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氧气吸入治疗自发性气胸43例临床体会

2015-01-24 14:03唐世平黄美娟吴聪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膜

唐世平 黄美娟 吴聪丽

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外科,广东 深圳 518107

综合护理氧气吸入治疗自发性气胸43例临床体会

唐世平 黄美娟 吴聪丽

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外科,广东 深圳 518107

目的:研究氧气吸入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综合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择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祛痰、止咳、抗生素治疗、面罩供氧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为(35.12±3.50)分,对照组为(42.20±3.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高流量氧气吸入时采用综合护理治疗自发性气胸,护理效果显著。

自发性气胸;氧气吸入;综合护理;临床体会

为研究氧气吸入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为临床治疗自发性气胸提供一定的参考,笔者将氧气吸入并护理方法用于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治疗,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胸闷、胸痛、气促、干咳等症状。排除标准:双侧气胸患者;开放性气胸患者;合并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患者;存在其他重大脏器疾病患者;精神病、孕妇、危重症等特殊人群;未签订知情同意书患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33例,女10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5.45± 2.30)岁。其中左侧气胸26例,右侧气胸17例;有明显诱因患者8例,无明显诱因患者35例;20%≤肺压缩≤30%患者26例,肺压缩<20%患者17例。对照组43例,男33例,女10例,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45.50± 2.50)岁。其中左侧气胸26例,右侧气胸17例;有明显诱因患者8例,无明显诱因患者35例;20%≤肺压缩≤30%患者27例,肺压缩<20%患者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气胸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本研究均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全组86例患者,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症治疗措施。其中,51例患者积气量较多,属于大量气胸,首先给予胸膜穿刺排气治疗,以缓解急性症状;35例患者积气量较少,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观察积气若能够被自行吸收则不进行干预排气;12例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出现了阵发的刺激性咳嗽,给予临时止咳治疗;6例患者合并血气胸,但出血量较少,给予吸入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对于自诉胸痛难忍的患者给予口服非阿片类止痛剂缓解。所有患者均出现憋气,胸痛及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因此在以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面罩供氧治疗,氧气流量为2.00~4.00L/min,1h/次,2次/d。两组患者在治疗的选择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患者无枕平卧或者头低足高位,促进壁层胸膜与肺尖部脏层粘连。急性发作期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确保吸氧装置畅通,避免供气管道漏气[1]。观察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氧疗的目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及时查询管道,询问患者感受,面带微笑,给予患者感情上的关爱。氧气吸入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陪伴在患者身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为使患者情绪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努力回忆最高兴的事情,或者想象将来美好的生活,以缓解患者紧张与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氧气吸入治疗的依从性[2]。②吸氧护理:为患者选择恰当的吸氧面罩,确保固定松紧合适,适当调节氧流量,保证氧流量适宜。在氧气吸入过程中要保证患者口腔、鼻腔清洁,呼吸道通畅[3]。在开始使用面罩时多数患者会存在憋气感,此时,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深呼吸,以增强其肺泡张力以及肺活量,加快肺复张,以便尽快将胸腔内的残余气体排除干净。在佩戴面罩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说话较为不便,要避免患者说话和运动。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湿化瓶,确保其内的蒸馏水在1/3~2/3之间,在吸氧治疗的间隙,要认真清洁面罩,并及时更换导管[4]。③问题处理:在患者吸氧过程中,若患者用力咳嗽后忽然发生剧烈的肩背痛、胸痛,且伴有进行性呼吸困难,此时护理人员要考虑患者是否病情加重或气胸复发,经过测压抽气以后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再次出现气促胸闷,则可能存在张力性气胸。此时,护理人员要马上通知医生,并做好插管引流准备,在插管引流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解释[5]。④饮食护理:在吸氧过程中,必须严禁患者饮食,在吸氧治疗的间隙需给予患者易消化、高蛋白、无刺激的清淡饮食,每次饮食量不可过多,可分多次用餐。确保患者大便畅通,尽量避免用力排便。若患者营养不良,则需给予患者静脉营养加快愈合的速度[6]。⑤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确保心情舒畅,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充足,适量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以增强自身抵抗力,不吃刺激性食物,不用力咳嗽、排便,戒烟戒酒,不大声呼喊,不做过度或剧烈的运动。若家庭条件许可,可备家庭氧气吸入装置[7]。

1.3 疗效判定 疗效的评估以患者接受5d的治疗及护理后的肺压缩程度为依据,由两位主治医师根据Kircher法[8]结合胸片情况对患者的肺压缩程度进行评估和计算。具体方法如下:在气胸侧,以横突外缘至胸壁内缘为基准范围(为整个一侧肺野),当肺野外侧受压至上述范围之1/4时,肺组织大约受压35%;当受压至1/3时,肺组织受压50%;当受压1/2时,肺组织受压65%;当受压至2/3时,肺组织受压80%;而当肺组织全部被压缩至肺门,呈软组织密度时,肺组织受压约为95%。如果少量气胸仅限于上肺野,则将肺野外带自上而下分为三等份,然后以上述方法中受压1/4时的35%均分,大约为10%~15%。根据评估和计算的患者肺压缩程度,将疗效分为以下四个层次:①痊愈:肺完全复张,肺压缩0%,气胸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肺复张良好,肺压缩<10%,气胸症状基本消失,能够恢复工作;③基本无效:肺部分复张,肺压缩10%~20%,症状有所改善,但患者自诉不良;④无效:肺复张不良,肺压缩依然在20%以上,气胸症状依然存在。总有效=(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例数×100%。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心里状态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价,分值越高,患者的焦虑状态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43例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0%),而对照组治疗5d后出现2例并发症(4.65%),其中1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疑似慢性气胸,积气一直不能够被吸收,后期均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观察组的综合护理方法更有利于自发性气胸患者的康复。

2.3 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5.12±3.50)分,对照组为(42.20±3.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对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更为有效。

3 讨论

作为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部疾病导致脏层胸膜、肺组织或者肺表面微小气肿破裂,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肺组织受到压迫产生的综合性疾病。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上,临床上主要通过排除胸膜腔内气体,促进肺复张为主要目的。但是,对于肺萎缩<30%的气胸患者,常规治疗胸膜腔内气体吸收相对缓慢,约有1/4的患者大约需3周胸膜腔内的气体才能全部被吸收。研究发现,氧气吸入并有效的护理可加快胸膜腔内气体的吸收,缩短肺复张时间[9]。

研究发现,自发性气胸患者若不吸氧其每天的吸收率只有1.25%,而吸氧条件下每天的吸收率可以提高4倍左右,且气胸量越大吸收率就越快,其效果就越明显,若高流量吸氧,气体吸收率可以达到普通流量吸氧的6倍左右。此外,加强对吸氧患者的护理,能够增强患者抵抗力,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10]。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却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高流量吸氧联合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总之,临床应用高流量氧气吸入及综合护理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

[1]王作培,韦海涛,张锋.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43-44.

[2]康海叶.长期氧疗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3):114.

[3]陈秀杰,杨培珂.氧疗对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意义和护理 [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3):121-121.

[4]易红.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 [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01:50.

[5]王军岐,仝瑞锋,付小伟.首次发作原发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方案探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7(5):372-375.

[6]侯晓丽.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J].中外健康文摘,2014,19:192-192.

[7]谷艳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45例临床护理分析 [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2):283-284.[S1]

[8]喻学慧.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J].中国医药科学,2014,4(9):156-158.

[9]叶智才,杨雪妹.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J].中国药业,2014,23(23):49.

[10]祝慧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分析 [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3):98-100.

Oxygen inhalation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TAN Shiping HUANG Meijuan WU Congli
Shenzhen Guangming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5180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oxygen inhalatio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method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M ethods86 patients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random 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Two groups of patients for expectorant,cough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antibiotic treatment,two patients were given oxygen mask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the test group in the comprehensive care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In the testgroup,the totaleffective ratewas90.70%,the comparison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81.40%,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the test group,the SASscore was(35.12±3.50)points,the comparison group was(42.20±3.33)points,difference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linical application of high flow oxygen inhalation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in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obvious curative effect,it isworth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xygen Inhalation;Spontaneous Pneumothorax;Routine Nursing Care;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R473.5

A

1007-8517(2015)16-0151-02

2015.05.14)

猜你喜欢
自发性气胸胸膜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出现气胸后,患者及其家属如何处理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