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五种模式精心管护小型水利工程

2015-01-26 19:48江苏省高邮市水利局局长周建峰
中国水利 2015年1期
关键词:清障村组管护

江苏省高邮市水利局局长 周建峰

近年,江苏省高邮市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摸索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五位一体”管护、专业队伍和社会化组织分级管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镇村共管等5种管护模式,结束了过去无人管理、条线治理、责任不清的被动局面,有效保护了面广量大的小型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转,发挥了巨大的水利效益。

农民用水户协会管护模式(天山模式)。高邮市丘陵山区水源紧张,输水线路长,农业灌溉成本高,当地农民参与工程管理、灌溉管理的积极性较高,民主参与式管理由来已久。目前,高邮市丘陵山区以村为单元,成立了8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协会运转基本正常,用水户参与程度高。如送桥镇天山片肖祠农民用水户协会,每年春季灌溉前,组织召开用水户代表会议,制定灌前渠系维护方案,开展水费预收等工作;灌溉实施中,协会组织开展提水灌溉、灌溉管理、渠道巡查等;灌期结束后,进行水费测算分析,制定水费结算方案,通过用水户代表会议决议执行,并张榜公布。小型水利工程出现的问题,由协会组织进行维修养护。

“五位一体”管护模式(界首模式)。为优化管护网络,提高管护效率,降低管护成本,界首镇统筹水利、交通、城管、住建、林业等部门的管护资源,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了“垃圾清运、河道管护、道路养护、绿化维护、桥闸涵洞管护”等五位一体的管护模式。镇农村环境保洁公司具体承担全镇农村环境长效管护工作,所有行政村都明确1名保洁专干,公开招聘了82名专职管护人员,并签订合同,设立管护公示牌,明确管护范围、管护内容、管护标准。全镇每年所需管护经费125万元,其中整合水利、交通、林业部门专项管护资金近40万元,通过“一事一议”筹资35万元,其余部分由镇财政兜底,资金全部划入镇保洁公司统一管理使用。该管护模式的建立,将以往条线式、间断式、运动式的管护,转变为综合化、常态化、社会化的服务,通过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在实现农村日常保洁、环境美化的同时,有效落实了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长效管护。由于工程管护到位,群众对灌排服务非常满意,该镇水利工程水费足额到户收缴率达到100%。

专业队伍和社会化组织分级管理模式(龙虬模式)。龙虬镇位于高邮灌区范围内,水源状况与工程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全镇农业灌溉工程实行“灌区管干渠、乡站管支渠、村组管斗渠”的模式。高邮灌区管理处负责干渠级以上工程的维修养护、清障保洁等工作,龙虬镇水务站负责支渠级工程的管护,斗农渠由所在的村进行清障清杂,保证渠道畅通。村级水管员负责灌溉管理、渠道巡查、损坏维修等。每年灌前汛前,镇政府还组织水利、农机、农技、供电等部门成立专门的检查组,对全镇范围的防洪和灌溉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镇财政拿出专项经费解决完善。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管护模式(横泾模式)。该模式实行所有权、使用权相分离,确保收益权,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工程所有者的权利,落实了工程使用者的责任。高邮市现有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近千家,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近80万亩(15亩=1 hm2,下同)。三垛镇横泾片位于里下河圩区,境内的苏中大地农业公司是规模经营面积较大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该园区有耕地3 000亩。除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一部分工程外,园区自身还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投资完善。园区负责组织对渠道、河道进行清障保洁,建筑物管护;灌溉季节,还组织对渠道进行清障整修,进行泵站维护,保证灌溉工程功能的发挥。整个园区内的水利工程设施在统一管护下,完好率较高,工程效益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里下河圩区村级水管员管护模式(东角模式)。龙虬镇东角村地处里下河腹部圩区,水网密布,有耕地3 000余亩,鱼虾塘4 000亩(其中村集体400亩,发包费800元/亩,年发包收入30多万元,其余鱼虾塘为组集体所有),灌区规模较小,防洪排涝压力较大。防洪排涝工程由乡镇负责汛前的维修养护与调试运行,汛期由村组安排专职水管员进行看护。灌溉工程由村组落实水管员,具体负责灌溉用水管理、工程看护和运行管理等事宜。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组,灌排泵站电费以及水管员工资一般由村组承担。该村有5个生产小组,约1 000亩农田采用流动机船提水,流动机船多由个人承包,主要为水产养殖补水和农田灌溉服务,由承包者统一服务,费用约30元/亩(折合3.5kg柴油)。

猜你喜欢
清障村组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复杂环境下清障施工方案的选择及其对基坑安全性的影响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高速公路清障救援机制建设及其经济社会效益研究
浅谈贫困地区乡镇村组的行政监督
浅谈新时代乡镇村组干部的行政伦理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浅谈森林资源的培育与管护
基于“互联网+”的高速公路清障业务管理平台设计
治治农村干部的常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