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运动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5-01-24 18:59南京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正常率脑瘫显著性

南京兰 侯 婕

(吉林省延边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吉林 延边 133000)

小儿脑瘫运动治疗的效果研究

南京兰 侯 婕

(吉林省延边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吉林 延边 133000)

目的 研究小儿脑瘫运动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小儿脑瘫58例,依照疗法不同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在该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运动治疗。观察评定效果,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前PDI(58.2 ±6.4)分,MDI(81.1±5.3)分,治疗后分别(85.9±9.4)分、(89.9±9.4)分;对照组患儿治疗前PDI(58.4±6.2)分,MDI(81.2±5.1)分,治疗后分别(70.3±7.7)分、(85.1±6.6)分,两组相比,研究组的PDI、MDI评分改善明显(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55%,发育正常率93.10%。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2.76%,发育正常率为72.41%。两组比较,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和发育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儿脑瘫运动治疗效果佳,应予以推广。

小儿脑瘫;运动治疗;效果

小儿脑瘫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儿童主要致残疾病,脑为主要病变部位,可累及四肢,引起惊厥、行为异常、智力低下、视觉及听觉障碍等,患儿姿势异常,中枢运动障碍,对其身心健康及发育有很大危害。改善运动功能为治疗此病的主要目的,也是患儿获得康复的关键。现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小儿脑瘫58例,总结运动治疗的方法与效果,以下为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小儿脑瘫58例,依照疗法不同分成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13例女患儿,均龄(5.24± 2.12)个月,范围0.3~2.9岁;男患儿16例,均龄(5.33±2.17)个月,范围0.3~2.8岁。研究组14例女患儿,均龄(5.31±2.14)个月,范围0.3~3.2岁;男患儿15例,均龄(5.12±2.22)个月,范围0.3~3.0岁。两组均无心脑血管严重病、智力障碍、癫痫及精神障碍,均经MRI或CT确诊。组间资料相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在该治疗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儿运动治疗。鼠神经生长因子,每天1次,肌注,20微克/次,每疗程30 d。单独将患儿置于高压氧舱内,设置压力1.5~2.0大气压,每日1次,每次1 h,每疗程10 d。给予患儿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部位选择两侧腰肌或双侧小腿外侧,给予低频脉冲电,每天1次,每次20 min,每疗程15 d。

运动治疗:①康复治疗师通过手法改变患儿肌张力,教会患儿正确爬行、站立及行走方式,给予强化训练,每天1次,每次40 min,训练时注意患儿四肢及躯干承受度,每疗程3个月。②肘支撑:患儿双下肢伸直,俯卧,屈曲肘关节,在床上支撑,抬起胸部及头部。③双手支撑:患儿伸直双肘关节,与地面尽量保持垂直,十指分开,在床上支撑。训练初期,可将枕头垫于其胸部,使其伸直肘关节。④直抬腿:患儿肘支撑,摆放俯卧位,双下肢伸直,下肢交替向上抬高,也可在家长协助下进行。直抬腿时,双膝关节伸直。

治疗前后,分别评估两组PDI、MDI,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综合功能改善情况,评定疗效,并比较。观察两组发育状况,包括发育正常、临界状态和发育迟滞等,并对比。

1.3疗效标准

1.3.1治疗效果。无效:经过治疗,患儿综合功能与治疗之前比较无改善;好转:经过治疗,患儿综合功能与治疗之前比较基本改善;有效:经过治疗,患儿综合功能与治疗之前比较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好转+有效。

1.3.2发育状况:发育迟缓:PDI和MDI评分≤69分;临界状态:PDI和MDI评分70~79分;发育正常:PDI和MDI评分≥80分。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评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PDI(58.4±6.2)分,MDI(81.2± 5.1)分;研究组PDI(58.2±6.4)分,MDI(81.1±5.3)分,组间比较(P>0.05),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PDI(70.3± 7.7)分,MDI(85.1±6.6)分;研究组PDI(85.9±9.4)分,MDI(89.9±9.4)分,研究组评分改善明显(P<0.05),有显著性差异。

2.2疗效比较: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2.76%,5例无效,所占比例17.24%;好转12例,所占比例41.38%;12例有效,所占比例41.38%。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55%,1例无效,所占比例3.45%;好转15例,所占比例51.72%;13例有效,所占比例44.83%。组间有效率相比,研究组较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

2.3发育状况:对照组发育正常21例(72.41%),3例临界状态(10.34%),5例发育迟缓(17.24%),正常率72.41%。研究组发育正常27例(93.10%),1例临界状态(3.45%),1例发育迟缓(3.45%),正常率93.10%。组间相比,研究组发育正常率高(P<0.05),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分析认为,小儿脑瘫病情严重,不良影响大,若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诊治,可遗留后遗症,导致终身残疾,对患儿构成较大痛苦,同时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负担[1]。患儿在婴儿期主要有运动发育迟滞、异常姿势等表现,脑发育异常及脑损害呈非进展性特点,临床表现在脑损伤发育及修复过程中发生变化。婴儿不断发育,引起平衡功能障碍,除此之外,还有脊柱畸形、关节挛缩等,伴有行为障碍、癫痫、感觉障碍及智力低下等,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对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危害。此病病因复杂、多样,传统医学将此病归入顽症,缺乏有效、系统治疗,疗效较差,而现代医学经过对此病的深入探讨,在诊疗水平快速发展下,疾病治愈率获得明显提高,病死率及致残率下降。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等,虽有一定效果,但忽视了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未给予针对性运动治疗[2]。

运动治疗是临床处理此病的新型疗法,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强运动训练,控制异常及病态,使患儿积极向正确姿势及运动发育,改善功能异常,促进功能早期恢复。运动治疗是脑瘫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可有效提高患儿新形成突触或轴突,促进疗效。运动治疗的项目包括双手支撑、肘支撑、直抬腿、爬行、站立及行走等。爬行是儿童发育的重要功能,对痉挛有很大抑制作用,对患儿运动控制力、协调及平衡力有一定促进作用,经过运动治疗,患儿可独立进行双手支撑、肘支撑、直抬腿等,异常爬行、站立及行走姿势得到明显改正,运动基本功能得到恢复。对促进整体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有尤为重要的意义。报道指出,在对此病患儿进行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等常规疗法的同时,辅以运动疗法,效果显著,对患儿运动及智力能力提高有较大意义,若坚持治疗,有益于患儿生长发育。运动治疗与常规疗法的最终目的均为促进患儿正常身心发育,运动刺激对纠正及缓解病态异常、促进正常运动及姿势发育等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研究组除常规治疗,还实施运动治疗,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疗法,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治疗前PDI(58.2±6.4)分,MDI(81.1±5.3)分,治疗后分别(85.9±9.4)分、(89.9±9.4)分,对照组患儿治疗前PDI(58.4±6.2)分,MDI(81.2±5.1)分,治疗后分别(70.3±7.7)分、(85.1±6.6)分,表明运动治疗对改善患儿运动及智力发育有明显作用。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82.76%),表明运动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研究组发育正常率93.10%,而对照组仅72.41%,研究组高,说明运动治疗可显著促进患儿正常发育。本研究与彭敏等[3]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小儿脑瘫通过运动治疗,运动及智力发育有明显提高,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小儿脑瘫实施运动治疗,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1] 林琨,杨红海,赵霞云.小儿脑瘫运动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4):104-105.

[2] 王晓.运动功能训练在高危脑瘫患儿中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41-242.

[3] 彭敏,邹育庭,阳庆军,等.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1(8):15-16.

R729

B

1671-8194(2015)33-0139-02

猜你喜欢
正常率脑瘫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十三五”全国续建新建机场74个航班正常率力争达到80%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014年我国航班正常率仅六成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