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情绪障碍的改善效果

2015-01-24 18:59陈雪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障碍冠心病情绪

殷 洁 陈雪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农十三师红星医院心内科,新疆 哈密 839000)

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情绪障碍的改善效果

殷 洁 陈雪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农十三师红星医院心内科,新疆 哈密 839000)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对其情绪障碍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照护理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情绪障碍改善效果。结果 两组SAS、SDS护理前对比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对其情绪障碍予以有效改善,缓解抑郁与焦虑心理,有推广价值。

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理护理;情绪障碍

冠心病主要发病群体为中老年人,临床治疗多为药物疗法、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搭桥手术等,而PCI使用较多[1]。由于冠心病为慢性疾病,病程长、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故而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因此需给予心理护理。本文现选取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心理护理,探讨其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排除癌症、慢性病、意识与精神障碍以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按照护理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龄为39~76岁,平均(53.8±4.1)岁;病程为7个月~11年,平均(5.7± 1.3)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为38~76岁,平均(54.8±4.7)岁;病程为8个月~10年,平均(5.9±1.5)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等。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开展心理护理的首要步骤为护患关系的融洽与和谐。患者突然更换环境,陌生感、不安感强烈,因此责任护士态度需热情、亲切,要开展细致的入院宣教,包括疾病诱因、治疗方法、护理方法以及患者生活、行为、饮食等方面,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患者信任度,掌握患者心理需求与变化,告知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叮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情绪,树立治疗信心[2]。

1.2.2心理护理:护士需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心中烦闷,充分掌握患者心理与生理需求,并配合家属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为患者提供精神上的关心与帮助,缓解心理压力。可指导患者采用自我分析法、暗示法以及支持疗法等及时宣泄不良情绪,还可培养兴趣以转移注意力,消除不良情绪。

1.2.3强化社会与家庭支持:冠心病属于慢性病,家属需长期照顾患者,身心俱疲且负担重。由于不了解介入治疗因此更加担心,此时责任护士应与家属沟通,给予鼓励与安慰,开展健康宣教,若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则尽量争取社会支持,使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社会关爱,进而树立更强的生活信心,在这种积极情绪的感染下可增强疾病治疗效果。

1.2.4音乐疗法:音乐疗法对于焦虑与抑郁的缓解有重要作用,可选取慢节奏音乐,旋律轻柔且意境优美,有效放松身心。患者可在晚上安静的时候使用立体耳机聆听音乐,结合自身喜好调节音量,最好在50~70分贝,持续1 h[3]。

1.2.5放松疗法:属于非药物干预法,在各个领域中广泛使用,可对负性情绪予以有效缓解。护士需告知患者该疗法的步骤、方法、注意事项等,引导患者积极并认真参与。创造安静环境,控制好温湿度,协助患者将大小便排空,选取舒适体位,闭目养神,10 min后开始。引导患者将全身肌肉尽量放松,从腿部、臀部、腹部、腰部、背部、胸部、手臂、肩颈一直到面部,确保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指导患者用鼻吸气,对呼吸进行调整并默念,吸气时为一,呼气时为二。20~30分/次,2次/天,可于10点与15点开展。

1.3评估方法:对所有患者开展问卷调查,主要为SDS(抑郁自评量表)与SAS(焦虑自评量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开展。

1.4统计学方法:应用软件SPSS22.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治疗前后SAS与SDS评分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AS与SDS评分对比()

评价指标  时间  观察组(n=44) 对照组(n=42) t P SAS  护理前 49.7±7.3 49.9±7.5 0.526 >0.05护理后 41.9±6.1 48.3±6.5 6.375 <0.05 SDS  护理前 50.6±7.2 51.2±7.8 0.473 >0.05护理后 42.4±5.6 49.3±6.4 5.834 <0.05

3 讨 论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主要包括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心理护理、强化家庭与社会支持、音乐疗法以及放松疗法等,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与SDS对比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分别为(41.9±6.1)与(42.4±5.6),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当前现代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4],因此临床愈发关注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问题。该问题主要表现为抑郁与焦虑,经学者研究后发现其属于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并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负性情绪会促使患者机体交感神经更加兴奋,导致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进而诱发诸多恶性事件,甚至会对患者生命产生威胁。因此,冠心病患者在行PCI治疗后,还需采取心理护理,以消除不良心理,改善情绪障碍现象,增强治疗信心。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对其情绪障碍予以有效改善,缓解抑郁与焦虑心理,有推广价值。

[1] 张海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干预研究[D].新乡:新乡医学院,2013.

[2] 黄淼.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1(14):212-213.

[3] 毛桂珍,黄连欣.护理干预冠脉介入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23(16):226-227.

[4] 贺娟.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疾病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9(23):7085.

R473.5

B

1671-8194(2015)33-0241-02

猜你喜欢
障碍冠心病情绪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