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分析

2015-01-26 19:53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7期
关键词:胆管炎控制性肝胆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分析

张 伟 彭成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胆外科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具有应用价值。

损伤控制性手术;肝胆外科;疗效;并发症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损伤控制手术(DCO)在肝胆外科逐步得到发展和应用,而临床疗效有待确定[1]。本文选择本院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DCO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肝胆外科2014年5月~2015年6月进行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76例。男46例,女30例。年龄23~66岁,平均(38.5±13.2)岁。其中包括肝脏外伤患者20例,胆管炎5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3~62岁,平均(27.3±11.9)岁,肝脏外伤患者10例,胆管炎28例。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25~66岁,平均(39.6±13.5)岁,肝脏外伤患者10例,胆管炎28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常规肝胆外科手术,采取常规Ⅰ期手术,术后缝合创口,腹腔引流,并给予精心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预防肺部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情况等。观察组38例患者给予损伤控制性手术,包括肝脏填塞,胆管探查,胆汁T管引流,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具体过程包括三个阶段。首先为救命手术阶段,主要内容为控制出血,即通过肝脏填塞、结扎等,减少出血,并通过侧壁修补、血管压迫、栓塞等方法控制出血;其次为控制污染,降低感染的发生,通过迅速进行损伤的修补,封闭残断,进行结扎以及置管引流等方法,减少污染几率;最后通过快速关腹,避免再次损伤,具体操作为用巾钳进行单层皮肤缝合,过程应快速有效。之后是患者在ICU重症监护室的复苏阶段,应通过电热毯,调节室温以及给予热湿气吸入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体温,根据需要还可给予温盐水腹腔灌洗,及时纠正患者电解质以及凝血障碍,给与患者呼吸机通气支持和全面的系统的体检。最后为计划性再手术阶段,此时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分析是否需要进行取出填塞物、全面系统的探查,详细分析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解剖重建等[2]。

1.3 评价标准

分析患者的疗效,包括治愈,即患者完全恢复健康;有效,即患者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临床症状缓解;无效,即所有症状没有改善或恶化;死亡。同时记录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观察组治愈16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死亡5例,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治愈8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死亡11例,总有效率为47.3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5例(13.16%),粘连性肠梗阻4例(10.53%),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1例(28.95%),黏连性肠梗阻8例(21.05%),观察组肺部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胆外科常见病主要为肝脏外伤和胆管炎。肝脏位于腹腔,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因其质地脆,体积大,在创伤中极易出现损伤。另外随着交通事故、砸伤、坠落等事故的频发,肝胆损伤的发生日益增多,发病率普遍,可导致腹腔内出血引起出血性休克,甚至引发胆汁泄漏引起腹膜炎等,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及时正确的处理至关重要[3]。胆管炎是指胆道炎症主要位于胆管部位,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部不适等。肝胆外科常规手术疗效较差,随着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发展和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损伤控制手术具有一定技术限制,可能因临床熟练程度以及适应症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疗效差异。本文通过选择本院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患者78例,分析了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有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损伤控制手术具有较高的疗效,有效降低了患者死亡率。此外,观察组肺部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损伤控制手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总之,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具有应用价值,有效提高了疗效,降低了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1]赵剑. 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医学,2015,41(1):59-60.

[2]何勇,黄泽油,周林,等. 重度肝损伤控制策略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7):45-46.

[3]刘建,马宁,冯波. 损伤控制性技术在肝胆外科损伤手术中应用价值分析[J]. 中外医疗,2015,34(9):7-8.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Damage Control Operation in Hepatobiliary Surgery

ZHANG Wei PENG Chengjiang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Gejiu 661000,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amage control operation in hepatobiliary surgery.Methods76 patients that underwent hepatobiliary operations were chosen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8 cases each.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egular hepatobiliary operations,whil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damage control operations.ResultsThe cured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mortality rat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Damage control operation has relatively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hepatobiliary surgery.

Damage control operation,Hepatobiliary surgery,Treatment effect,Complications

R256.4

B

1674-9316(2015)27-002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7.021

661000 个旧,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胆管炎控制性肝胆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及预后研究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胆道闭锁患儿术后胆管炎的预防性护理
损害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的临床效果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中西医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胆管炎术后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