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提高静脉用药质量的作用分析

2015-01-27 09:21曾杰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调配医嘱药师

曾杰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河南南阳 473000

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2010年12月开始投入使用。自成立至今,PIVAS先后承担了不同科室的静脉用药调配工作,药师通过对医嘱进行审核,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以确保成品输液的整体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中心现有药师10人,护师33名,其中研究生一名,本科生22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在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共包括了32个病区服务。所有科室每天基本上需要输液袋4000袋左右。

1.2 方法

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0年12月开始投入使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前为对照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立后为观察组,统计分析医院抽检的静脉用药差错率。并查阅不记名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2 结果

两组各抽检所配的4000袋药品中,对照组发现错误578袋,差错率14.45%;观察组发现错误126袋,差错率3.15%。观察组的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记名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医学角度研究发现,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类药物,除非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抗菌药物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适应证进行科学用药,此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用药剂量给予严格控制,记录好药物使用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给药过程中,还需要遵循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一般在麻醉开始后或术前30 min内给药。在围术期预防用药过程中,可以采用“加急调配”医嘱形式,尽可能为患者围术期合理用药提供保障。在静脉用药时,刚开始的时候要保证患者血液浓度满足静脉用药标准。为了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药效作用充分发挥,药剂人员还要考虑患者用药的半衰期。一些医护人员对于患者的初次给药和再次给药时间间隔比较短,这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的药效,甚至会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1]。

通过加强静脉用药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药品的使用效率。①皮试液浓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未建立之前,医疗机构各个科室在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过程中,患者均需要接受皮试实验。②加强药物调配过程中的监管力度。避免上药、拆药或退药过程中将药品放进错误药盒[2]。对于出现喷码不清晰或标签脱落问题的拆零药品,最好将该类药品放置破损区登记[3]。所有用药调配工作均是在无菌层流台上进行的,并委派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此类配药方式,不仅可以避免调配过程中微生物等致害物质的混入,而且还能提高药物的整体质量[4]。③发挥药师合理用药的功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立了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的联合工作机制,委派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的药师来完成审核工作,将所有患者的用药医嘱都汇集到PIVAS系统,临床药师则通过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软件和自身专业知识来对配液处方进行审核,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对于存在问题的医嘱要求医师坚决修改,否则不给予药物的配置。并对溶媒选用不当、给药频次、配伍禁忌以及医嘱录入等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同时最好将这些问题汇总在一起进行分析,并把最终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审方,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并纠正,可提高静脉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药师审核医嘱的过程中,发现的不当问题主要包括给药剂量、频次及浓度不当、溶媒或配伍不当、以及电脑录入错误等。及时反馈后,绝大多数不合理用药医嘱及时予以纠正[5]。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发生差错主要发生在处方审核、摆药核对、输液调配等环节[6]。及时纠正临床用药的不合理性,避免或者减少了药品不良反应以及用药事故的发生[7]。个别药师不注意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不了解新品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医院应及时组织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更好地了解国内外最新药物的进展,提高其综合业务素质[8]。④加强高危药品管理。与常规药品相比,高危药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其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很高的风险,此时就需要医院相关部门做好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防范用药差错,加强特殊监管,杜绝药疗事故的发生[9]。存放于冰箱的药物,在入仓计费前,放入黄色标示牌,取出后要放入摆药筐中入仓,这样可以减少在室温下药物的暴露时间[10]。

传统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常规检查、评比及通报,以同一标准进行检查,有利于评先评优,但是却忽略了工作过程的督导,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导致相同的缺陷可能会多次出现。而持续质量改进通过质量控制、实施和改进,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提高现代医药管理质量的关键[11]。因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最好建立药品管理、调配、发放一体化,对一些不必要的药品管理流程进行简化,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药品丢失现象,从而大大降低药品管理的难度,使药品管理工作更加高效。调配静脉用药,包括一些抗生素、肠外营养液以及细胞毒药物等[12]。在各个环节上,采取措施对药物配置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坚持开展药物持续质量改进[13]。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引进了多重核对工序[14],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差错的发生,执行药师审核、贴签、摆药、调配、复核等环节,有条不紊,环环把关,整个配制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核对人员要签字盖章,以确保安全用药[15]。并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感染现象进行有效控制、监督,从根本上保障医患安全[16]。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后,对一些需要进行皮试的药物给予了明文规定,在用药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对药品说明书进行仔细阅读,并对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进行仔细询问。此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还需要对皮试液标准和皮试方法进行明文规定,因为以往的各科室对皮试液都是自行配制的,与此同时皮试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从而导致皮试判定结果出现较多误差。药品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已经成为提高我国医疗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大大节约了医疗成本,使所有患者都能够享受最基本的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还需要附带调配药品的用药说明,主要包括用药方法、用药时间、用药注意事项等。在用药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密切关注,主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尽可能避免用药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从根本上减轻不合理用药给患者造成的伤害。

自从建立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之后,有效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确保所有医护人员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工作之中。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差错率显著下降[17],有利于提高各科室临床用药的质量,为提高该院临床用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杨琼.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15(8):154-155.

[2]皮淼.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护理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农村卫生,2014,5(z2):89-90.

[3]张东肃,张征,刘丽宏.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实践与展望[J].中国医药导报,2014,9(32):46-47.

[4]陈莉婧,汪铁山,肖大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8(14):67-68.

[5]李建勋,周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124-126.

[6]郑爱祥,王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3):386-388.

[7]孟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10):900-901,902.

[8]王金菊.差错分析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1(30):112-113.

[9]谭可,刘筑.分散式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高危药品的管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3,15(20):84-85.

[10]任梓华,张国兵,杜晓依.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高危药品管理[J].药品评价,2013,6(14):154-155.

[11]胡红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持续质量改进管理[J].医学信息,2014,5(17):85-86.

[12]余丽娜.研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与支持[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8(24):4312-4313.

[13]侯疏影.持续质量改进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的成效[J].中国药业,2014,16(8):143-144.

[14]杨琼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基层医院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83-84

[15]王远光,张信平.我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意义及临床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3(2):64-65.

[16]罗彩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86-87.

[17]李娟,刘林林,彭梅.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9):125-127.

猜你喜欢
调配医嘱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养猪饲料巧调配
大气调配师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张馨予调配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