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

2015-01-24 18:59何洪芹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失血性病死率休克

何洪芹

(任县医院急诊科,河北 邢台 055150)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

何洪芹

(任县医院急诊科,河北 邢台 055150)

目的 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死亡原因,据此探讨相应的创伤急救措施,以提高急诊外科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急诊外科180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死亡病例20~50岁104例,占57.78%;20岁以下死亡42例,占23.33%;50岁以上死亡34例,占18.89%。20~50岁人群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致伤原因有交通事故(占60%)、高处坠落(占22.78%)、重物击打(占8.89%)、刀伤(占4.44%)以及其他(占3.89%),因交通事故死亡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致伤原因。死亡原因有颅脑损伤(101例,占56.11%)、创伤失血性休克(64例,占35.56%)和创伤窒息(15例,占8.33%)。结论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多因颅脑损伤和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应加强院前急救,把握急救黄金时间,建立并完善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准确评估伤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急诊外科抢救成功率。

急诊外科;创伤;死亡;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各类致伤因素随之增多,意外事故发生率逐年升高[1],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死亡原因,并据此探讨相应的创伤急救措施,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80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入我院急诊外科就诊的180例病例,其中男132例,女48例,年龄16~80岁,平均(36.2± 19.8)岁。

1.2急救措施:患者入急诊室后迅速获取病史,开展体格检查,掌握其受伤经过及院前急救情况,实施常规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结合胸腹腔穿刺等有创操作准确评估伤情并给予明确诊断。采用损伤严重度评分系统(TRISS)与创伤严重程度特征评价法(ASCOT)评估创伤情况,开展专科会诊,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积极开展院内急救,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吸氧及心电监护,及时补液,改善其供血、供氧。视患者病情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支持与心肺复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具备手术指征者及时行急诊手术。

2 结 果

2.1本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本组死亡病例以中青年人人群为主,其中20~50岁104例,占57.78%,包括男性75例,女性29例;20岁以下死亡42例,占23.33%,包括男性30例,女性12例;50岁以上死亡34例,占18.89%,包括男性27例,女性7例。20~50岁人群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2.2致伤因素和死亡原因分析:本组病例的致伤原因有交通事故(死亡108例,占60%)、高处坠落(死亡41例,占22.78%)、重物击打(死亡16例,占8.89%)、刀伤(8例,占4.44%)、其他原因(死亡7例,占3.89%),因交通事故死亡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致伤原因。死亡原因有颅脑损伤(101例,占56.11%)、创伤失血性休克(64例,占35.56%)和创伤窒息(15例,占8.33%)。院前死亡42例,其中创伤现场死亡28例,占15.56%;送医途中死亡14例,占7.78%。院内死亡138例,其中1 h内死亡80例,占44.44%;1~24 h内死亡25例,占13.89%;24 h后死亡33例,占18.33%。

3 讨 论

创伤是急诊外科手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急性炎症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等[2]。因此,应充分重视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抢救工作,在分析其死亡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其病死率。

本次研究显示,中青年人群(20~50岁)死亡104例,占57.78%,其中男性75例,占72.14%,这与此年龄段男性社会活动较多有关。从致伤原因来看,本组病例因交通事故死亡108例,占60%,提示交通事故伤是导致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的第一位致伤原因。其次为高处坠落,共死亡41例,占22.78%。这可能与现代社会生存压力较大,部分人群的心理及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自杀行为随之增多等因素有关[3]。从死亡原因来看,本组病例因颅脑损伤死亡101例,占56.11%,其次为创伤失血性休克,共64例,占35.56%,患者多因颅脑、胸腹及骨盆损伤而死亡,应采取措施控制颅内高压,以降低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有统计显示[4],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的急性创伤患者占全球该类患者入院死亡总数的50%左右。因此,急诊外科医师应及早识别重症创伤患者,于入室抢救之时经物理检查之后就做好输血准备工作,及时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本次研究发现,急诊外科创伤患者院前死亡42例,其中创伤现场即死亡28例,而院内死亡138例,其中1 h内死亡80例。提示应加强院前急救工作,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以降低其病死率。对于严重交通事故伤患者,应于伤后30 min之内即给予急救,以挽救其生命。同时,还应建立快速应急反应机制,努力协调各相关部门或科室之间的关系,把握抢救时机,提高患者生存率。

[1] 蒋忠宁.急诊外科手术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四川医学,2011,32 (4):483.

[2] 徐少文,赵小刚,张茂.严重创伤救治若干新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5):456-458.

[3] 郑琦涵,岳茂兴,李瑛.快速反应救治的创伤外科急救新模式[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2):1333.

[4] 肖晨,陈方慧,周悦婷,等.52例急诊外科创伤死亡原因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3,18(2):106-107.

R641

B

1671-8194(2015)33-0044-01

猜你喜欢
失血性病死率休克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急性失血性休克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无瓣膜病变心房纤颤并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甘肃当归对失血性血虚小鼠外周血常规及肝、脾、胸腺指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