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虚拟运营

2015-01-27 11:16赵健
移动通信 2014年15期
关键词:跨界运营商时代

1   传统虚拟运营回顾——2G时代基于语

音业务的虚拟运营

虚拟运营在国外已有近20年的历史,早年的虚拟运营商通过零售价与批发价的差值获取利润。虚拟运营商锁定特殊的目标群体,以低资费获取市场,他们大多通过轻资产、轻人力结构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那时候的虚拟运营主要是基于基础语音业务,低资费主要是指语音的优惠价格,各种特色服务也是针对语音业务,所以我们说原来的虚拟运营是基于2G的方式。实际上,2G时代下基于语音的虚拟运营曾在国内风靡一时,最早应属赵健与新疆电信联合开设的“精灵通”业务,这一度激活了新疆电信市场。该业务采用虚拟运营的模式,当时赵健所在的宏景集团为“精灵通”业务向新疆电信申请了独立号段,并将目标用户群定位于宏景集团的60万寻呼用户。为吸引他们成为“精灵通”的客户,赵健及其团队特别创建了差异化的通讯服务,创新性地开发了“亲情号码”套餐,“精灵通”用户可在晚九点到早九点间与其设定的“亲情号码”享受免费通话服务。此外,利用呼叫中心业务的天然优势,宏景为“精灵通”用户提供了呼叫转移服务,用户可通过附赠的“伴侣寻呼机”在信号盲区接收到来电的号码信息,避免了类似小灵通信号不良而造成信息丢失的情况。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业务大规模普及,智能机规模化发展,原来的国外虚拟运营模式已缺乏竞争力。对于虚拟运营起步较晚的中国,正赶上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加之基础运营商给的批发价并不低,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虚拟运营商应该怎样做呢?

2   跨界融合下的云管端同步发展

(1)流量收益的下降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OTT对运营商的影响无需赘述,数据流量的价值大大向OTT服务商转移,运营商语音及短彩信的收入大幅下降,传统的语音业务市场受到巨大的冲击。运营商流量收入虽然呈增长趋势,但流量和收入的剪刀差不断增大,整体收入下降速度超过流量增长的收益,用户粘度降低。中国运营商的应对策略略显粗犷,他们大多提到了要增强用户体验,要加强内容应用的经营,要提升服务质量等,但这种改变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在运营商庞大的体系中做这些改革谈何容易。

另一侧,移动互联网的改革速度就要快很多。借助3G和4G的发展,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孕育了许多互联网公司,他们跨界打劫了其它行业。电子商务直接对零售业产生冲击;小米让手机行业剧烈振荡;一个搞支付的美国互联网公司(特斯拉)成为汽车行业不容小视的一员。这些例证告诉我们: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虚拟运营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生存需要,采取跨界经营的方式或许能找到生存之道。

(2)云管端概念更能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云、管、端的概念几年前就提出过,这样的组合形态更能满足移动互联时代的用户需求。云是虚拟化的资源,可以理解为内容和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内容是最为重要的,只有丰富了内容才能抓住用户。不论是游戏、节目,还是应用服务,都可以理解为云,我们天天低头看手机实际是在看这些内容和服务,它与所有人都密切相关。比如一款地图应用,为用户找到正确的路线,提供导航功能让用户到达目的地,还能告诉用户周围有哪些饭馆,可以根据其他用户的评价而选择其中一家,然后直接预定等。这就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云。国内的虚拟运营商中,蜗牛游戏、阿里支付宝都是拥有丰富的云的代表。对云服务内容并不丰富的电信零售服务企业,建立一个足以吸引用户的云也是至关重要的。乐语通讯便是希望能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健康服务的典型代表。

(3)云管端的跨界融合

当要获得这些云的时候,就需要用管道来传输数据。对于移动手机用户来说,哪个运营商提供管道并没有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让用户能快速地获得云内容和服务。原来拥有管道的只有运营商,开放虚拟运营后,大批虚拟运营商也有了管道,这样就可以更高效地连接用户。

对端而言,它是用户获取云内容和服务的工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便携式终端,如手提电脑、手机终端、可穿戴设备都是端。根据中国人的消费观念:消费者更愿意获得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设备,这也是终端的销售远比服务、内容、通信等这些服务更容易的原因。移动互联网时代,便携式终端完成实时的数据采集,通过管道传输到云,更体现了终端与用户接触时的重要性。

(4)“羊毛出在狗身上,牛买单”

如果一种商业模式能把上述云、管、端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打包的方案,那它必定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并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互动,从而增加用户的粘性。这样捆绑云、管、端的商业模式将会产生更多的盈利方法,3种业务中任意1种能够赚钱就不必担心降低其它2种业务的利润,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会有其它愿意付费的资源参与进来,采取后向收费,以保持商业模式的健康与稳定。在以后的移动互联时代,“羊毛”不一定出在“羊”身上,而是出在“狗”身上,“牛”来买单。

3   移动互联网时代虚拟运营产品及收入

模式分类

(1)传统的虚拟运营模式以通信收入为主

国外虚拟运营业务发展初期便是利用这种模式为用户提供通信产品,通过低资费等方式吸引用户,赚取的是零售价与批发价的差价。目前依旧有许多虚拟运营商采取这种商业模式,如国外的Lebara、Giffgaff等。

(2)促进原有业务发展和商品销售的模式

这种模式采用的是实物销售与通信服务共享积分的概念,以此来维系用户、增加用户黏度,最终促进原有业务的销售。这也属于传统的虚拟运营方式,在国外主要被零售店所运用,如家乐福电信、宜家电信等。

(3)促进原有虚拟商品的模式

此模式销售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这样可以增强与用户的黏度,为用户提供与其本身产品更有关联的服务。如主营游戏业务的公司,在拥有虚拟运营业务后,目的是为其游戏用户提供更方便的通信服务,增强用户游戏的体验。

(4)行业应用类型

以为企业提供特定行业的应用服务为主,搭载虚拟运营是为了给企业用户提供更方便的应用服务。这类虚拟运营商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通信业务,从而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如用友。

(5)创新跨界的业务模式

与企业原先主营业务分离,完全开创新的产业,甚至跨界到其他行业,通信业务不作为其主要的业务收入,而是作为给用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管道。乐语通讯虚拟运营品牌“妙”(英文名称“more”)的健康管理模式正是基于这种策略。云是乐语投资重金打造的云健康平台,管就是虚拟运营,端则是具有天然终端厂商优势的手机端和智能健康设备。基于乐语自主开发的“妙more”健康平台,“妙卡”可作为用户一生的健康管理账号,整合多款智能穿戴产品所采集的健康数据,通过云管端的组合方案,能更有效地与用户连接,提升产品价值。endprint

猜你喜欢
跨界运营商时代
跨界
跨界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