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以疾控为中心的结核病防治体系

2015-01-24 03:40王玉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7期
关键词:结核病医疗机构医疗

王玉明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慢性传染病—结核病的患病群体年龄段为15~35岁,其中5~14岁最低,14~20岁青春期逐渐上升,一直到30岁将形成高峰阶段直到老年。结核病主要病变部位多为肺部,其他部位如脑膜、腹膜、肠、骨骼、颈淋巴以及皮肤也有超过2成的感染概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体系的日渐成熟,汽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垃圾腐化等现象逐渐污染了我们日常所呼吸的空气,使得我国每年因结核病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3万。结核病是一自古便时有发生的疾病,现代患者往往因为对其危害性没有足够的认知导致病情愈加严重,本文将详细讨论以疾控为中心的结核病防治理念[1]。

1 结核病的原因、表现及传播方式

结核病是一种因结核杆菌侵入身体内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高发部位为肺部,身体的其他器官也有一定的概率感染。结核病的主要表现为:①频繁的咳嗽、咳痰是结核病的最主要也是最明显的主要症状之一;②痰中带血也是结核病的常见症状之一;③胸部时常出现隐痛或者钝痛,严重时还会出现胸闷现象;④午后体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并且伴随着夜间多汗。

1.1 结核病的传染方式为呼吸道传染,患有结核病的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的时喷出的唾液便会使结肠杆菌漂浮在空中,其中最主要的传染的途径便是患有咳嗽症状的结核患者。

1.2 结核病的一般病发原因:①日常工作环境人多且空气不流畅、污浊;②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睡眠质量、饮食、生活习惯等不规律;③缺乏良性的营养调配和有效的身体锻炼。

2 已知的疾控结核病防治体系

2.1 疾控中心:①制定结核病的防治规划和每年度计划;②对全区内的结核病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③对结核病患者病例进行收集、核对、分析、反馈;④对各定点医院进行工作检查、指导;⑤对负责防治人员进行定期培训;⑥对群众开展结核病危害普及活动。

2.2 结核病医治医院:①对结核病患者进行免费检查、免费治疗等防治政策;②协助结核病关联单位做好结核病患者的管理工作;③对结核病进行实时资料收集、管理、上报、共享;④协助开展定期结核病检测、规划等工作;⑤建设专门的挂号、诊断、治疗体系;⑥对院内的结核病患者进行思想促进。

2.3 社区/乡镇/乡村服务中心:①协助相关单位进行结核病普及、普查工作;②对辖区内的结核病进行督导和检查;③对辖区内的结核病患者作出病情记录、上报。

3 疾控结核病防治体系的缺点

①对于结核病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的忽略;②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机构选择错误;③网络媒体缺乏有效的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普及。④医疗机构对于结核病的医治态度缺乏积极性

4 结核病防治体系的讨论

4.1 众所周知在国内结核病患者对于结核病的认知大部分存在于“等同癌症”阶段,如此片面的认知往往会造成患者对于结核病报以恐惧、萎缩甚至是绝望的态度。而目前已知的结核病防治体系中,鲜少有设立对结核病患者进行心理引导的独立负责部门,许多医疗机构及负责医师依然以完成任务的思想为工作目的,缺乏对结核病患者心理承受能力的观察、分析、影响的技能[2]。此类部门的缺乏将有极大可能导致结核病患者对自身病情医治产生消极、懈怠、抗拒的心理疾病。所以为结核病患者设立单独心理治疗室并制定完善的治疗体系将是未来结核病医治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存在。

4.2 根据调查报表显示,多数结核病患者会选择距离近、费用低、脸熟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根据调查指出,将近半成的患者不知道自身生活城市具有专业的医疗结核病机构和免费的结核病医疗项目。结核病患者中能够选择去专业的结核病防治医疗机构的患者还不及总体患者人数的一成,其他99%的患者大多数选择去县、镇、乡级的普通医疗机构。这种认知的片面往往会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是最后发展到无法医治的地步,所以长期对普通群众宣传结核病危害性及治疗体系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4.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媒体平台的作用越来越强大。如果结核病医疗体系能够将网络媒介这个途径运用得手的话,不仅仅可以起到宣传结核病潜藏危害的作用,还能够实时对公众发布一切与结核病病情相关的信息资料,并且能够有效的消除公众心中对于结核病以及结核病医疗机构的错误认知[3]。

4.4 作为结核病控制主要部门的疾病预防、医疗机构在目前的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正面面对的现实问题。其中固然有思想尚未完全扭转的原因,许多结核病医疗机构的运作状态是坐等患者前来就诊,对于主动个发现预防结核病的手段缺乏主动意识。国内目前的结核病防治服务工作还是不能满足新社会背景下的脍炙人口需求,预防、治疗基础设施对于流动人口的治疗管理难度较大。结核病在此时刚好面临着良好发展的机遇,所以建议将目前已有的结核病医疗体系进行一系列的规范、法制整改,让结核病医疗机构的治疗手段从目前的坐等患者就诊升级成为主动出击。

5 结核病情的再发展控制

控制结核病情再发展的医疗手段主要有:①一旦确诊立即用药;②同时使用两种或以上抗结核药物以保证疗效及防治病体产生耐药性;③单次用药量需适量;④结核病患者须每天服用医疗药,以保证用药规律;⑤维持1年或以上时间坚持服用医疗药,以达到一次性根除。

6 结核病的传染控制

由于结核病是通过口腔唾液内的结核杆菌传播而进行的传染方式。所以对于结核病的控制需要做到:①对结核患者使用过的器皿进行10~15 min煮沸消毒;②不能够进行煮沸消毒的如:书籍、被褥等,可通过阳光紫外线曝晒消毒;③如不能进行煮沸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方法的,还可以使用石灰水、双氧水、酒精等消毒措施。

7 结束语

结核病防治医疗体系的建设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疗机构作出长期艰辛的努力。更加需要处在基层的医师积极的发挥出主观性动能,不断加强工作中的责任心,完善基层的结核病防治卫生知识宣传,进一步的改善处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地理位置差、交通不便地区的结核病患者的就诊与治疗情况,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及心理开导工作,避免结核病患者出现断药、漏服的现象,让患者真正的了解到结有关核病的防治知识。

[1]卢谭旺,赵阳,刘晋洪,等.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结核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1):26.

[2]丁太东,潘玉霞,竟广群,等.蚌埠市某高中学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短期效果评估[J].淮海医药,2011,29(3):4.

[3]唐万琴,丛晓娜,罗鹏飞,等.初中生结核病健康教育不同干预方式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1):112-114.

猜你喜欢
结核病医疗机构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