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的临床疗效

2015-01-25 06:47陈曦,臧丛生,于大川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透析器大分子高通量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的临床疗效

陈曦臧丛生1于大川2

(武警吉林总队医院肾病科,吉林长春130000)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β2-微球蛋白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透析中心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疼痛科

第一作者:陈曦(1963-),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研究。

长期规律性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但传统低通量血液透析仅对小分子毒素作用明显。现代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中、大分子毒素是导致心血管疾病、肾性骨病、透析相关淀粉样变、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远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高通量透析因其透析膜的透水性、孔径及反超滤等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对中分子毒素,主要为β2微球蛋白(β2-MG)的清除〔1〕,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透析远期并发症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60例,均应用低通量透析治疗>3个月,其中男106例,女54例。年龄60~83〔平均(68.17±7.81)〕岁。血透年限3个月~17年,平均3.75年。血白蛋白(41.6±0.29)g/L,血红蛋白(107.3±0.26)g/L,糖尿病比例19.375%。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67例,糖尿病肾病31例,高血压肾损害43例,药物相关性肾损害10例,多囊肾9例。入选标准:(1)明确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2)规律性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3)透析3次/w,4 h/次;(4)均为自体内瘘;(5)病情稳定。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方案入选患者应用入选前最后1次低通量透析结束后查β2-MG浓度,应用130G透析器(日本尼普洛)行血液透析治疗。入选后即开始应用高通透析,应用一次性高通透析器,选用德国费森公司生产,透析器规格为FX60透析器,聚砜膜,表面积为1.3 m2。统一透析时间(4 h,3次/w),统一透析液流速(500 ml/min),血流速(230~300 ml/min)。治疗时间为2个月,最后1次透析结束后查β2-MG浓度,并比较两次所得结果有无统计学意义。

1.2.2标本采集方法在血液透析结束后进行静脉采血,避免通路再循环对血液的影响。对所采集的血液标本要妥善保存,在室温下静置 1 h,以3 000 r/min离心5 min,随后提取血清进行检测。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行t检验。

2结果

2.1高通量透析前后β2-MG浓度变化应用高通量透析器治疗前,患者透析后血中β2-MG浓度为(54.27 ±17.44)mg/L,应用高通量透析器2个月后(15.36 ± 9.23)mg/L差异显著(P< 0.01)。

2.2β2- MG清除率清除率变化=(治疗前水平-治疗后水平)/治疗前水平×100%。结果提示,高通量透析较低通量透析β2-MG清除率提高约70%。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透析技术在临床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在我国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血液透析虽然可以使慢性肾衰患者的生命延长,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体肾脏的作用,且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逐渐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肾脏不能排除毒素,导致其代谢紊乱及尿少、浮肿、瘙痒等临床表现。目前对尿毒症毒素的分类,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为根据毒素分子量的大小来分类,小分子毒素的分子量<500,如肌酐、尿素、胍类、胺类等;中分子毒素的分子量为500~5 000,多为细胞和细菌的裂解产物,其中代表性的物质为β2-MG;大分子毒素主要为血中浓度异常升高的一些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2〕。传统低通量透析对小分子毒素清除率较高,但对中、大分子清除率基本为零,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毒素不断积累,代谢紊乱,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受到毒素影响,而产生透析治疗的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故而,如何清除中、大分子毒素成为近年来血液透析领域研究的热点。

高通量透析是指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超纯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与普通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可以更好地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大量临床研究〔3〕表明,中分子毒素的代表β2-MG在人体内的蓄积可以导致透析相关淀粉样变性,且透析前的血β2-MG水平还是导致患者死亡率提高的危险因素。国外临床研究显示,在排除患者自身残余肾功能对β2-MG浓度的影响后,血液透析前血β2-MG浓度每增加10 mg/L,尿毒症患者的死亡危险就会增加11%〔4〕。

血液透析滤过对中、大分子的清除效果在临床已经得到证实,但因为其需要特殊的血液透析机和透析器,患者的治疗费用相对昂贵,故而在我国还未能得到完全普及,而高通量透析对临床透析的要求仅为需要使用超纯透析液,基础设备不需要更换,没有额外费用,故在临床有条件推广使用。

本研究是多中心、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患者由低通量透析改为高通量透析后,对以β2-MG为代表的中分子毒素的代谢率明显提高,故而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4参考文献

1宋韩明,蔡砺,吕继成,等.血液透析滤过和高通量透析对β2微球蛋白清除效果的比较〔J〕.中国血液净化,2010;9(1):19-24.

2左力.高通量透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J〕.中国血液净化,2010;9(1):6-11.

3韩林露.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透析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比较〔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2):14-5.

4田津生,徐金升,张怡静,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8;23(2):116-7.

〔2014-13-16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

猜你喜欢
透析器大分子高通量
1例被误诊为急性左心衰竭的聚酰胺合成膜透析器反应病人的护理
大分子高效原油破乳剂研究与应用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生理盐水变速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凝血的影响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大分子”概念及包含的物质种类辨析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
半柔性大分子链穿越微孔行为的研究
护理干预在高通量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自身血液透析后的血水预处理透析器对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