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5-01-27 09:21张伟丽郑小菊李先维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专业

张伟丽,郑小菊,李先维

1.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河南信阳464000

新医改背景下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张伟丽1,郑小菊1,李先维2

1.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河南信阳464000;2.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河南信阳464000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人们重点关注问题。为了满足人们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在新医改背景下也构建了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实践。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从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入手,结合应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重点研究新医改背景下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便为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方向。

新医改;应用型临床医学;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研究新医改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人们健康的重视,它是保障人民安全就医的重要基础,不仅可以实现保护人们健康的作用,还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尤其是近年来,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们提高了健康标准,这样就使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在培养人才时不仅要注重数量的增长,还要提高人才质量,以便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因此,有必要研究新医改背景下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1 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

之所以要注重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1.1新医改与现代教育的要求

新医改政策在2009年出台,它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主要目标,国家政府每年用于公共卫生专项事业资金高达上百亿,且呈逐渐上涨趋势。但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很多人依然饱受慢性病折磨,这些都需要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参与其中,通过自身知识与专业能力解除患者病痛[1]。同时,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医学院负责,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实践经验,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获得真知。现代教育提倡在培养人才时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具有足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以应用型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更要关注应用能力培养。

1.2卫生事业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从事医疗事业建设的人员数量在不断增多,医疗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但很多就医者表示对医疗工作者并不是很满意,很多人认为医疗工作者道德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卫生队伍结构分布上,大多数卫生人员都想留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很少有人主动要求留在正处于发展建设中的农村与社区医疗机构中,且卫生人员素质较低,这些都在要求需要培养新型专业人才,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临床医学人才,用于解决城乡医疗机构分布不均、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此外,在新医改背景下,医学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医学模式,将患者作为服务中心,这种转变也在要求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工作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心理咨询、保健康复等方面。

2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所采用的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十分单一,过于强调专业培养,并运用“专家型”培养框架,进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只了解单一的某一面、实践能力较差,致使我国医疗生产能力较低,卫生事业急需更多专业能力强、实践性能的人才。同时,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自身弊端,很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只是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技能培养,很少具有现场工作能力,自身综合素质也不得到锻炼,这样也导致其在投入工作以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此外,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过深,无论在教育观念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存在很多问题,致使教育难以达到社会要求,如部分临床医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很多从事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师只有生物医学背景,而没有社会学科背景,这样也就导致难以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因此,在新医改背景下急需构建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加以创新与实践。

3 新医改背景下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3.1尊重现代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现代教育要求既要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尊重现代教育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学分制、双学位制进行教育改革,同时设定创新学分,主要奖励创新能力强的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培养与选择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让学生认识到应用型临床医学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贡献[2]。同时,在教育学生时应强调实用性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现代就业数据等提升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2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确定人才培养方向

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其他专业存在明显不同,既要求学生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还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同时,应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这样既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还可以合理分配人员分布。如在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时,要鼓励学生在毕业以后走入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与医疗事业欠发达地区,满足当地人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为进一步做好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深入基层的工作,国家政府以及当地政府要给予这些人才相对优越的福利待遇,让更多优秀人才走进基层,服务大众[3]。

3.3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往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做好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构建良好培养体系,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逐渐拓展学生知识结构,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始终将提高学生质量作为基准,优化师资队伍,吸引既有生物医学底蕴又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参与到医学教学中,同时学校方面为学生提供优良教学设备,让学生接受全方位教育。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方面应加强与附属医院的联系,与临床医学系建立友好关系,让学生早日接触临床工作,经常参与临床工作。此外,还要转变临床医师的教学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并做好医学教育管理结构整改工作,这样也促使资源合理分配,以便强化医学教育,为医学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生存环境[4]。新医改背景下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在教育上应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校园文化做好活动传播工作,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点,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校园文化体系,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经常为学生举办与医学有关的文娱活动等,通过学术讲座开拓学生视野,在科研资助活动与社会医疗服务中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不断完善学生人格。

3.4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要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首先就要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将临床医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构建一条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如跨学科学习、跨专业整合等,同时将整合性课程与综合性实验融入其中,增加选修课、素质教育课、临床实践课等。如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使“三段式”基础学科,在新医改背景下,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也要发生转变,构建“器官/系统”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并注重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如多媒体等,经常为学生播放临床医学教学资料,深化学生对临床医学的理解。同时,作为应用型临床医学教师在教学上也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案例,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临床医学工作,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要求学生在工作中始终拥有从业道德,用教师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将自身作为学生的榜样[5]。

3.5将强化基础与临床能力培养整合在一起

在教学上不仅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中需要是为社会培养专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这就需要在教学上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上可以将精品课程融入其中,构建立体化教学,通过网络构建自主学习平台,并做好教学内容优化工作,让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学习中走出来,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中也离不开英语知识的学习,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做好双语教学,让学生能够看懂与准确翻译外文医学书籍[6]。同时,在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还要注重案例教学的应用,将PBL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并做好研究型学习,深化学生的研究能力,并宣传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思想,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实践中,真正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临床医学人才。

3.6优化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要求,在培养人才时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要培养与新医改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合学校发展情况与学科发展情况,做好学科交叉与渗透工作,使人才培养注重实用性发展。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走出校园以后可以早日适应工作岗位,缩减其与用人单位的差距,就要做好实习安排,将以往的两阶段实习转变为最终阶段实习,设定临床实习时间,将时间控制在25周;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适当减少理论知识学习,让学生所参与实践教学,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与课余时间到诊所实习;制定学习计划与报告,教师则要耐心批阅学生实习报告,找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对于优点给予表扬,对于不足要及时指出,让学生能够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并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堂可上让学生分别讲述一下自己假期实习中的收获,分享一下学习经历与在其中学到的知识,以便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7]。对于学生的创新观点教师要鼓励其继续研究,不断突破自我,开拓医学新领域。

3.7更新教学方法,构建新型考核评价机制

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十分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能力更是重中之重。传统的考核方法通常以笔试与口试方式为主,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表现。因此需要转变这种考核方式,应注重能力考察与表现考察,并将客观结果临床技能考试引入其中,增加计算机网络考试等,这样就可以从全方位考察学生的能力,既有理论知识考察又有专业能力考察,也可以从客观上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找到学生的不足加以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在考察教师教学质量上也要发生改变,不能只关注学生卷面成绩就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认定,还要通过学生的实践能力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质量。如果学校方面不发生改变,教师为了达到学校的标准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卷面成绩,学生为了卷面成绩达标也就只学习理论知识,这样就难以实现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校方面要转变考察观念,将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主要考察内容[8]。同时,为了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客观评价能力,在考核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增强学生与人协作的能力,在确定考核成绩时,将小组自评、组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分别填写《小组学习成绩考核表》,并要求三者分别在下面写上研究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以及改进措施,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日后实践工作奠定基础。

4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主要是为国家与社会提供实用性强、具有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走出校园服务于大众,但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受到限制。在新医改背景下,社会对临床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具有极强的专业能力,还要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与为人们服务的意识。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医学院也要担起这一责任。该文以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提出了整改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

[1]宫福清.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2]黄星.基于CIPP模型的广西高等医学院校订单式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评价研究[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4.

[3]周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构建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4]沈慧.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0.

[5]刘政江.构建新疆临床医学大专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0.

[6]林桦.新医改背景下福建省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路径探讨[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7]梁海珊.药学工作模式转变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大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8]谈如蓝.新医改背景下药学专业多学科整合综合课改探索[D].苏州:苏州大学,2014.

Applied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Under New Healthcare Reform

ZHANG Wei-li1,ZHENG Xiao-Ju1,Li Xian-wei2
1.Xin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Medicine School,Xinyang,Henan Province,464000 China;2.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nyang,Henan Province,464000 China

With new health reform development,huma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medical career development,med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has been focus problem.In order to meet medical talent demand,new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has been constructed under new healthcare reform.For that,in this paper,from training of specialists in the field of applied clinical significance,it will analyze applied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 order to offer direction for medical personnel training.

New reform;Applied in clinical medicine;Innovation and practice;Talent training mode

R-4

A

1672-5654(2015)09(a)-0036-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5.25.036

2015-06-08)

“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立项课题名:“新医改背景下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Wjlx2015187)。

张伟丽(1980.9-),女,河南信阳人,硕士,主要从事病理学教学与临床病理诊断工作。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专业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