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急性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初探

2015-01-24 03:40张爱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胃镜胃癌急性

张爱军

(随州市曾都医院急诊科,湖北 随州 441300)

胃癌急性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初探

张爱军

(随州市曾都医院急诊科,湖北 随州 441300)

目的分析胃癌急性大出血的诊断与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胃癌急性大出血患者43例,给予患者胃镜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病史等病理报告进行诊断。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用手术方法控制出血。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0%,2例患者由于器官衰竭死亡,病死率为4.65%。结论胃癌急性大出血应采用胃镜及早检查,行保守治疗无效后采取急诊手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术式。

胃癌急性大出血;诊断;治疗

胃癌属于临床多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一般情况下,此病的术前准备与临床治疗均可有条不紊的从容进行,但是胃癌急性大出血发生时,则需要于短时间内完成相关检查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尽早做出进一步的抢救方案,完成具有高风险的手术治疗。因此,积极探析胃癌急性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策略对临床救治而言具有积极意义。我院对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胃癌急性大出血患者43例实施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胃癌急性大出血患者43例,男性24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为(42.78±3.16)岁,女性19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为(44.29±3.91)岁。存在胃病史的有6例,存在上腹不适史的11例。所有患者均有呕血、血压下降、面色发绀或者苍白、烦躁冷漠、心率加快、冷汗少尿等临床表现。并存疾病: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有3例,冠心病的有7例,高血压的有15例。所有患者年龄、临床表现与并存疾病等方面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临床诊断: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采用电解质平衡盐溶液滴注治疗以实现快速扩容,并给予患者吸氧、止血药物等。置入胃管,观察患者胃内出血量,必要情况下采用止血药物或使用冰盐水进行洗胃。检查患者血生化、血常规与凝血功能,行交叉配血以及血型鉴定。观察尿量情况,监测脉率、血压、SpO2与CVP。根据各项监测结果调整补液流量与速度,对于病情严重患者输入全血,对于不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待其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后给予胃镜检查,局部出血部位使用凝血酶喷洒止血,并结合肾上腺素注射治疗。

1.2.2 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采取气管内插管术吸入麻醉,正中切口选择为上腹部,进入腹腔,探明病灶,检查是否出现转移浸润。本研究中,现发肿瘤的位置在胃体部的有11例,位于胃窦部的17例,位于胃底贲门处的15例。对于生命体征尚未完全平稳的患者采用常规切除术治疗,其余患者于病灶周围切开胃壁,将癌灶直接切除,控制出血,患者血压得以回升后行切除术。本研究中采用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有33例,接受胃癌姑息性切除术的8例,其中2例由于出现癌转移,仅采取切开胃壁的方法,对癌周血管进行缝扎止血。术后给予患者止血与抗休克的支持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1例患者采用急诊胃镜进行检查,另外12例于手术过程中行冰冻切片,病理报告中均确诊为胃癌,其中,14例为未分化癌,23例为腺癌,3例为黏液细胞癌,3例为腺鳞癌。所有患者的胃癌均为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9例为结节型,16例胃溃疡浸润型,13例为局限溃疡型,5例为弥漫浸润型。癌灶大小为5~12 cm。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术后呼吸道感染患者2例,精神障碍患者1例,心律失常患者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0%。治疗期间,2例患者由于器官衰竭死亡,病死率为4.65%。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患者并发症均得到治愈。

3 讨 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一般病情危重,不允许随意扳动,X线钡餐或内镜常规检查易加重病情引发再出血,因此需将其视为禁忌[1]。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年龄特点、临床症状结合相关监测,初步判断病因与出血情况并立即实施救治。若患者年龄较大,且存在上腹不适,应高度警惕是否为胃癌急性出血。本研究中,60岁以上的患者5例,存在上述症状,怀疑为胃癌急性出血,之后通过胃镜检查与手术证实。患者经过基本处理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及时给予胃镜检查,检查时间越早,阳性率的得出率就越高。本研究中,31例患者采用胃镜检查均于术前得以确诊。对于不方便采用胃镜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剖腹探查不失为一种诊断方法,而且还可以兼行治疗,本研究中12例患者于术中行冰冻切片诊断并治疗。胃癌急性大出血的患者临床中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就能稳定病情,但部分出血严重的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需要立即采取手术治疗。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后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果断选择急诊手术[2]。

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情况可采取急诊手术:①出血快速,并且在短时间内出现休克的患者;②对症治疗后,生命体征依旧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患者;③胃镜检查发现出血不能自止的患者;④胃镜检查发现病灶底部的血管完全暴露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抗休克、抗感染治疗,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对于已经产生并发症的患者,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患者均得到有效治愈,本研究中仅有2例患者由于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器官衰竭而死亡。综上所述,胃癌急性大出血患者应及时采用胃镜检查,并给予有效的对症治疗,无效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术式治疗,以尽量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率。

[1]李大伟.胃癌并发急性大出血的临床分析及诊治探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4(19):47-48.

[2]王连祥.胃癌合并消化道出血30例诊治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0,36(4):347-348.

R735.2

B

1671-8194(2015)07-0151-01

猜你喜欢
胃镜胃癌急性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