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35例临床观察

2015-01-24 14:03江颖锵谢炳光陈展鹏张富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腔镜低位腺瘤

江颖锵 谢炳光 陈展鹏 张富强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外科,广东 佛山 528231

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35例临床观察

江颖锵 谢炳光 陈展鹏 张富强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外科,广东 佛山 528231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切除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例,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效果明显,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开放性手术

手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有效方法,传统开放性手术切口较大,容易留下瘢痕。腔镜辅助的低位小切口切除术结合腔镜技术采用低位小切口对甲状腺腺瘤进行切除,能够减小因手术所留下的瘢痕[1]。患者更容易接受术后外观的改变。笔者选取35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采用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并与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4.6±4.1)岁,病程3个月至18年,平均病程(7.3±3.4)年。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35.1±3.8)岁,病程5个月至19年,平均病程(7.1±2.9)年。纳入标准:经B超、细针穿刺等病理检测确诊为甲状腺良性肿瘤且肿瘤直径未超过4cm。两组上述一般资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者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于患者胸骨切迹上方约2cm做一长度为2~4cm的横形切口。使用超声刀对血管进行处理并将腺体分离,对于单侧腺瘤患者,实施腺叶次全切除或者全切除;对于双侧腺瘤患者,实施双侧大部分切除术或者一侧次全另一侧大部切除术,将切除组织进行快速病理检测。留置引流管,采用皮内缝合线进行缝合。

1.2.2 观察组 本组采用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取头高足低体位,双腿分开。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者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于患者的颈静脉切迹上方约3cm横向做2~3cm的切口,将颈阔肌下层充分分离并暴露,采用30°5 mm的腔镜辅助超声刀对病变侧气管及食管沟从上到下对甲状腺进行分离,将甲状腺下的血管采用超声刀进行凝闭切断,将甲状腺上极充分暴露,然后采用超声刀对血管进行处理并将腺体分离,并对所切除组织进行快速病检,留置引流管,采用皮内缝合线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损伤发生率及术中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为术后继发出血2例,对照组并发症为术后继发出血4例,低钙抽搐2例,切口粘连2例,吞咽不适2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情况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n=35) 4.57±0.68* 41.02±2.96* 40.58±2.36* 6.53±2.37* 29.02±6.32* 5.71组别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术后引流量/ml 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n=35) 6.41±0.60 73.89±2.91 65.74±2.81 7.16±2.62 32.21±7.12 22.86

2.2 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 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2.86%(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会在患者的颈部留下较为显眼的瘢痕,对患者的皮肤及美观均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2]。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采用最为直接并且简捷的方式达到手术部位,能够尽可能的将手术创伤减小,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3]。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是在腔镜下采用超声刀对胸大肌筋膜分离至颈阔肌,采用分离针穿刺分离余下组织至甲状腺上缘,两侧分离到胸锁乳突肌筋膜,以建立手术空间,采用超声刀充分暴露甲状腺,然后对腺瘤进行切除[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例,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传统开放性手术切口较大,因颈部皮神经受损及瘢痕粘连,患者在术后通常会出现颈部感觉下降及紧缩感,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分离的范围较小,尽管术后少数患者也会出现类似症状,不过其程度比较轻,患者对手术切口接受度较高[5]。采用腔镜辅助,能够对甲状腺腺瘤及其周围组织进行清晰明了的观察,可以显著减轻术中带来的创伤,且术中的出血较少,能够及时止血,保证了手术视野,操作时间较短,并可以充分暴露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保证了手术效果。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的优点较多,不过其对直径<4cm的甲状腺腺瘤效果明显,由于其切口小,若肿瘤过大则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容易导致术中残留[6]。

综上所述,甲状腺腺瘤采用腔镜辅助低位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明显,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势。

[1]陈晓云,何勇,许军.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4,22(004):301-302.

[2]段启林,武平.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 [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8):77-78.

[3]罗渊明,黄永安,张超,等.超低位颈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48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107-107.

[4]王会元,蔡伟,李非,等.甲状腺手术切口大小对术后瘢痕美观的影响[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9):975-979.

[5]曹磊,贺青卿,庄大勇,等.选择低位小切口行甲状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27(2):56-59.

[6]段启林,武平.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疗效 [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8):77-78.

R736.1

A

1007-8517(2015)16-0099-02

2015.05.20)

猜你喜欢
腔镜低位腺瘤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预计2020年油价将低位震荡
枣树低位截干萌枝嫁接新技术
上半年磷复肥市场低位运行
利好不足下半年尿素市场仍将低位震荡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