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原因的分析

2015-01-24 03:40余腾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普外科腹部切口

余腾斌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江洲卫生院,广东 江门 529400)

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原因的分析

余腾斌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江洲卫生院,广东 江门 529400)

目的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1月~12月经过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裂开的患者3例,对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切口裂开与患者的体质、手术操作、术后感染及围手术期护理等因素相关。结论针对引起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进行有效防范,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相关因素;对策

腹部手术在外科临床上十分常见,其中手术切口裂开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相关资料统计,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早期临床发现率不超过1%[1]。当患者的手术切口裂开后,腹腔与外部连通造成腹部感染,甚至腹腔内脏器脱出,从而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不但会增加患者痛苦,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同时也会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引起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相关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本文通过对我院3例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3年1月~12月经过腹部手术后切口发生裂开的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12、38、64岁,平均年龄29.7岁。切口裂开的时间为2、4、7 d,平均时间4.3 d;切口裂开深度为1例完全裂开、2例部分裂开;切口部位为右下腹斜切口1例,右肋下斜切口1例,右腹直肌外缘1例。

1.2 分析方法:收集可能引起患者术后切口发生裂开的原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肥胖、合并的基础疾病、手术方式、手术类型、切口位置、切口感染及术后激素应用等情况。

2 结 果

普外科手术切口裂开的高危因素为:患者年龄较大、肥胖或营养不良、切口感染、术后使用激素及合并糖尿病等疾病,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切口位置、手术方式、手术类型等因素无关。

3 讨 论

3.1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分析:①全身状况。普外科手术后患者切口裂开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其中患者的全身状况起主要作用。据临床统计,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患者90%以上都长期处于贫血、营养不良状态,患者的一般状况没有得到缓解即进行手术,会导致患者体内蛋白分解,释放大量尿素氮,使机体出现负担失衡现象,因此患者术后创口不易愈合,手术切口发生裂开[2]。②性别、年龄因素。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女性发生术后切口裂开的人数多于男性,可能的原因为女性的皮下脂肪较厚,在进行腹部切开时,脂肪组织受到损伤,出现液化现象,进而促使切口发生裂开。此外,老年人发生切口裂开较年轻人多,可能是因为老年人身体功能下降,抵抗能力降低,长期营养不良,外加老年人多数患有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咳嗽等,都会引起伤口愈合缓慢,进而导致切口裂开。③手术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患者的切口愈合影响极大。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虽然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大,但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较好,不易出现再次切口裂开。而现代的用电手术虽然手术效果较好,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有较强的止血效果等,但会对手术切口组织有烧伤,使伤口发炎不易愈合。此外,手术中应规范操作,防止存在伤口裂开的危险因素。④围手术期护理。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是防止切口裂开的关键因素。在术前,护理人员没有对患者的贫血、营养不良、血糖、呼吸状况进行调整处理,也未严格控制激素的使用,在术后没有对患者采取胃肠减压、镇咳、镇痛、止吐等预防腹压升高的有效措施,而延缓了患者的切口愈合[3]。

3.2 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预防对策:①预防切口感染。手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护好伤口防止发生细菌感染。在缝合创口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大力牵拉、过度结扎组织,使组织发生缺血坏死;手术中应合理使用电刀等设备,以免局部组织发生变性、液化、坏死而继发感染。对某些可能存在的感染部位进行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手术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腹腔,防止细菌滋生[4]。②规范手术操作。在进行切口缝合时,要避免缝合过度及错层缝合,而是逐层进行关闭缝合,缝合深浅、疏密、松紧程度适宜。腹腔内的液体引流管不能直接从切口处引出,防止切口发生感染及裂开,引流管口应设置在手术切口旁3 cm左右。③加强围手术期护理。首先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手术存在创伤性,若患者营养不良其手术后伤口愈合速度就会较慢。因此,在手术前应纠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对贫血者进行输注红细胞,对低蛋白者进行输注血浆或白蛋白。在术后仍要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5]。其次,加强患者术后指导,对于年龄较大、身体较弱极易发生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的腹带加压包扎,并对患者的拆线时间进行适当延长等;对于术后有感染有咳嗽者,应加强病房内的温湿度调整,并使患者处于半卧位,对患者进行翻身扣背等动作,促进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的通常等;对于术后反复发生呕吐的患者,应找出疾病原因,并作出针对性的处置措施,防止患者腹压升高导致切口裂开。最后,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宣传切口裂开的相关知识,嘱咐患者做好自我保健,预防切口裂开,同时鼓励患者早期进行下床活动,促进疾病的恢复。

4 结 语

综上所述,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与患者的体质、手术操作技术、术后护理等因素相关,临床上应对切口易发生裂开的高危人群高度重视,术前处理好其一般情况,术中规范手术操作,术后仔细科学护理等,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切口裂开概率,进而促进患者的疾病恢复。

[1]何学军.普外科急诊手术切口裂开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2):64-69.

[2]崔学东,邵岩.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原因临床分析与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1:185-186.

[3]何蓉.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裂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2-33.

[4]韦文敏.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切口裂开的原因及临床处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2):61-62.

[5]王振兴.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6):608.

R656

B

1671-8194(2015)07-0148-02

猜你喜欢
普外科腹部切口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精细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普外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PBL教学方式对普外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的影响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围手术期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具体运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