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56例中的应用

2015-01-24 14:03蒋冬英彭筱玉彭礼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肠梗阻人性化出血量

蒋冬英 彭筱玉 彭礼岚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

人性化护理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56例中的应用

蒋冬英 彭筱玉 彭礼岚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1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

粘连性肠梗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的疾病,其主要临床病症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发病率约为肠梗阻的40%左右[1]。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病症多采用保守治疗方式,若保守治疗方式效果不明显时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但手术治疗过程对患者的损害较大,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以及预后效果。笔者对56例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55.6±6.3)岁,患者发病到手术时间为5~78h,平均(20.5±3.4)h;42例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14例患者采用静脉麻醉方式。试验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54.8± 5.7)岁,患者发病到手术时间为5~82h,平均(22.4± 5.2)h;40例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16例患者采用静脉麻醉方式。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导患者胃肠减压、床上大小便训练以及翻身练习[2]等;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主要包括:①患者入院时应热情服务,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应详细解答;因粘连性肠梗阻症状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②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4~26°C[3],手术室的湿度控制在50%,保持手术室内的卫生。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出现碰撞等。手术前可用药棉湿润患者的口唇,若患者呼吸困难,可解开患者的病服领口;若患者为非全麻病人,可给予患者相关的说明工作,包括实施静脉注射的作用,系固定带的作用。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注射时应注意动作轻柔,注射时要稳、准、快,以减少注射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将维持患者体位的臂撑、护腕等加上衬垫,降低患者的不适,防止压迫患者的神经和血管。③手术过程中要选择合适体位,注意在不充分暴露患者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姿势,若患者为非全麻病人,应提前告知患者手术操作中会出现牵拉等,牵拉可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疼痛、心慌等,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不多,适当减缓患者的焦虑等不良情绪。手术过程中也可轻握患者双手,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手术结束时应用温水擦拭患者皮肤表面的消毒液以及血迹,若患者使用引流袋,可将引流袋固定在病服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等情况。根据患者对手术结果以及手术护理措施的主观感受将手术满意度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ml对照组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56 59.95±9.80 39.70±6.04试验组 56 44.67±9.63* 26.35±3.36*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满意度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手术满意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3 讨论

李颖等[4]的研究认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状况,降低因心理因素等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的现象。饶小英等[5]的研究认为,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对手术成功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本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心、腹痛等不良症状的发生率较低,患者的手术满意度较高,因此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黎惠娟,王甘露,陈雪茹,等.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43-44.

[2]田介兵,赵晓燕,郑飙,等.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与手术时机[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11-12.

[3]曹雪峰,彭学叶,王颖慧.3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的护理[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9,31(4):21-22.

[4]李颖,刘俊华.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J].河北医药,2007,29(3):282.

[5]饶小英.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与实施对策 [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1-112.

R473.6

A

1007-8517(2015)16-0147-01

2015.05.14)

猜你喜欢
肠梗阻人性化出血量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一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