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好第一批王

2015-01-25 05:01张兴绵
中国蜂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育王新王继箱

张兴绵

(辽宁丹东市振兴区兴一路风和日丽小区66号楼1单元102室)

如何养好第一批王

张兴绵

(辽宁丹东市振兴区兴一路风和日丽小区66号楼1单元102室)

“早育王,早分蜂,夺高产”,这是养蜂前辈的至理名言。春季万物复苏,蒸蒸日上,是育王的最佳时期,而培育好第一批王,则更为重要。下面谈谈笔者的看法与做法:

一、春季蜂王质量最优

在丹东地区,早春培育的蜂王比秋季培育的蜂王要多产一个夏季的卵,而到翌年春繁,产卵比较好的则多半是春季王,很少发现秋季培育的蜂王产卵比春季培育的蜂王好。甚至在荆条(也包括椴树)流蜜期培育的蜂王,也不如早春培育的蜂王。这可能与春季花粉质量好,气候适宜有关。当然,更与蜂群的积极性有关。

蜂王培育的越早,当年的受益就越大,早春培育的蜂王可以做到当年育王当年受益。

2014年我利用早春培育的第一批蜂王,组成双王群,在不增加任何设备的情况下,椴树蜜比单王群增收60%以上。在丹东地区,刺槐流蜜期一过,虽然有板栗流蜜,但育王成功率很低,即使成功,蜂王的质量也很差。等到椴树流蜜再育王,也只能在下一年受益。蜂王通过一个越冬期的磨难,已成了一只老王,白白浪费了它的“青春期”。所以,我每年使用的蜂王,绝大部分是在春季培育。

二、培育第一批王要抓“早”

丹东地区一般在五一前后最高气温就可以达到20℃以上,蜂王交尾没有问题,交尾成功的关键是雄蜂。雄蜂群在前一年就要考察好,春季再考察就来不及了。开繁就加入雄蜂脾培育雄蜂。雄蜂脾也要在前一年准备好,不要加入整张的雄蜂脾,可以在巢脾中上方挖掉一块,镶入雄蜂巢础或雄蜂脾,大小以够用为准,这样可以避免因过多产雄蜂卵而影响蜂群繁殖。

在4月中旬要加继箱育王,单王群达到这个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在开繁时,可将两个2~3脾蜂左右的蜂群合并在一起组成双王群,4月中旬上继箱就很容易做到了。4月20日前后,从巢箱两侧各提1张幼虫脾放在继箱里,巢箱每侧保留3张子脾,巢箱不要加空脾,挡上挡板,继箱根据蜂群数量加1~2张空脾,贮存饲料用。晚上补喂糖浆,补喂量以当晚能采完为准。连续补喂2~3天,再加入育王框育王。育王移的幼虫不要太小,要移20小时左右的幼虫,过小的幼虫在春季是培育不出优质蜂王。在多年的育王实践中,笔者认为,移的虫过小,培育的蜂王也小,尤其在蜜源条件不好时,移虫过小,不但接受率低,也最容易出侏儒王,所以我还是主张让幼虫在巢房内吃足初乳。移虫的第4天,王台已封盖,可再移一框,留作备用。

三、交尾群分蜂不离箱

春季气温偏低,组织交尾群可采用分蜂不离箱的方法。在继箱上开后门,巢箱与继箱用纱盖加覆布隔开,加覆布是为了防止蜂群相互攻击。交尾群的大小要考虑原群的强弱,所提的蜂量应做到不影响原群的繁殖,又要保证在新王交尾期间,原群不产生分蜂情绪。新王产卵后,要逐渐去掉覆布,不要一下子掀掉,防止蜜蜂上下攻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果组双王群请查阅《中国蜂业》2014第4期“再谈双王群的组织与管理”一文。如果饲养单王群,撤出老王另组一群。

用4隔交尾箱组织交尾群,一次可以成功交尾3~4只蜂王,且用蜂量不大。初组交尾群时,可从蜂群内带蜂提直径在10~20 cm的半子脾,再补入能护住子脾的蜜蜂即可,24小时后诱入王台。蜂王产卵后不要急于诱入大群,要等到新蜂王产卵的子脾封盖后再诱入,这样的蜂王比较好诱入,可直接从巢门放入。比较强壮的蜂群,无王时间要达到48小时。2014年我先后用此法诱入50多只新王,除1只失败外,其余全部成功。交尾群中的新王开始产卵,就移虫培育下一批蜂王,新蜂王诱入大群后,马上就有王台加入,这样可以一批接一批培育新王。力求在刺槐流蜜期前后将越冬王全部换掉。

一只优良的春季蜂王,因其产卵能力强,可以保持蜂群强壮,减少分蜂热。新蜂王能刺激工蜂的工作积极性,使王浆、蜂蜜高产。笔者多年只在丹东地区繁蜂,在北方小转地养蜂,有很大的局限性,今借《中国蜂业》这个平台与蜂友交流,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育王新王继箱
我场2021 年育王情况与育王体会
蜂王交尾失败后能重复培育吗?
徐祖荫谈中蜂
新王诞生 连载二
中蜂浅继箱的利用
养蜂有感
天空运筹帷幄 新王一飞冲天
谈全场换蜂王
沉重的教训引出宝贵的经验
快速更换蜂王有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