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01-24 03:39吕志江河北省邢台县皇寺中学054000
学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师生有效性初中语文

吕志江 (河北省邢台县皇寺中学 054000)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吕志江 (河北省邢台县皇寺中学 054000)

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已使原有的教学模式有所改观,然而目前针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更多地放在了挖掘学生自身潜力、运用科学教学手段等从“怎样教”的角度去思考的研究范畴,却忽略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相应地研究出有效的解决策略,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是对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的一种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传统教育中的“严”与新教育理念中的“放”统一于“有效”这一最终目的中。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极其活跃,其跳跃性的思维非常容易让他们在课堂上陷入与课堂教学相斥的思维逻辑里面而欲罢难休,这会影响学习效果。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在课堂上得不到控制、改正,便会影响学生练习、实践等学习行为,最终导致思维习惯的偏差。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使其养成认真倾听、然后思考、最后表达阐述的行为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 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充分备课,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让学生觉得教师懂的知识比较多,愿意学这门课。但是在实际的备课中,有些教师只是以教案的形式来完成,缺乏必要的教研,使得教案并不完整,重难点不突出,甚至有些时候连教学的过程都不能顺利完成。老教师可以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但是新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出现问题的话是不容易及时解决的,这也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心学生学不学,有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全然不管学生是不是有兴趣。在一次与学生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希望被教师关注的,也是想学习的,但由于一两次的犯错或者是开始的内容听不懂,导致以后没有学习下去的意识。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与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小课堂如同大社会,课堂上的各种关系如果处理不好,问题就会产生,就会蔓延,就会变得严重,以至于一发而不可收拾。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给学生及时的帮助,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的最佳方式在于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恰当的方法去主动认识客体,在认识客体中最终掌握方法去生成客观知识,再反作用于客体。鉴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假设自己是学生,变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为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训练,在各个环节上指导学生,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学法要求,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方法。教师还要依据自己的经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渴望学习、渴望拥有知识。此外,一节课45分钟,教师引导和点拨的总时间应该控制在20分钟左右,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探究、自己发展的“空白时间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罗杰斯也曾说过,自由程度越多的学习,身心投入程度愈多。“空白时间带”是教师讲授的“空白”,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学生可以实现分层学习,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指导;学生可以发展个性,教师可以因材施教。

(二)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构建师生互动的有效课堂是实现课堂高效性的关键。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送给学生,要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利用教材内容,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进入“愤”“悱”的最佳学习状态。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经过思考和探究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师生的有效互动。师生有效互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导在所当导,放在所当放”,让学生根据教学情境所涉及的内容,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认知上或思想上的疑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解决某些疑点,在新旧知识的整合中产生新的疑惑,产生新的探究欲望。教师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有疑惑、有争议、认识模糊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的观点,形成正确的认识。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良好的基础。

[1]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2002(5).

[2]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实践[J].中国教育新干线,2005(4).

[3]韦志成.语文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4]谭惟翰主审,徐越化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

(责编 张文娟)

猜你喜欢
师生有效性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