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2015-01-24 15:45黄美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3期
关键词:自控罗哌恶心

黄美清

(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西 梧州 543000)

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黄美清

(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广西 梧州 543000)

地佐辛;术后镇痛

术后疼痛是一种急性伤害疼痛,通常在手术后或麻醉作用消失后即刻发生,疼痛一般不超过3~7 d,48 h内最痛。因此,一般选择持续术后镇痛2 d,以减轻切口疼痛,良好的术后镇痛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地佐辛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近几年才应用于临床麻醉与镇痛,目前主要应用于静脉镇痛,而硬膜外术后镇痛仍处于探索阶段。

1 硬膜外术后镇痛的相关理论

硬膜外联合应用局麻药与阿片类药物有协同镇痛作用,镇痛效果好,还可降低这两类药物剂量及不良反应,是目前最常用的配伍[1-2];且硬膜外阿片类用药比静脉用药明显减少,常为静脉用量的1/3~1/5;硬膜外镇痛能提供有效镇痛,同时可改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排气[2]。地塞米松可单独或与局麻药混合注入硬膜外腔用于各种炎症、创伤、扭伤、劳损等疼痛治疗[3],二者合用有增强镇痛作用,还可防治术后恶心呕吐[4]。

2 地佐辛的作用机制和药理

地佐辛是一种新型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主要通过激动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镇痛效果好,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对µ受体具有双重的激动和拮抗作用,呼吸抑制及成瘾性低,不产生烦躁与焦虑[5]。地佐辛的镇痛作用、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与吗啡相同,静注15 min起效,肌注30 min起效,T1/2为2.2~2.8 h,主要经肝脏代谢,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效,用药后8 h内80%以上经尿液排出,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等[6-7]。徐建国等专家认为[4]在急性伤害性疼痛时,静注或肌注地佐辛10 mg与吗啡10 mg等效,静注地佐辛起效时间为5~10 min,维持时间达4 h,可用于手术中和手术后镇痛;一般不引起呼吸抑制,可发生皮肤瘙痒、尿潴留、出汗等不良反应,但症状较轻,无需特殊处理。卢军杰等报道[8]地佐辛可使胃肠平滑肌松弛,对µ受体兴奋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抑制作用,与µ受体相关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嗜睡等不良反应较少发生;缺陷是长时间使用费用较高。

3 地佐辛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3.1 地佐辛用于静脉术后镇痛:徐建国等专家建议[4]成人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用量(2 d)为40~60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以2 mL/h持续泵入,镇痛负荷量为2~4 mg静脉注射,加用地塞米松可防治术后恶心呕吐。卓九五等研究报道[9]术毕前30 min静注地佐辛0.1 mg/kg作为负荷量,维持用地佐辛0.8 mg/kg+昂丹司琼0.2 mg/kg静脉自控泵镇痛效果较好,但有一定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嗜睡等不良反应,但其发生率低且安全。岳修勤报道[10]地佐辛0.8 mg/kg与芬太尼16 µg/kg镇痛效果相似,地佐辛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芬太尼。胡伟段等研究报道[11]小儿应用地佐辛0.6 mg/kg+昂丹司琼0.16 mg/k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以2 mL/h术后静脉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20 µg/kg+昂丹司琼0.16 mg/kg,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芬太尼组。王力峰等研究报道[12]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地佐辛0.6 mg/kg+昂丹司琼4 mg的镇痛效果与舒芬太尼3 µg/kg+昂丹司琼4 mg的镇痛作用相同,且明显优于芬太尼20 µg/kg+昂丹司琼4 mg组,地佐辛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地佐辛0.6 mg/kg可安全用于小儿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闫诺等研究报道[13]静脉自控镇痛地佐辛0.3 mg/kg+舒芬太尼1 µg/kg(DS组)镇痛效果优于单纯地佐辛0.8 mg/kg(D组),与舒芬太尼2.5 µg/kg(S组)效果相当,不良反应D组头晕(13.3%)、嗜睡(13.3%)较S组、DS组明显增多,而S组恶心(20%)、呕吐(16.7%)较D组、DS组显著增多。高玮等研究报道[14]地佐辛0.3 mg/kg联合舒芬太尼1.5 µg/kg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二者合用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可减少阿片药物的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而单纯地佐辛0.6 mg/kg术后镇痛效果可能不够,且易出现头晕嗜睡等症状。耿从富等报道[15]地佐辛0.3 mg/kg+芬太尼10 µg/kg静脉镇痛效果与芬太尼15 µg/kg相同,不良反应则明显减少。由此可见,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可大大减少地佐辛用药量,降低费用,并达到镇痛效果相加或协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是目前较理想的静脉自控镇痛方法。

3.2 地佐辛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地佐辛主要通过激动κ受体和µ受体产生镇痛作用,由于脊髓内存在着κ受体,微量地佐辛与局麻药通过硬膜外腔的扩散作用,到达蛛网膜下腔与脊髓内κ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地佐辛5用于硬膜外镇痛作用与吗啡相当[5]。近年来卢军杰等报道[8]地佐辛5 mg与0.3 mg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相似,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等较芬太尼少;杨建生报道[16]地佐辛10 mg与吗啡5 mg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相当,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董兆鹏等报道[17]地佐辛10 mg+地塞米松5 mg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远远低于吗啡,下肢麻木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肖仁俊等研究报道[18]地佐辛5 mg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舒芬太尼。谢永香等报道[19]地佐辛5 mg与左布比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与吗啡相当,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由此可见,地佐辛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是安全的,硬膜外用药量小,可降低费用,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3.3 复合地塞米松用于术后镇痛:张大志等报道[20]局麻药中加入地塞米松5 mg、10 mg可延长局麻药的臂丛神经阻滞时间,增强术后镇痛作用,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减少相关并发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为糖皮质激素可以使局部血管产生一定程度的收缩,从而减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了局麻药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鄂爽等报道[21]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或15 mg可延长氟比洛芬酯的术后镇痛时间,增强镇痛效果,10 mg地塞米松用于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少、更安全。郑颖梅等报道[22]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地塞米松10 mg+地佐辛0.05 mg/kg比单纯地佐辛0.05 mg/kg组效果好,且有增强镇痛作用,镇痛时间也明显延长,恶心呕吐(3.3%)比单纯地佐辛组(13.3%)明显减少。而地塞米松复合地佐辛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报道极少;为此,本人设计了三组(共90例)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复合地佐辛硬膜外术后镇痛的观察研究,Ⅰ组(对照组)地佐辛10 mg+0.2%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Ⅱ组地佐辛10 mg+0.2%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地塞米松5 mg,Ⅲ组地佐辛10 mg+0.2%甲磺酸罗哌卡因100 mL+地塞米松10 mg,研究结果显示单纯地佐辛10 mg组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2 d,仍有部分患者需辅助其他镇痛药才能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仅有恶心呕吐(13.3%),皮肤瘙痒(3.3%)、下肢麻木(13.3%)且症状较轻,无头晕、嗜睡、尿潴留及呼吸抑制等发生,而复合10 mg地塞米松组镇痛效果最好,患者最舒适,与Ⅰ组比较(P<0.05)恶心呕吐也明显减少(3.3%),复合5 mg地塞米松组镇痛效果次之,其他不良反应如下肢麻木、皮肤瘙痒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 结 论

地佐辛0.6~0.8 mg/kg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好,但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等;而地佐辛0.3 mg/kg复合舒芬太尼1~1.5 µg/kg或芬太尼10 µg/kg时,其镇痛效果比单纯地佐辛或单纯舒芬太尼或单纯芬太尼都好,且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为目前最理想的静脉自控镇痛配方。

地佐辛10 mg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是安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静脉用药明显减少,常见恶心呕吐(13.3%),无头晕、嗜睡及呼吸抑制等;复合地塞米松10 mg镇痛效果更好,患者更舒适,恶心呕吐(3.3%)发生率更低,其他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地佐辛10 mg复合地塞米松10 mg硬膜外术后镇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吴新民.麻醉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736-738.

[2]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582-2584.

[3] 谭冠先.疼痛诊疗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64.

[4] 徐建国,罗爱伦,吴新民,等.地佐辛术后镇痛专家建议[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9):921-922.

[5] 谷新荣,吴书宝,翟小猛,等.地佐辛在全髋置换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1):76-77.

[6] 蒋锦良,张士灵,季大洪.常用新药手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53.

[7] 周文,周序斌,韩文修.最新药物手册[M].2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7.

[8] 卢军杰,崔晓岗.地佐辛与芬太尼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03-104.

[9] 卓九五,殷国平,王佳,等.不同剂量地佐辛在腹部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81-82.

[10] 岳修勤.地佐辛与芬太尼应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0,16(4):255.

[11] 胡伟段,周艳瑾.地佐辛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51例[J].中国药业,2013,22(3):62-63.

[12] 王力峰,陈丽,单热爱,等.地佐辛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1,32(23):3110-3112.

[13] 闫诺,杨程,陈宁.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17(3):403-405.

[14] 高玮,赵琳,段满林,等.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上腹部及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6):532-534.

[15] 耿从富,佟春廷,毛尚平.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2,8(1):74.

[16] 杨建生.地佐辛复合左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5):837.

[17] 董兆鹏,胡宇.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4):74-75.

[18] 肖仁俊,刘爱兰.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地佐辛用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7):741.

[19] 谢永香,刘永材.地佐辛与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比较[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2,8(6):439-440.

[20] 张大志,王怀江,刘永盛,等.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神经阻滞作用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3):213-215.

[21] 鄂爽,王洪生,陈琦,等.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对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8(2):119.

[22] 郑颖梅,陈栋,丁燕群,等.地塞米松10 mg复合地佐辛对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2): 1190-1192.

R9;R614

A

1671-8194(2015)13-0046-02

猜你喜欢
自控罗哌恶心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髂筋膜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成功来自于自控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自控技术优化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