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2015-01-27 18:30邢龙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中性白细胞骨髓

邢龙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邢龙
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

大多数的肿瘤患者都需要进行化疗,化疗药物在清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伤体内的正常细胞,产生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反应。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化疗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增长迅速,居常见死亡原因的首位,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及缺乏早期特异性的监测指标,大部分肿瘤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多数患者需要给予包括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但化疗药物在清除肿瘤细胞的同时,亦具有明显的骨髓毒性,可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多周期化疗后亦可导致贫血。由于白细胞半寿期短,化疗药物对其影响也最明显。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提升患者白细胞计数及缩短白细胞降低的持续时间方面显示出卓越的作用。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有关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文献加以综述,希望给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机制

RhG-CSF通过与中性粒细胞及其祖细胞等效应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G-CSF receptor)结合而产生的。通过促进骨髓中中性粒细胞和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及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及吞噬功能来缩短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时间和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时机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第一周期化疗后不应常规预防性给予rhG-CSF。但当预计化疗方案将导致20%的患者产生发热性粒细胞减少(单次口腔温度≥38.3℃,或≥38℃>1h,中性粒细胞<500/mL,或<1000/mL但预计48h内会下降到≤500/mL),或患者年龄≥65岁,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将导致严重后果时可预防性给予rhG-CSF。但rhG-CSF不应常规和抗生素同时应用于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但在预计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10d,中性粒细胞<0.1×109/L;年龄>65岁;原发肿瘤未控制;肺炎;败血症;深部真菌感染;发热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由于可能并发高度危险的感染可考虑同时应用rhG-CSF。对于接受剂量密度化疗受益的患者(如乳腺癌及恶性淋巴瘤患者),为了能顺利完成化疗计划,建议预防性应用rhG-CSF;大剂量化疗加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给予rhG-CSF能缩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时间,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在诱导化疗用药结束后的短期内给予rhG-CSF预防治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特别是纵隔放疗的患者不应同时给予rhG-CSF支持治疗,单纯放疗的患者,若预计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较长,可给予rhG-CSF支持治疗。

RhG-CSF升高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剂量过低达不到治疗效果,过高则造成医疗浪费。RhG-CSF的推荐剂量每天5μg/kg皮下注射,而用于外周干细胞动员时则推荐每天10μg/kg皮下注射。亦可根据患者白细胞下降的程度来决定rhG-CSF的给药剂量,白细胞>2.0×109/L以上时,给予rhG-CSF50 μg/d;白细胞在1.0×109/L~2.0×109/L之间时,给予rhG-CSF75~100μg/d;白细胞<1.0×109/L时,给予rhG-CSF 150μg/d;白细胞<0.5×109/L时,给予rhG-CSF250~300μg/d。连续用药2~3d后隔日复查外周血白细胞,若连续2次>5.0×109/L时则停药[1]。但rhG-CSF只能在1个化疗用药完全结束24~48h后应用。化疗前或化疗过程中给予rhG-CSF,非但不能减轻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还会进一步损伤骨髓储备功能,增加骨髓移植的风险。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不良反应

rhG-CSF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骼肌肉痛、头痛、乏力等症状,其他不良反应相对少见。使用rhG-CSF<150μg/d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2]。有研究证实[3],若rhG-CSF每天用量>8.8μ g/kg时,骨痛等不良反应会明显增加,但疗效并没有相应增加。若给G-CSF>10μg/kg时,常可引起频繁骨痛、头痛以及寒战等[4]。

由于rhG-CSF的应用,Ⅰ度骨髓抑制的患者用药后1~2d白细胞可恢复正常,Ⅳ度骨髓抑制的患者亦可于用药后4~5d恢复正常。大大缩短了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及降低了其严重程度,减少粒细胞减少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使化疗计划得以如期进行,使得大批临床患者受益。但由于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及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rhG-CSF存在促进肿瘤的生长及播散的可能。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使药物更加安全。

[1]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9.

[2]李舜,郭益静,陈力.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中南药学, 2011,9(12):934.

[3]MurataM,HaradaM,KatoS,etal.Peripheral bloodstemcellmobilizationandapheresis:analysisofadverseeventsin94normal donors[J].BoneMarrowTransplant,1999,24(10):1065-1071.

[4]ChenSH,YangSH,ChuSC,etal.Theroleof donorcharacteristicsandpost-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whitebloodcell countsinpredictingtheadverseeventsand yieldsofstern cellmobilization[J].IntJ Hematol,2011,93(5):652-659.

Applicationof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ontumorchemotherapy

XingLong
DepartmentofOncology,theAffiliatedHospitalofInnerMongoliaNationalitiesUniversity028000

Mostofthetumorpatientsneedchemotherapy,andchemotherapydrugsnotonlycaneradicatethetumorcells,butalso killnormalcellsinthebody,soaseriesofserioussideeffectswillcaused.Inthispaperwesummarizedrelatedresearchon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stimulatingfactorinrecentyears,inordertoprovidesomereferencesforclinicalwork.

Recombinanthumangranulocytestimulatingfactor;Tumor;Chemotherapy

10.3969/j.issn.1007-614x.2015.13.3

猜你喜欢
中性白细胞骨髓
Ancient stone tools were found
白细胞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英文的中性TA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一株中性内切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