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命通道在救治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5-01-24 18:59康秀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3期
关键词:伤员多发性休克

康秀凤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绿色生命通道在救治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康秀凤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研究分析通过建立绿色生命通道从而使多发性创伤患者得到快速有效救治的临床护理学意义。方法 在抢救多发性创伤患者时建立绿色生命通道,即院前救治、患者信息的快速传递、急诊外科的初步抢救与分流、护送入相关科室的检查及进一步治疗、总值班对有关问题的协调处理。结果 绿色生命通道的开展使多发性创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抢救多发性创伤患者时必须重视现场和运送途中的急救及患者入院后治疗的各个环节,才能减少死亡,改善预后。

多发性创伤;救治;绿色生命通道;预后

多发性创伤是在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受到严重损伤,其特点是应激反应严重,伤情变化快,伤势重,休克发生率高,伤后并发症或感染发生率高,病死率高。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和交通的飞速发展,多发性创伤患者也随之增加,建立急救绿色生命通道,为这类患者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的成功率[1-2]。

1 院前救治

立即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先救命后救伤,争分夺秒就地取材,保留断离的肢体和器官,加强途中监护并详细记录。

1.1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是迅速排除可以继续造成伤害的原因和搬运伤员时的障碍物,使伤员迅速安全地脱离危险环境。如将伤员从倒塌的建筑物或炮火中抢救出来。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过快过猛的动作。切忌将伤肢从重物下拉出来,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

1.2解除呼吸道梗阻:窒息是现场和运送途中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窒息的原因有咽部被血、黏痰或呕吐物阻塞,昏迷患者的舌后坠、下颌骨折等。如果急救时用吸引器或用手将呕吐物迅速掏出,向前托起下领,把舌拉出并将头转向一侧,窒息可以很快解除,否则伤员可在短时间内窒息死亡。因此,抢救时要特别重视保持呼吸道通畅。

1.3处理活动性出血:体表伤口的出血通常比较明显,及时正确的止血,是减少现场死亡的最重要措施。最有效的紧急止血法是指压法。压住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迅速加压包扎,并将伤部抬高,以控制出血。一般很少需要止血带;但对止不住出血的四肢大血管破裂,则可采用橡皮止血带或充气止血带。

1.4封闭开放性气胸:胸部有开放性伤时,应迅速用大型急救包或厚的敷料严密封闭伤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但不要用敷料填胸腔伤口,以免滑入腔内。如现场缺无菌敷料,应即用可得到的任何敷料覆盖,包扎一定要牢固可靠。有张力性气胸,呼吸困难,气管明显向健侧移位者,就毫不迟疑地向患侧胸壁第2肋间插入带有活瓣的穿刺针。

1.5伤口处理:有创面的创伤,有条件时可用无菌敷料夜盖。如无现成无菌敷料,也可暂用洁净的毛巾、衣服、布类覆盖创面,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创面中外露的骨、肌肉、内脏或脑组织都禁忌回纳入伤口内,以免将污染物带入伤口深部。伤口内异物或血凝块不要随意去除,以免再度发生大出血。颅脑伤应用敷料或其他布类物品做一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颅骨骨折片在包扎时陷于颅内。多处多根肋骨骨折的胸部伤,可用衣服、枕头或沙袋等压迫包扎于伤侧,以避免胸壁浮动。有内脏脱出的腹部伤,可先用大块无菌纱布盖好内脏,再用凹型物(如饭碗)扣上或用纱布、绷带等做成环状保护圈,再用绷带、三角巾包扎伤口,以免内脏继续脱出。骨折要妥善包扎固定,但不要在现场复位,以免盲目操作造成继发性或在输送途中颠簸而使骨折端发生异常活动,加重损伤和休克。

1.6保存好断离肢体:伤员断离的肢体应用无菌急救包或干净布包好。如有条件可装入塑料袋内,周围置冰块,低温保藏,以减慢组织的变性和防止细菌孳生繁殖,但应注意切勿使冰水浸入断肢创面或血管腔内。断肢应随同伤员送往医院。如伤势危重,不能立即行再植手术,应将断离胶体送至手术室,经过处理,予以低温保存,待伤员全身情况许可时,立即行再植手术。

1.7抗休克:现场抗休克的主要措施为迅速地临时止血、输液扩容和应用抗休克裤。一般认为,如急救现场离确定性医疗单位较近,可在30 min内完成转运者,则以快速转运为主或边转运边抗休克;如现场离确定性医疗单位较远,尤其在农村,估计转运时间在30 min以上,则应在现场实施必要的抗休克救治。

1.8现场观察:现场抢救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做好现场观察,不但要了解伤因和暴力情况、受伤的详细时间,而且要注意最初发现时的体位、神志和出血量等,并做好伤情记录,以便向接收伤员的救治人员提供详细的现场情况,以助于判断伤情、估计出血量和指导治疗。

2 院前患者信息的快速传递

在转送途中将患者的有关信息传递给急诊处及相关科室。院前患者的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地址、年龄,受伤的原因及时间,患者的生命体征,现场及转送途中所采取的急救措施等,将以上资料在患者未到医院前传递给急诊处及相关科室,以便抢救人员了解患者情况,为下一步抢救作好相应准备。

3 急诊科的初步抢救与分流

由于已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急诊外科已作好了相应的准备工作,医师、护士及担架队的工作人员在听到救护车的叫声时应在救护车停靠点迎接,将患者抬至抢救室。

3.1检查神志及生命体征,胸部及四肢外伤作床旁X线检查,腹部外伤作床旁B超,通知检查科做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及交叉合血。

3.2在检查的同时进行抢救治疗,首先要维护生命安全,解决呼吸道阻塞或呼吸功能紊乱引起的呼吸功能衰竭和心跳呼吸骤停,制止大出血和预防、纠正休克造成的循环功能衰竭。

3.2.1休克的处理:补充有效的循环血量是成功的关键。如休克患者合并肢体或内脏的严重创伤,仍在继续出血,应在积极抢救休克的同时紧急手术。

3.2.2窒息的防治:应及时清除呼吸道的梗阻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还可应用呼吸机。同时作血气分析,指导给氧。

3.2.3各器官系统损伤的处理原则:对多发性创伤,应根据创伤对生命安全威胁的程度,依次进行处理。一般骨骼和肌肉的损伤都是靠后处理的。胸部损伤、呼吸困难的处理:有“矛盾”呼吸者,可用厚棉垫压在“浮动”的胸壁处,用胶布固定。亦可采取手巾钳肋骨悬吊法或用呼吸机先行矫正。有气胸者,应尽快穿刺、闭式引流,必要时行开胸手术。颅脑损伤的处理:有颅脑损伤者,应注意防止脑水肿,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头部CT检查。颅内血肿一旦诊断明确,应尽速开颅手术。胸部内脏损伤:经B超确诊,应尽早剖腹手术。骨科处理:多发性创伤的病例90%以上合并骨折,骨折本身即为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如骨盆骨折可引起大出血休克,如开放性骨折,经关节的骨折或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的骨折,在迅速纠正全身情况后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4 护送作相关检查和入院进一步救治

患者经抢救后如病情稳定,应由护士护送作检查或住院治疗。护送前应通知相关科室作好接收准备。护送途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护送到病房后应由接收医院护士介绍病情及治疗抢救情况[3-4]。

5 总值班对有关问题的组织协调处理

5.1重大事故的抢救:当发生重大事故,受伤人数较多,伤势严重时,往往急诊外科很难应付,需外科系统共同协作。在这种情况下,应报告总值班统一协调处理,通知相关科室人员速来支援[5]。

5.2一律先救治后办理手续:对于无名氏、无陪护、无费用的患者报告总值班,由值班人员签字办理入院手续。不得怠慢、耽误患者的治疗。

[1] 龙康,阳秀凤,满媛.绿色生命通道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566-568.

[2] 周毅华.现代医学信息检索与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205-209.

[3] 袁梦,康健,马寅媛.绿色生命通道在救治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63-66.

[4] 阎惠中.现代护理管理与质量检控[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120-129.

[5] 刘洋,施琦,孙静.医院以患者为服务中心的建立与管理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71-72.

R605.97

A

1671-8194(2015)33-0287-02

猜你喜欢
伤员多发性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