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5-01-24 18:59张业腾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左心病史阻塞性

张业腾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张业腾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1400)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0例患者都有高血压或者冠心病病史,或二者都存在;所有患者都有5年以上不同程度的慢性气管炎病史,每年疾病发作次数在2次以上,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进行肺部听诊检查发现患者的两肺均出现喘鸣音和湿啰音。治疗时若应用传统的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无法改善患者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可以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或者增加使用利尿剂和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则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使其恢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之前的状况。结论 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和左心衰竭的临床症状类似,但是二者的病理生理、发病机制、治疗方式等又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药物的选择也有区别,再加之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治疗时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诊疗手段,要注意诊断时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进行完整的肺功能评估,并注意和左心衰竭之前的区分。在治疗药物的选择方面,他汀类药物除了抗炎、提高免疫功能、抗氧化的作用外,还能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导致的肺功能下降,从而防止其急性加重,可以将他汀类药物作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新的方式。此外,抑郁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左心衰竭以及呼吸功能降低密切相关,这也为早期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心衰竭;他汀类药物;抑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具有气流阻塞的特点,会进一步发展成为肺心病或者呼吸衰竭。该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和左心衰竭的临床症状及其相似,但二者在基础疾病、病理生理、治疗等方面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则需要对慢性阻塞性肺急性集中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以进一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本研究主要是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特点,并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14例,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62.7±6.1)岁,所有患者表现出慢性咳嗽、呼吸困难、气短、咳痰的症状,其中24例患者有感染和呼吸道疾病史,4例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和住院治疗病史,28例患者有吸烟史。对所有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即患者明确存在持续的气流受限,患者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肝大、颈静脉怒张,排除其他疾病后综合患者的症状、病史、病因等均被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

1.2研究方法:调出所有患者完整的病例资料进行病史、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治疗药物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2 结 果

50例患者都有高血压或者冠心病病史,或二者都存在;所有患者都有5年以上不同程度的慢性气管炎病史,每年疾病发作次数在2次以上,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喘息、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患者进行肺部听诊检查发现患者的两肺均出现喘鸣音和湿啰音。26例患者在住院时血压升高,14例患者血压≤90/60 mm Hg,20例患者伴有心律失常,37例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治疗时所有患者开始都接受了传统的吸入支气管舒张及,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其中43例患者的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的症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后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增加使用利尿剂和减轻心脏负荷的扩张血管的药物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有效地缓解,恢复到了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之前的状况。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和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极其相似,但两种疾病的基础疾病、病理、生理、治疗药物、预后等有相当大的差异,而且因为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差异,就需要治疗时不仅要进行基础的治疗,还要求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可以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发病率在我国40以上人群中占据首位,该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也相当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是导致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治疗费用昂贵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该种疾病在50岁以上人群中的检出率不断增高,也就意味着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研究就有重要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起病急,患者会在短时间出现呼吸系统功能恶化,需要进行及时地治疗。通过对本研究中50例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左心衰竭患者的十分相似,很容易发生误诊,例如患者都急性发作,都会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两肺部有湿啰音和喘鸣音,然而两种疾病的基础疾病、病理生理、发病机制、治疗方式等都有着本质的不同,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治疗时应该首选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而左心衰竭患者则不应该使用这种药物,会引起心脏兴奋,左心衰竭患者在治疗时常常使用利尿剂,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使用利尿剂会导致痰液黏稠,堵塞气道,而且还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血容量不足,从而加重病情[1]。因此临床要注意两种疾病的鉴别区分。②临床诊疗时要注意对患者的病史进行全面地了解和评估,老年人很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其中冠心病和高血压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常见的两种合并症[2],因此诊疗时要注意全面采集患者的病史,对身体各项检查要仔细进行,结合心电图、B超、血常规等检查分析患者的疾病类型。③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要进行肺功能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检查、诊断、严重程度判别、治疗方式、疾病进展等都需要肺功能评估作为基础,正确的肺功能评估能帮助确定患者的病情,确定患者是出于急性期还是稳定期,并帮助评估治疗效果以及和左心衰竭之间的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通气功能障碍以阻塞性为主,而左心衰竭则以限制性为主[3]。④影像学检查对于疾病并发症确定、和其他疾病之间的鉴别、确定病情严重程度、确定治疗效果等都有一定的价值。患者胸廓形态、肺血管影、肺水肿、心脏扩大、肺野情况等变化都能够通过影像学变化来判断。B超检查也是一种经济、方便、无创的能够反映患者心脏形态、心脏功能、肺动脉压力、心室壁运动等变化的检查手段,能够辅助诊断和鉴别疾病。⑤治疗时要将重点放在患者的基础疾病上,在控制好患者的呼吸道感染后,在控制患者的心力衰竭方面如果单独使用利尿剂作用不显著时可考虑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进行治疗[4]。⑥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倡导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和左心衰竭症状及其相似,但两种疾病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⑦患者若出现心律失常,一般不需要进行干预,随着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改善、感染情况的控制、心力衰竭好转以及电解质、水、酸碱等平衡的修正一般心律失常都会得到控制,但是患者若出现持续性心房纤颤则要进行相关的治疗。⑧以往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抗氧化功能,还能显著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途径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⑨抑郁、焦虑等情绪会进一步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患者会减少社会活动和运动,而且因为该疾病的反复长期发作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障碍。已经有文献指出:抑郁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呼吸功能恶化有着密切的关系[5],这也进一步为该疾病的干预和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呼吸与结核杂志,2013, 36(4):255-264.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诊治专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 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草案)[J].国际呼吸杂志,2012,32(22):1681-1691.

[3] 吴培焙,胡杰贵.β2受体激动剂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7):993-994.

[4] 卢冠男,周宁,邓园,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1):13-15.

[5] 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新认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2):1068-1070.

R563.8;R541.6

B

1671-8194(2015)33-0074-02

猜你喜欢
左心病史阻塞性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左心衰竭如何用药治疗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