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

2015-01-27 09:21孙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放射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孙超

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南阳 473000

我国大多数医院都将护理工作作为辅助治疗的一种手段,对于放射科来说尤其是如此,因而多数医院的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都缺乏规范性,属于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较为薄弱的环节[1]。随着当前医患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患者健康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加强放射科护理行为安全管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究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选取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放射科就诊的260例患者,对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放射科就诊的患者共520例,在征得患者的同意之后,用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172例,女性有 44 例,年龄 21~82 岁,平均(66.2±6.3)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有160例,女性有100例。年龄20~81岁,平均(65.3±7.5)岁。所有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基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放射治疗后的常规护理,如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诊环境;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对患者发生的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时对症进行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饮食计划。

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以下的护理方法:①针对患者制定各种风险评估表,评估患者可能发生的风险,放射科最常见的风险因素是跌倒、药物反应等,相关护理人员寻找护理上的薄弱环节来针对性地进行弥补,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②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有的新护士在面对新的医疗环境时,可能由于经验不足不能及时解答患者的疑惑,或者在护理过程中,服务意识不强、表情淡漠、语言生硬,使患者感到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产生不满情绪。一旦出现护理纠纷还不能够冷静地应对。这就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以往的护理投诉事件作为案例,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让患者得到高质量的护理,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的依从性。③建立风险管理制度。通过对于以往大量的临床资料可以分析出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诱因,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各种意外事件发生时的紧急处理预案。最主要的还是消除诱因,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都应该标准化,最大程度上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定时对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个人的绩效挂钩,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④完善护理流程。对于患者来讲,患者初次进入陌生的环境难免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安,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后续的治疗进程和患者的康复。对此,在对患者进行放射护理时,需要及时地履行告知的义务,患者治疗的过程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加强患者对于自身病情的了解,从而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的情绪。护理工作中尤其要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保证患者始终有积极的心态来接受治疗,提高患者治疗上的依从性,辅助增强治疗的效果。⑤风险预防措施。护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服务、护理记录、护理技术、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和教育,同时加思想政治、强法律、工作态度等教育,以更好的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其次,加强风险管理质量监管。医院要抽调相关人员来组成风险控制小组,对各个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进行评估,以提高风险管理质量。最后,还要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为下一次护理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1.3 效果评价

收集记录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4个等级,以非常满意和满意计算护理服务满意度[2]。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纠纷或者护理差错比较

观察组发生护理纠纷或者护理差错的例数为10例,约为3.8%。对照组发生护理纠纷或者护理差错的例数为27例,约为10.4%。观察组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196例,满意48例,一般10例,不满意6例;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154例,满意56例,一般32例,不满意18例。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8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7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临床放射诊断的不断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防护安全管理。放射科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医护人员、设备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和管理。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强化防护知识的培训,同时注意监护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在进行放射检查时,放射诊断设备的操作则必须符合安全要求,还应注意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适当的放射防护。只有将放射防护安全管理与质量保证和控制进行有机结合[3],才能够保证放射诊断的质量。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的有治疗错误事件、设备使用事件、医患沟通事件等[4]。

护理风险是由于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患者受到伤害或者死亡的风险,当前国内医院普遍对于放射科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放射科均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这不仅导致了现在放射科的护理满足不了病人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激化了医患矛盾。护理的风险是来自多方面的,既有患者本身的风险,也有治疗技术上的风险。有研究[5]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和根本原因分析法(RCA)为基础,综合分析放射科DR检查流程及DR机器上存储的废弃影像形成原因,查找放射科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流程中的缺陷,分析总结废弃影像形成的根本原因,探讨相应的对策,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严格落实整改措施,临床上加强受检者DR辐射风险的管理。通过比较实施整改措施前后的DR废弃影像发生率和风险优先顺序值(RPN)变化。结果发现实施整改措施后DR废弃影像发生率由0.95%降低为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优先值(RPN)下降明显,检查部位图像模糊的RPN值比整改前降低了62.50%。研究结果充分说明综合利用FMEA与RCA对放射科DR的辐射风险进行科学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操作流程的风险优先值以及DR废弃影像发生率,极大地提高了受试者的安全,大大减少受检者可能受到的潜在电离辐射危险[6]。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P<0.05),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的护理工作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康复。说明在放射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明显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方面[7],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8],具有显著效果。在放射科轮转培训者和科室带教老师,采用背对背的双向评价法[9],分别使用临床带教质量评价表及规范化培训学员评价表对对方进行评价,有利于增加轮转培训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有利于减少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总而言之,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防控形势严峻。需严格遵守制度,加强日常设备维护,增强责任心和风险防范意识,努力转变服务理念,加强医患沟通培训,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更好地确保患者安全。加强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显著降低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这有助于缓解当前尖锐的医患矛盾,也能够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名誉,从而争取长远的发展。当然相关医护人员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服务理念,以更高的职业素质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1]刘斌,王玉华.基层医院放射科现状及防护[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70.

[2]李梅,康桂荣,陈大红,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放射科检查中的应用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4):78-79.

[3] 王兵号.放射科安全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0):139-140,143.

[4]李亚超,田文敏.放射科医疗不良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2):14-15.

[5]沈维英,刘虎,陆忠烈.FMEA与RCA在放射科DR辐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5):15-19.

[6]陈松宽,周煜奇,曹玉林.FMEA与RCA在放射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12):12-15.

[7]张芳,张红.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8):87-88.

[8]张久霞.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3,5(4):352-354.

[9]卢晓林,张小平.双向评价法在基层医院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311-312.

猜你喜欢
放射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放射科应急防控管理方案的探讨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