛苦,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本研究中所用的超短波机属高频治疗,其治疗频率100khz,一般在30~300mhz之间;中频治疗机介于1~10khz之间。高频治疗主要以热效应形式起主导作用,电磁能转换为热能,高频热可以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干扰疼痛冲动的传导而止痛;高频热可以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致痛物质及渗液的排出而镇痛。中频电流的特性是对于一些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是中频电流作用以后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组织水肿减轻、炎症产物的吸收和排出加速,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增强、免疫防御功能提高[3]。同时,针对肌纤维粘连的情况,中频电流有较好的软化瘢痕、松解粘连的作用。中频电流刺激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后而得到分离,针对颞颌关节紊乱症的病理机制,高频电流结合中频电流粘连主要以镇痛、缓解关节囊及肌纤维痉挛、增强关节局部血液循环为治疗原则,进而改善症状[4]。

颞颌关节紊乱症由感受风寒之邪所致。寒性收引,致气滞血瘀,关节周围气淤,故不通则痛。在治疗上应遵循驱风散寒、行气通络的治则。在关节周围选穴秉承 “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穴位治疗原则,在颞颌关节选穴意在达到祛风散寒、行气通络的目的。研究表明,针灸、推拿能通经活络、舒筋活血;有镇痛、镇静的作用;使局部微循环和淋巴循环得到改善,减轻炎症水肿,促进局部炎症渗出物的吸收[5]。需要强调的是耳旁多为手足少阳经起聚之处,在颞颌关节局部选穴的同时,所选外关、支沟均是手少阳的穴位,《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远道刺,这种配穴法能上下贯通耳部的经气。推拿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通过生物能转换为机械能最终达到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阀将紧张痉挛的肌肉及关节囊充分拉长舒展,从而缓解痉挛以消除疼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颞颌关节紊乱症的治疗,常规治疗和综合治疗虽均有效果,但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更宜推广常规加针灸推拿治疗该病。

[1]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132.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21.

[3]何成奇.物理因子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82,64-65.

[4]孙显秀,段青梅.电针联合中频电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62-663.

[5]赵宁.星状神经节+颞颌关节阻滞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8):58-59

R782.6

A

1007-8517(2015)16-0119-01

2015.05.14)

猜你喜欢
电针疗程针灸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