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AIDS302例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2015-01-24 14:03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马建萍马秀兰张颖李静茹曾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热毒阴虚肝肾

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马建萍马秀兰 张颖 李静茹 曾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HIV/AIDS302例证候分布特点分析

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马建萍*马秀兰 张颖 李静茹 曾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至今在我区进行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302例HIV/AIDS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临床观察登记表”对其一般情况、症状等信息进行采集和进行记录,按证候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其证候的总体趋势。结果:患者症状出现频率较高者依次为:乏力、腰痛、气短、自汗、关节痛、头痛等;证候方面,多为两种以上的证候同时存在,无症状期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气血两亏型、肝肾阴虚湿毒蕴结型出现的频率较高,发病期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肝肾阴虚湿毒蕴结型、热毒内蕴痰热蕴肺型出现的频率较高;虚证为主的证候多见于肺、肾;实证为主的证候多见于肺、肝。结论:新疆地区患者证候多以复合证候多见,有别于其他地区。

艾滋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自2010年3月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进行至今,已有不少患者接受了治疗,在疗效及社会效应上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为此,现将2010年3月至今在我区进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患者的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作简要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接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的患者共30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HIV/AIDS诊断标准[1];②受试者年龄≥18岁;③自愿接受中医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未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心血管、呼吸、内分泌、肾、血液或精神系统疾病;②年龄在18岁以下,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302例患者中,男性187例(61.92%),女性115例(38.08%);年龄最大72岁,最小18岁,平均年龄(37.51±9.17)岁;体重最大102kg,最小39kg,平均体重(64.43±11.54)kg;无业人员122例、职员58例、工人11例、个体45例、农民36例、干部17例、退休9例、学生4例;教育程度:大专以上84例、高中60例、初中127例、小学22例、文盲9例;感染途径:输血1例、吸毒76例、性传播176例、有偿供血1例、不明原因48例。合并症:无合并症者216例,合并结核29例,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14例,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33例,合并脂肪肝2例,合并性病7例,合并皮肤病2例,合并其他疾病19例。无症状期204例,发病期98例,行HARRT治疗102例,未行HARRT治疗200例。302例患者确认至服用中药时间分布情况见表1。

1.2 研究方法 2010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课题组在乌鲁木齐、伊宁市、伊宁县、昌吉市等4个治疗点进行艾滋病的中医药治疗。在中医治疗时,按统一标准进行一对一的中医证候的询问。在艾滋病中医辨证方面,参考了目前国内外中医界关于艾滋病辨证论治的相关文献及有关专家的经验[2],以脏腑辨证为主,其他辨证方法为辅。

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临床观察登记表”[2]进行记录。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合并症、用药史、临床症状、舌苔、脉象、入组时检查等部分。由研究者建立数据库,并对登记表中的症状、体征及证候进行统计。由于艾滋病患者症状较多,病情复杂,多为复合证候。因此,为了便于统计,将所有常见而不适合拆分的证候予以保留,按证候出现频率进行统计,以了解其证候的总体趋势。

2 研究结果

2.1 证候统计 302例治疗患者中,204例无症状期患者占67.55%,发病期98例占33.45%。无症状期患者的证候频率较高者依次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气血两亏型、肝肾阴虚湿毒蕴结型、气郁痰阻瘀血内停型、热毒内蕴痰热蕴肺型。发病期患者的证候频率较高者依次为: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肝肾阴虚湿毒蕴结型、热毒内蕴痰热蕴肺型、气郁痰阻瘀血内停型、气虚血瘀邪毒蕴结型。无症状期和发病期都以虚证多见,累及脏腑以肺、肾为主;实证次之,累及脏腑以肺为主;最后为虚实夹杂,累及脏腑以肝、肾为主。具体见表2、3。

2.2 患者症状统计 302例患者中出现较多的症状频率较高者依次为:乏力、腰痛、气短、自汗、关节痛、头痛等。具体见表4。

3 讨论

根据本研究的302例患者证候分布特点来看,患者多数有两种以上的证候同时存在,病情复杂,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北京佑安医院胡氏[3]通过对100例患者中医证型的总结得出北京市AIDS最常见证型为气血两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肝郁气滞。河南省中医学院丘氏[4]对河南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研究后总结出的证候有29种。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脾肺气虚、风热蕴络、湿热内蕴、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等。本研究很多患者不止出现一种证候,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肝肾阴虚湿毒蕴结、热毒内蕴痰热蕴肺多见。就物质基础而言,主要耗伤气、阴,进而肝血肾精[5]。就其病理因素而言,主要是热毒、湿、痰、瘀等病邪,有学者认为由于本病极其复杂,故虚实夹杂证尤为常见[6],而本研究表明,我区以虚证多见。由此来看,不同时期、地区的艾滋病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趋势均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部分证型是一致的,但分布频率差别却比较大。

出现这样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如下情况的存在:①不同感染途径的患者群证候分布可能有差异,新疆地区既往多数以吸毒为主,由于国家严厉打击及积极宣传禁毒等多种原因,目前逐渐减少,转为性传播为主;②不同地区人文、气候、家庭、社会等复杂的外在环境影响因素差异较大;③部分患者为少数民族患者,汉语水平偏低,加之医务工作者不懂少数民族语言等不利因素必然造成沟通障碍,若无兼通少数民族语言和中医临床专业知识者的帮助,在进行辨证施治时很容易发生误差,患者亦可能因语言沟通障碍,不耐烦而随意交待病情甚至说谎。

综上所述,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以虚证多见,多有两种以上的证候同时存在,与国内其他地区大多为单一证候有所差别,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10):631-632.

[2]危剑安,孙利民,王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临床技术方案 (试行)[N].-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深圳: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2006:486-489.

[3]胡建华,李秀惠,刘翠娥,等.100例艾滋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J].北京中医,2007,26(2):97-98.

[4]丘红,谢世平,郭选贤.HIV/AIDS患者274例中医证候流行病学分布[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2):363-364.

[5]王健,吕维柏.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现状与思考 [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12):8.

[6]姚乃礼.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6.

R512.91

A

1007-8517(2015)16-0074-02

2015.05.14)

国家级十二五重大专项: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应用技术研究(2014ZX10005003)。

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 (1984-),男,维吾尔族,新疆人,住院医师,硕士,从事艾滋病的中医治疗研究。E-mail:romeo8070350@163.com

马建萍(1961-),女,回族,新疆人,主任医师,学士,从事艾滋病的中医治疗研究。E-mail:majianpingm@163.com

猜你喜欢
热毒阴虚肝肾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热毒宁注射液中金银花和青蒿干燥工艺过程的批放行标准
热毒宁注射液栀子中间体生产过程中4种成分的测定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药物配伍禁忌分析
清疣汤外洗治疗热毒蕴结型跖疣100例
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