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5-01-24 18:59赵汝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护理部品管圈科室

赵汝君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吉林 辽源 136200)

品管圈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赵汝君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临床护理中,有效地调动临床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2013年3月起制定“品管圈”计划,4月开展的临床护理品管圈活动,对全体护士进行分批相关知识培训,科室的护士长、圈长和骨干采取单独小圈培训,各科室开展组织圈会,护理部对品管圈的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统计护理人员工作主动积极,工作的效率提高,工作中相互配合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护患关系和谐,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以及护士的职业满意度都显著提高,全年护理无重大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品管圈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应用于临床,能充分调动护士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增加护士的责任心和发挥其创造力,促进护士间的协作交流,护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现护理服务过程中护患零距离交流,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品管圈;应用;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也随着更加快速发展,加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我们护理工作模式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品管圈是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其优点是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以便提高护理质量。现将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的工作方法运用于各级护理人员[1],具体方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3月起制定“品管圈”计划,4月开展的临床护理品管圈活动,全体护士579名,参加科室21个,组织成立圈会50个,共两期,每期开展半年,相关知识培训全员5次,科室的护士长、圈长和骨干采取单独小圈培训4次,各科室开展组织圈会,护理部对品管圈进行综合评价,参加全省、市测评2次。

1.2具体方法

1.2.1品管圈的组成、范围及职责:护理管理中根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之原则,组成品管圈,成立品管圈组织,对品管圈主题进行确定,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2],每期品管圈活动,明确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活动,确定圈名、圈徽、圈成员组成,大家以投票方式设立圈名、圈徽。人员:科室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圈长一名(由科室的临床护士担任),记录员一名(护士),辅导员一名(要求主管护师以上),圈员7~8人(要求护师4人,护士3~4人)。

建圈名如“手拉手圈”,主题选定后,设立科室的圈徽草图,大家研究确立后定稿,拟定当前活动主题、活动计划、目标、解析、对策、实施、效果评价、改进几大步骤从临床护理各层面进行。

1.2.2发挥各效能:圈长组织圈员学习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特点及应用实施的具体情况,每周召开两次圈会组织大家沟通交流分析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记录员做好资料汇总,收集保管,护士长根据发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评价,听取大家意见,护士长要支持圈会活动,并指导品质圈开展活动,参与圈会,每月进行成果讨论,质量分析,全过程都要根据发现的问题持续性质量改进,品管圈活动让基层护士的意见和建议自由的发表并提出解决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全院护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护理管理从被动变为主动,为整体护理深入发展提供了质量保证[3]。

品管圈实施前组织全科学习,包括非品管圈成员,使全科人员了解具体实施方法和进展程度,实施阶段要做到全科积极参与,特别是年轻护士要积极献计献策,学习查找资料,探讨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锻炼护士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圈外护士也要积极配合,关注品管圈活动实施进展情况,增加科室凝聚力。

1.2.3评估:护理部制定调查表不定期测评并及时反馈,护士长每月质量督查,收集资料,进行分级护理、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检查。统计患者及家属意见簿信息计算满意率,向患者、家属、医师、护士及相关人员评估品管圈活动的效果。

2 结 果

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统计护理人员工作主动积极,工作的效率提高,特别是年轻护士有共同的工作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工作中相互配合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护士对职业满意度由85%上升到99%,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由87%上升至96。5%,全年护理无重大差错事故发生,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3 结 论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护理管理及改善自我的圈会,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提高护理质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4]。护士在基层工作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患者的需求,提出意见和解决方法,更好地提高患者就医的满意度。

品管圈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应用于临床,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使每一位护士都主动成为患者的责任护士,强化了护士群体交流与协作,易于建立团结的护士群体,良好护患关系及医护合作关系是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消除疾病,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5],充分调动基层护理人员的潜能,使护士能够按自己的工作方式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加了护理队伍的职业满意度。

品管圈的实施促进圈成员从护理各个层面对患者负责,避免责任制护理将患者的安全责任到一位护士,患者有时只相信自己的责任护士,其他护士不愿意插手,护士间无交流或交流少,品管圈工作的开展,患者感到服务群体圈员都在关心自己,弥补了一些单一不足的缺陷,增加了患者的安全系数,有利于增加护士群体相互探讨交流,解决患者身心问题的经验,品管圈是解决住院患者需求,持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6],使护理工作更加细致、深入的开展,减少了医院的管理成本,护理团队在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收到良好效果。

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21个科室共组织圈会50个,每半年评比总结,其中“飞翔圈” 、“手拉手圈”、“爱心圈”“助苗圈”在省市评比中先后获得一、二、三等奖及最佳圈徽奖。本次品管圈的开展,能有效地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增加护士的责任心和促进护士间的交流协作,加大了护理管理措施的力度,培养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增加护士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和自信心,护士在工作中积极性及管理意识和方法增加,品管圈项目在护理人员中开展具有显著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积极性[7]。

品管圈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QC小组实现护理服务过程中护患零距离交流,营造工作场所愉快的气氛,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科室圈会共收到锦旗9面,表扬信32封,圈员受到患者提名表扬43人,护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品管圈活动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 胡军,汉瑞娟,朱鑫华,等.品管圈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1):124-126

[2] 许珍星.“品管圈”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3,26(28):404.

[3] 谢炜坚,钟华荪.护理部推行品质圈活动的初中与成效[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41-42.

[4] 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5] 杨晓莉,吕海燕,李曙光.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所持态度的对比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66-469.

[6] 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 22(4C):1103-1104.

[7] 刘莲凤.“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373.

R473

B

1671-8194(2015)33-0271-02

猜你喜欢
护理部品管圈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护理部干事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