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

2015-01-25 06:02晋江市财政局王宝华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待处理会计制度科目

晋江市财政局 王宝华

浅析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

晋江市财政局 王宝华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在资产处置方面做出了很多改进,本文通过浅析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待处理财产损溢的核算,分析了新制度对资待处理财产损溢的影响,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加强行政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措施,希望可以对加强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资产处置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待处理财产损溢 资产处置

在新施行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增设了“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一会计科目,用于专门核算行政单位的待处理财产价值以及财产处理损溢,具体包括资产出售、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等。和旧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相比有显著区别,在过去的老制度下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材料等用收支科目核算。在新制度下,“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核算内容繁多、相对复杂,这充分体现了现阶段强化行政单位对资产处置管理的目的。行政单位的财务人员结合新会计制度,联系实际,采取有力措施规范资产处置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一、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方法分析

行政单位资产是指单位所有和使用的,能够以货币为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总称。资产处置指的是行政单位对其所拥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的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具体可以分为:资产的调拨、报损、变卖、报废等。新出台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增设了“待处理财产损溢”这一科目,专门核算行政单位的待处理财产价值以及财产处理产生的损益。进一步强化了行政单位在资产处置方面的核算和管理,有效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目前,行政单位财产的处置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处置资的产账面价值转入“待处置财产损溢”科目;第二阶段,把报批后准予核销处置的资产转入对应的资产基金。“待处置财产损溢”科目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一)处理行政单位无形资产为例,决定处置资产但尚未审批时,做如下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报批后,予以核销时,

借: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在置换、出售资产过程中收到补价收入时

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出售、置换换出资产过程中发生相关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二)核查备用金,发现现金短缺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无法查明现金短缺的原因,报批后准予核销时

借:经费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三)按照规定报经批准核销无法收回的其他应收款时

(1)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

(2)经报批后,准予对无法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予以核销时,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经报批后准予以核销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报废资产核算实例分析

待处理财产损溢:专门用于核算行政单位的待处理财产其价值和财产处理损溢。

在行政单位财产处理的过程中,取得的收入或者发生的费用,需要设置“待处理财产价值”、“处理净收入”等明细科目,专门进行明细核算。

行政单位财产处理,一般情况下,首先先记入本科目,然后按照规定报批后,及时采取相应的账务处理。在会计年终结账之前予以应处理完毕。

实例分析:A市B局报废资产实例

2014年A市B局报废一辆行政执法车辆,该车原价300000元,报废车辆销售取得价款3000元存入银行,需缴税费200元。如何做会计处理?

(1)购置该行政执法车辆时

借:经费支出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借:固定资产 300000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300000

(2)车辆报废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00

贷:固定资产 300000

借: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30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00

(3)取得报废汽车收入3000元时,

借:银行存款 3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3000

(4)计算需要支付税费200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200

贷:应缴税费 200

(5)支付税费时

借:应缴税费 200

贷:银行存款 200

(6)车辆处理完毕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净收入 2800

贷:应缴财政款 2800

“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借贷300000 300000 3000计划处理资产时批准报废时取得报废收入计算应缴税费时车辆处理完毕时发生额合计200 2800 303000 303000

三、行政单位新会计制度下加强资产处置管理的探析

在行政单位新会计制度制定实施后,特别是增加了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促使广大行政单位的资产处置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效果明显。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资产处置管理中仍然存在资产处置标准不统一、处置不规范、资产处置过程缺乏有效监督等许多问题,急需我们思考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一)建立健全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管理的标准

多年来,资产处置管理方面行政单位一直缺乏统一的标准,这是困扰着行政单位财务人员的一个难题。有些单位在开展资产处置时,违反实事求是的原则,甚至根据上级拨付经费数额,进而确定资产处置发生金额。因为全国统一的行政单位资产处置标准尚未出台,大多数行政单位的财务人员在进行资产处置时,无法可依、无标可查,导致了一些基层行政单位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出现了违规处置资产、浪费严重、甚至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根据行政单位的资产处置实际情况,必须以全局的眼光考虑,尽快建立起一套行政单位资产处置标准,促使在进行资产处置时行政单位有标可循,同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对资产处置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处理、处罚,树立起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的“高压线”,坚决防止失职渎职、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

(二)加强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的过程控制

由于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的整个过程涉及资产的流出、资金的收入等多个关键财务环节,因此必须引起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重点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管理的整个过程实行动态监控、无死角监控,从而有效规范行政单位资产处置过程中的各项操作。针对资产处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暗箱操作等现象,必须建立资产处置公开制度,可以采取全员参与、共同监督的方法,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资产处置的过程阳光化、规范化、合理化,避免行政单位的资产流失。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开展阳光资产处置,有利于促进资产处置工作健康规范开展。规范管理要还要做到惩防并举,对于违规处置行政单位资产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追责,构成犯罪的要坚决移送司法部门,让制度规章成为“带电高压线”,无人敢碰。

(三)强化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的收益管理

行政单位的资产处置作为行政单位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也是其一项重要的财务管理内容,必须引起其决策者的有效重视。相关财务人员必须加强对资产处置管理的业务学习,逐渐树立起财务人员在资产处置过程中的风险意识、价值意识,在规范处置行为的同时,确保处置资产实现资产增值最大化。同时,还要对资产处置后收益的管理使用加强监督,确保资产处置实现的收益用对、用好、用准。资产处置的收益管理是资产处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开展系统管理。一是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资产价值进行专业评估测试,准确核定处置资产价值,避免资产处置价格偏低、失真现象的出现;二是在资产处置的过程中采用公开招标和竞价等形式,做到处置资产公正、公平、公开,进而实现处置资产的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强资产处置收益所得管理,提高收益利用水平,做到效能最大化。

四、结束语

行政单位实行的新会计制度对行政单位资产处置产生了深远影响,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管理的全过程都会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管理的标准、加强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的过程控制以及强化行政单位资产处置收益管理来加强行政单位资产处置管理,有效避免行政单位资产的流失,确保行政单位资产处置工作优质高效运转。

[1]杜娟.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差异分析及衔接处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4)

[2]冯九辉.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3]陈世安.浅析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0)

10.16266/j.cnki.cn11-4098/f.2015.13.164

猜你喜欢
待处理会计制度科目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高校开设专业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浅析—以法学(类)专业为例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待处理”事项在科学事业单位的核算探讨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政府会计核算中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应用探究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财政部发布四类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