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观察

2015-01-24 18:59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生理美容心理

姜 芳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整形美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观察

姜 芳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目的 观察整形美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将120例实施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指标、SAS、SD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整形美容术中给予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

整形美容;手术;心理护理

随着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追求精神文化,尤其是对美的要求不断增强。因此整形美容手术应用不断增多,该手术作为改善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但手术实施不可避免会影响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1]。再加上整形美容手术的特殊性,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更易受到影响。为保证患者整形美容手术的顺利进行,实施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本次研究中,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到我院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120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划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20~42岁,平均(31±0.3)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5例,小学到高中20例,小学以下5例,观察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22~40岁,平均(31±0.4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6例,小学到高中11例,小学以下13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

1.2入选标准:所选取的患者均在局麻下实施整形美容术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心脏病、脑外伤、精神病、严重肝肾疾病、高血压患者,不能清晰表明自身感受者。

1.3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后身体健康,告知整容手术的注意事项,辅助患者主动配合实施手术,术后送回到病房,并评估手术实施效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内容包括术前讲解手术、术后注意事项、介绍手术利弊,术中注意时刻监测心理变化,及时处理突发情况;术后疏导不良情绪。

1.4观察指标:统计患者干预前后的生理指标、心理指标。生理指标为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理指标为SAS评分、SDS评分,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

1.5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18.0软件包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治疗前,对照组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水平分别为(99.1 ±1.3)%、(73.1±1.1)次/分、(84.5±1.2)mm Hg、(16.0± 2.2)次/分,观察组分别为(99.2±1.3)%、(72.2±1.2)次/分、(85.0±1.0)mm Hg、(15.7±1.8)次/分,治疗后,对照组分别为(97.3±1.2)%、(64.8±1.2)次/分、(73.3±1.3)mm Hg、(12.2 ±1.1)次/分,观察组分别为(95.0±1.8)%、(59.1±0.8)次/分、(65.2±0.7)mm Hg、(9.1±0.8)次/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治疗前,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49.1±5.5)、(53.1±6.2),观察组为(48.5 ±5.5)、(52.8±6.0),治疗后对照组为(45.0±2.5)、(48.1± 3.7),观察组为(41.0±3.0)、(40.0±3.1)。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3.1分析整形美容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仅单纯美容整形者多为年轻女性,体型正常,五官端正,其多希望通过手术能更加完美。该类人群对手术态度比较积极,心理承受能力良好;先天畸形者,在美容整形中并不少见,该类人群出生后因存在畸形,长期受到环境压力,尤其是长大后,心理变化明显,有较强的自卑感,拒绝与人交往,婚姻、工作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希望手术实施后在原有基础上改善,且术后效果多优于预期;后天畸形者,该类人群是从正常变为不正常,因此心理特征比较复杂,多表现为悲观、消沉,就诊时怀有过大的希望,希望手术后能恢复到之前容貌[3]。

3.2护理

3.2.1术前护理:①心理疏导,通过实施对应的护理措施,针对性改善受术者的心理问题,消除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以及手术,提高疗效。术前通过对患者的心理评估以及交谈,明确患者的想法,针对性讲解手术实施方法、利弊问题,告知患者手术麻醉是安全的,以及术前的准备工作,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4]。②让患者放平心态,不能有过高的求美希望。因术前的期望值直接影响着术后满意情况,因此,医护人员在明确患者的动机、心态、性格以及需求后,引导其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并积极实施心理护理。

3.2.2术中护理:医患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和谐的关系。美容手术成功与否并无明确的标准,不仅受患者本人评判,还受多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接诊期间,与患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角度出发,考虑到患者的立场、病情,尊重患者的人格。术中可播放轻缓的音乐,与患者进行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让患者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完成手术[5]。

3.3医护人员要保持较高的职业素养,尊重患者的隐私,告知患者术后应注意的问题,并告知患者术后的效果是与胜利解剖特点、自身外形特点相关的。因此,引导患者正确认知以及评价手术,不能因未达到预期值,而导致失望、郁闷等悲观情况加重。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鼓励,帮助患者增强信心。及时告知患者家属疾病治疗效果,面对现实,并积极的应对,做好对应的治疗以及护理。

3.4在整形美容中,医院应重视解除患者的痛苦,做好每位患者的接待、治疗以及护理,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术前、后照相,作为手术效果对照、病历资料传入到电脑。术后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通过随访在实现与患者交流沟通同时,便于观察手术疗效。

3.5总结:随着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的整形美容手术开始兴起。但因人们的认知、地域以及文化水平的差异,每个人对美的期望不同,因此实施整容手术时应考虑到个性化差异[6]。因整形美容手术具有特殊性,受术者在手术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心理以及生理会受到影响。通过实施心理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次研究总,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等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在整形美容手术过程中结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提高手术疗效。

综上所述,整形美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充分认知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后,针对性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实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细致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正确认知到手术重要性以及局限性,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 杨翠红,杨春艳,于爱红,等.整形美容人性化护理与实践[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4):1209-1211.

[2] 毛桂华,唐沛.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整形美容者心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4,24(6):500-502.

[3] Noguchi M,Inokuchi M,Ohno Y,et al.Oncological and cosmetic outcom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moving window”operation[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1,129(3):125-126.

[4] 刘莎,黄书鹏.精细化管理在推进整形美容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美容,2014,4(5):168-169.

[5] 刘倩,曾红,饶敏,等.整形美容科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现状的调查及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0):88-89.

[6] 薛春玉,宋文娟,矫峰.心理护理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4,4(4):136-137.

R473.6

B

1671-8194(2015)33-0267-02

猜你喜欢
生理美容心理
透视环保美容热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美容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挽脸美容在台重获青睐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