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

2015-01-27 16:47顾银元73300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卫生院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22期
关键词: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顾银元73300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卫生院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

顾银元
733000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卫生院

肩周炎以疼痛和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为特点,提高其治疗效果应从识病为先,分期辨证;针药并用,内外合治;突破常规,应用特效;功能锻炼,重视调护入手,以解决疼痛和粘连的关键问题。

肩周炎;疗效;综合疗法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因退行性改变、劳损等引起的一种较广泛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受限和肩部肌肉废用性萎缩为临床表现。本病简称“肩周炎”“肩凝症”“冻结肩”,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又称“五十肩”。按现代医学科学有关理论及研究认为,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与内分泌失调有关[1],其病理有软组织劳损、炎性渗出、细胞坏死、软组织增生、瘢痕粘连等。近年来,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敷、针刀、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但欲提高肩周炎的治疗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体会,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识病为先,分期辨证

肩周炎主要应与常见的颈肩综合征相鉴别。颈肩综合征是颈椎病患者急性发作时同时伴有肩关节周围及三角肌下缘、斜方肌酸痛的一项综合症候群,颈椎病是该病的病因所在,致供血不足,局部无氧代谢比例增高,出现相应的症状,局部无菌性炎症,组织粘连,也出现相应的症状,肩颈综合征患者一般压顶试验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为阳性,除此以外还应与冈上肌肌腱炎、会喙突炎相鉴别。

肩周炎一般分为急性期、粘连期、缓解期。急性期以肩关节周围疼痛为特点,粘连期以功能活动受限为特点,缓解期以肌肉废用性萎缩为表现。中医辨证分为风寒湿型、瘀滞型、气血虚型三型。风寒湿型可见于急性期,症见肩部窜痛,得温痛减,畏风寒和肩部沉重感,舌淡,舌苔白腻,脉弦或弦紧;瘀滞型见于粘连期,症见肩部肿痛,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肩关节活动受限,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脉弦;气血虚型见于缓解期,症见肩部酸痛,劳累痛剧或疼痛加重,病程迁延日久,肩关节活动受限,伴肩部肌肉萎缩,偏气虚者气短懒言,四肢无力。偏血虚者可见头晕眼花、心悸耳鸣,舌淡,脉细弱或沉。分期辨证施治可有所侧重,提高疗效。

针药并用,内外合治

肩周炎的治疗以解决疼痛和粘连为关键,分期辨证论治,针灸为主,针药结合,针灸是该病的重要治疗方法。针灸在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的效应上是肯定的,能达到止痛、炎症吸收、粘连松解之功,且实验研究显示,电针有良好的外周镇痛作用,机制在于提高痛阈,而且使炎性组织致痛物质(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明显的减少。而镇痛物质(如β-内啡肽、亮脑啡肽等)增加,而改善血液循环可通过解除或改善血液高黏质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实现。

取穴与以肩前、肩后、肩髃患者患肩三穴为主,配穴以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等为辅。方法:患者侧卧患肩在上,或肩靠座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30号3寸不锈钢毫针,肩髃穴向臂臑穴方向直刺2.5~2.8寸,针身应贴近弘骨面向下透,行提插捻转泻法,使针感向前臂和手指方向放射,而且使整个肩部出现较强的酸麻肿胀感;肩前穴向肩后方向直刺2.5寸,针感向大指、次指方向放射,肩后向肩前直刺2.5寸行捻转泻法,观察患者如无不良反应,接G-6805电疗仪通以连续波,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高频激刺15min,缓解期患者用低频激刺15min,治疗1次/d,10次1个疗程,然后辅以TDP宽谱灯照射,TDP照射,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兴奋性,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还可能对针体加热,并透患处加强刺激效应,产生类温针灸的作用,而且可避免艾条灸,因艾条燃烧不慎抖落可有灼伤肌肤或损及衣物的缺点。

《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曰:“恶于针石者,不可言至巧”,对于惧怕针灸治疗的患者应该施推拿术治疗,先以滚法在肩前、肩髃、肩后区域内施术10min,再以一指禅弹拨上述三穴及配穴臂臑、曲池等10min,最后被动活动肩关节,作划圈运动5min,术者双手握患者手腕以抖法结束治疗,研究证明,推拿有一定的解痉镇痛作用,经测定发现,疼痛患者推拿前啡肽含量较正常人低,推拿后的血清内啡肽含量平均增加7%,疼痛明显缓解,推拿科缓解组织间的粘连,改善局部间的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新陈代谢,极大限度的减少滑膜炎,关节粘连[2]。

有人将肩周炎描述为更年期激素波动下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性粘连、挛缩所造成的疼痛和功能障碍[3],而中药在调节机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祛除病理产物、改善微循环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可大大提高肩周炎的治疗效果。

急性期的风寒湿型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独活寄生汤,痛甚加乌川、草乌;粘连期瘀滞型治以活血通络方用桃红四物汤,瘀痛甚加云南白药,汉三七、屈伸不利。加伸筋草、僵蚕;恢复期气血虚型治以调补气虚,方用八珍汤,偏气虚者加黄芪,偏于血虚者,加鸡血藤。

清代医家吴师机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因此笔者一般嘱患者药内服后将药渣趁热外敷肩周。一则可以起到温痛作用,二则可使得药力直达病所,针药相合,相得益彰,往往可以提高肩周炎的治疗效果。

突破常规,应用特效

笔者通过一些肩周炎的治疗体会到,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时,要善于寻找突破口,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可以尝试以下方法:①臂臑穴滞针疗法:笔者受吴勤妹“颊车深刺治疗牙疼”[4]和廖小七“摇针法”治疗软组织损伤启示[5],自创臂臑穴滞针摇法治疗肩周炎,此法对三角肌处痛甚有较好的疗效,方法是常规消毒后,28号不锈钢毫针,根据患者体质,快速进针0.5~1寸,找到酸胀肿痛的针感后,将针体旋转180°后,产生滞针感,然后抖动针柄,带动三角肌震颤,以患者耐受为度,施术3~5min,10min后重复施术1次,三角肌下滑囊是肩周炎的主要疼痛和粘连点,臂臑穴位与三角肌的下端,臂臑穴滞针摇法,找到了肩周炎的主要致痛点和粘连点,此法直达病所,从而有效的针对性治疗,同时此法也符合祖国医学的经筋理论和“以痛为腧”的指导原则,如患者耐受性好,此法可与常规治疗结合应用。②特效取穴、动静结合:条口透承山为治疗肩周炎的经验用穴,强刺激并令患者努力做患肩活动,可进一步活血舒筋,松解粘连;针刺阳陵泉(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患者坐位屈膝垂足取穴,针刺得气后施以泻法,每隔5 min行针1次,6~20 min,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范围由小到大,但是用力不可过猛,以免造成新的损伤,阳陵泉为筋之会足少阳胆经之合穴,符合中医“循筋取穴”和“上病下取”的原则,针刺阳陵泉并活动患肩可调和气血,活血化瘀,解除经筋受阻,达到“以通治痛”的目地;取经外奇穴腰痛穴,并接G-6805治疗仪,强刺激,同样患者活动患肩,也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③“穿胛热”针法[6]:此法由郑魁山教授创立,对风寒湿型肩周炎有疗效,方法:取天宗穴为主施以热补手法,针刺时左手拇指端押在刺穴下方,右手持针,从冈下肌下缘向上斜刺0.7~1.2寸,得气后推努守气,同时左手加重压力,向肩部推按,使热感传至肩部,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④颈臂穴穴注法:此法适用于肩周炎粘连期的治疗。颈臂穴位于锁骨内1/3和外2/3交接处直上1寸,方法: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枕头高度10 cm,置于枕外粗隆下方外,充分暴露颈臂穴,头稍转向健侧,常规消毒后,左手中指押按在颈臂穴下方5mm处,以固定胸锁乳突肌便于操作,右手持30号毫针快速刺入,定位准确后患侧上肢出现麻木及触电样的感觉,此时退出毫针,将预先准备好的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5mg混合液缓缓注入,密切观察患者反映,5~10min后,患者上肢便出现麻木及肌肉无力的臂丛神经“组织现象”,此时医者双手分别手腕和肘关节处,用手腕的力量帮助患者做后旋,外展,上举运动,以将肩关节黏连松解,治疗后4 d和7 d后重复治疗1次。此法治疗肩周炎有立竿见影之效。

功能锻炼,重视调护

肩周炎治疗的同时,注意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充分调动患者加强功能锻炼的积极性,注重机体的调养护理,做到身心供养,整体调护,加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有力巩固疗效,降低复发率。肩周炎的功能锻炼:①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举高,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②划圈运动:要求患者做肩关节前旋、后旋、外展、上举,顺时针和逆时针划圈6个动作,这样既符合中医整体治疗思想,又符合现代医学生物-社会-心理三位一体的治疗模式。

综上所述,肩周炎的治疗多遵保守方法治疗,笔者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加快修复为目的,提倡综合疗法。依此为前提,有意尝试了多种特殊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肩周炎的治疗效果,今后就肩周炎的再次粘连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1] 朱汉章.小针刀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1992:68.

[2] 仇培九.推拿机理初探[J].甘肃中医,2003,17(2):34.

[3] 张建伟.肩三针与肩周炎的对肩周炎的对应关系探讨[J].针灸临床,2004,20(2):7-8.

[4] 卢勤妹.颊车穴深刺为主治疗牙痛45例[J].中国针灸,2002,22(1):50.

[5] 廖小七.“摇针法”治疗软组织损伤173 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3,22(4):31.

[6]郝晋东,郑俊江.郑魁山针法经验介绍[J].中国针灸,2002,22(7):473-475.

Com prehensiv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of 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

Gu Yinyuan
Liangzhou DistrictBaishu Health CenterofWuweiCity,Gansu Province 733000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is characterized by pain and limited joint functional activity.Improving the treatment effect should be from knowing the disease first,stage differentiation,combined use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breaking the routine,applying specialeffects,functionalexercise,paying attention to the nursing,to solve the key problemsofpain and adhesion.

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Curativeeffect;Comprehensive therapy

book=86,ebook=88

10.3969/j.issn.1007-614x.2015.22.57

猜你喜欢
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
肩关节生物力学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辨证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