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5-01-27 04:15罗春花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2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

罗春花

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罗春花

【摘要】目的 研究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心理障碍,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ge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3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stages of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s,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care measure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SAS score,SD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P<0.05).Conclusion The stages of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ental disorders,to promot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Patients with strok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脑卒中为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给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以患者相应护理措施,改善患者预后[1]。现对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8~71岁,平均(64.8±5.7)岁;20例脑梗死,10例脑出血;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59~72岁,平均(65.1±6.1)岁;21例为脑梗死,9例为脑出血。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物理治疗、良肢位摆放、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被动活动关节和定时翻身等护理措施,同时,指引患者实施坐位训练、站立床训练、上肢功能训练和步行训练等,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1.2.2观察组 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急性期、恢复中期及后期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措施。(1)急性期,患者发病1~2周,护士对患者主诉耐心倾听,并和患者建立护患关系,通过支持心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并为患者介绍疾病基础知识,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心理认知状况。(2)恢复中期,患者发病3~4周,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况和肢体功能变化状况进行密切观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肢体功能变化,促使患者树立积极的康复信心。(3)恢复后期,患者发病4~12周,护理人员给以患者相应激励,通过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稳定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为患者提供家庭及社会支持,为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1.3 观察指标[2]

对不同组别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对不同组别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患者焦虑情绪,分值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以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分值越高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护理前(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具有发病快、病程长和残疾率高等特点,给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威胁[3]。早期康复干预可促使患者残疾率降低,对患者预后有改善效果[4]。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容易发生偏瘫、失语及其他认知障碍,易出现恐惧、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可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影响康复效果。此时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倾诉耐心倾听,引导患者发泄不良情绪,进而调动患者主观积极性。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根据不同时间段患者具体心理状况实施富含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促使患者不良情绪稳定,使其对治疗及护理积极配合。在同患者交流沟通时,平视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充分的尊重[5]。分阶段心理护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绪转变实施对应的有效护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院护士为急性期患者实施心理支持为主的护理干预,主动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重点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并鼓励其对内心情感予以宣泄,促使其不良情绪得到缓解[6]。若患者处于恢复中期,此时期心理状态相较于急性期时更加稳定,护士可经常性和患者聊天,不必过多谈论病情,而可选取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交流,嘱咐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与爱护,并多多开导患者,以此促进患者康复[7-9]。

本研究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护理人员在对脑卒中患者护理时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获得良好效果,可促使患者稳定自身情绪,有利于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 黄晓林,燕铁斌. 康复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3-160.

[2] 黄央,高岚珍,叶建波.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5):102-103,105.

[3] 何喜春,杨冰霞.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6):666-667.

[4] 黄金莲,谭巧,周永生. 分阶段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4):7109-7110.

[5] 郭琳. 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5):142-143.

[6] 袁修银,任俊翠,刘畅. 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1):20-21.

[7] 孟聪.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 河北医药,2009,31(16):2181.

[8] 赵冉,何肖阔. 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2008,30(6):896.

[9] 李筱卉,杨冰霞,郑文非. 早期刺激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4):495-497.

Effect of Stag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LUO Chunhua Nanping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Nanping 353000,China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32-0208-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32.148

作者单位:353000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探析康复护理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