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治验一则

2015-01-24 14:03陈金红指导杜志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中医学院皮肤病皮疹

陈金红 指导:杜志坚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0193

银屑病治验一则

陈金红 指导:杜志坚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天津 300193

血热、血燥、血虚为银屑病常见的发病机理,笔者在杜志坚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举治验一则以说明。

银屑病;辨证施治;治验

银屑病俗名 “牛皮癣”,中医称之为 “白疕”,是皮肤科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1]。是一种以斑丘疹、鳞屑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皮肤病。初期多为血热炽盛,久之耗伤阴血,生风化燥;或毒热煎熬阴血,气结血瘀。其病程反复缠绵,顽固难愈。

1 病例介绍

患者李某,女,22岁,就诊时间:2013年11月24日。四肢躯干泛发黄豆或硬币大小紫红色皮疹2~3个月。表面覆有鳞屑,剧痒,皮损周围明显红晕,经专科医院诊为银屑病。曾内服西药、输液、外用涂抹类药物无效,普通内科检查无异常。月经先后无定期。平素性格内向,多思虑。爱食辛辣,大便粘滞。舌红苔白腻,脉弦略数。

2 辨证治疗

本病诊断为银屑病。辨证为血热壅盛,热与湿合。治以凉血解毒,清热祛湿。方药:土茯苓20g,川芎15g,红景天6g,白茅根20g,白鲜皮20g,蜂房5g,地肤子30g,白花蛇草15g,生黄芪20g,金银花15g,野菊花10g,丹参20g,夏枯草15g,皂角刺5g,白芍10g,当归20g,泽兰叶15g,焦山楂10g。十四剂,水煎,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患者服用两周后,胸腹皮疹逐渐消退,未见新皮疹出现,痒感减轻。唯四肢外侧皮损较重,色红脱屑。随症加减继服三周后,皮疹基本消失,已呈现淡红色,基本与正常皮肤颜色接近。后内服和血养阴之剂而收功。

3 讨论

患者因情致不遂、气机壅滞,热毒伏于血络,皮肤受邪气熏蒸而发斑,且周围伴有红晕。由于过食辛辣,脾胃不和,湿气不化,通过舌脉综合分析,辨证为血热壅盛,热与湿合。因肌肤失养而瘙痒、起屑。疾病迁延日久,湿热邪毒壅聚,现斑疹紫暗,瘀滞较甚。本方可简单划分为“血药”、“清药”、“祛湿药”以及 “合药”,因患者血热较盛,斑疹多而大,心情烦躁,故用白茅根、丹参、白芍、当归凉血活血、驱散热毒,当归还有补血的作用[2],以防活血太过,耗气伤血。蜂房、白花蛇草、皂角刺通行经络以助行血活血。夏枯草、金银花、野菊花用来清热散结,疏风解毒。土茯苓、白鲜皮、地肤子利湿止痒,常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黄芪扶助正气以驱散邪气,泽兰叶以助调经,焦山楂行气散瘀,一味川芎将血药与气药结合在一起,使气行则血行。全方凉血解毒,清热祛湿而效果良好。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772.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60-461.

R249

A

1007-8517(2015)16-0045-01

2015.05.13)

陈金红,女,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中医学院皮肤病皮疹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一名老委员的五年提案和一批中医学院的更名历程——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教授
危急重皮肤病救治进展学习班通知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
云南中医学院临床技能综合模拟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