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草一样站立

2015-01-28 17:32黄芳
江苏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教科研论文课题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1991年,在老师们的鼓励下,成绩优异的我报考了无锡师范,面试时,五音不全的我忐忑地唱了这首歌。

选择这首歌,是因为我差不多只会唱这首,也因为我埋在心底的自卑,除了比同学多一些认真的执着劲儿以外,我一无所有。

读完三二分段的五年师范,有同学这样给我毕业留言:你是如此默默无闻,总以为你是一个很害羞的女孩,可你上讲台的老练却使我刮目相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是的,五年的师范学习,内向的我几乎从不主动参与学校的活动,琴棋书画都练得很认真但都不算出色,唯一能自己做主的就是安静读书。最令我难忘的一个场景在大一,开学不久,教我们写作的杨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朗读了我的作文。这让同学们有些惊讶,也让我开始相信:只要努力,小草也可以有尊严地站立。

草根之路:最是情深“教科研”

不会表现、不善言辞但认真执拗的个性,使我在教科研方面走得相对快一些,教科研之路留给我的记忆最是情深。

教科研就是涂鸦文字。参加工作的最初两年,我压根儿不认识“教科研”。学校非常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必须写每月一文。那时还没有“论文”的意识,我就凭着感觉结合自以为是的教学经验,开始了论文的“涂鸦”。

始终记得那篇叫《透视“粗心”》的论文,题目是当时主抓教科研的副校长给我改的。那个撒满阳光的中午,在学校食堂排队买菜时,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看不出来,你这个小毛丫头倒挺会写的。”然后在每月一文的评价表中,我的这篇论文得了高分,后面还附有副校长亲笔写的洋洋洒洒几百字评论。他还特意把我请到办公室,为我给当时的《锡山教研》杂志写了推荐信。虽然文章没被录用,但这次经历对我后来参与教科研所起的激励作用是无可估量的。这份殊荣,我至今珍藏在心底。

教科研像描红一样简单。描红,就是在事先印好的红色印刷字上用笔再描一遍。参加工作第三至第五年的三年间,我以为教科研就是“写论文”,开始了“描红式”写论文的尝试。

经历了最初的懵懂涂鸦时期,我和大家一样逐渐开始阅读教育教学杂志了,一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为写论文丰富理论知识储备。这个时候写的都是“描红式”的论文,所以感觉写起来很简单:开头一段,中间几段,各段分别穿插一个案例,再来个口号式的结尾。依葫芦画着瓢,不用担心间架结构会走样,循规蹈矩、四平八稳但很少有自己鲜活的语言和思想。

那时需要交流的文章多一些,学校常会找我写文章,我都会欣然应承并尽力完成。这种个性在增加负担的同时,却在无形中使我拥有了比一般人更多的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将我一次又一次地从被习惯和经验“粘住”的状态中解放了出来。

教科研只要学会临摹。参加工作第六至第九年的四年间,也就是新课程改革的前四年间,我对教科研的认识有了提高。参与了学校与区教研室的课题研究,懂得了教师每天对存在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解决就是教科研,写论文只是教科研的物化表现形态。但我参与教科研的本质没有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所知与所行目标离散,缺乏系统深入性,脚踩在舆论所指“有头有尾少中段”的误区。

倒是这个阶段写的东西从“描红”演变为了“临摹”,一招一式还是有样可据,但间架结构、用笔轻重等自我创造的成分多了一些。也就在这个时期,我养成了自觉写反思的习惯。每一次深刻的课堂之旅,每一次感动的心灵对话,我都会按捺不住思考的笔端逐一记录下来,常常一提起笔来便丢失了周围的世界,忽略了时间的流逝……几十万字的教学反思,就这样在键盘的敲击声中储存了下来,教育灵感与智慧也就在这时悄然而至了。

教科研是“知行合一”的创造过程。2005年9月,朱晓文校长一句“你行的”将我真正推入了教科研领域,我开始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仿佛第一次去青岛看大海,我感到了自己的无知和渺小,还有深深的心虚感。但我没有放任其虚,而是想方设法使心虚转化为心实。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以前不喜欢也不敢看的书籍,试图以他人的先进经验和专家的理论来充实自己;同时又跌跌撞撞地走进课题研究,试图以亲身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来丰富头脑。渐渐地,我从理论层面认识到——教科研应该是“知行合一”的创造过程。教科研能否改进教学实践,在多大程度上改进教学实践,这才是衡量一名教师、一所学校教科研水平的最终标准。

放眼四周,每个学校都在走这条路,但要走出实效、走出特色,真的很难。“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开始了边走边学的探索,但脚下的路无疑是漫长而艰难的……

2006年11月,在师父严育洪的影响下,我申报了无锡市教师专项课题“辩证性开发小学数学教材的实践研究”。随后,这一课题得到学校和区教研室的高度重视,并被进一步拓展为在全区范围内推广研究的江苏省教研课题“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的实践研究”,我校成为课题研究管理中心。

前后四年多的课题研究历程,我们在学习中理解“辩证”,在思索中实践“辩证”,在感悟中反思“辩证”,在“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的一路付出中收获着进步与成长。知和行就这样慢慢地靠近了,一年一文,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写出了自己的经历和思想,课题研究论文《三维一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走向》《“辩”化有“常”》《恋“练”不舍》分别获得了2008年、2009年、2010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第11名、第4名、第9名,前两篇论文还先后被收录于《江苏教育》杂志主编张俊平先生主编的《教师,做个思想者》一书,成果集《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一书也由北京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9年“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颁奖活动中,我非常荣幸地受邀与成尚荣先生同台进行现场说评论文。成老的睿智深邃和落地有声叫我如何也不能忘怀,他说:“黄芳说,写论文是写自己的人生。我觉得,写论文可以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是一种专业的实践活动。黄芳的选题来自问题,又源于自己的课题,只有在自己的研究课题中,我们才能有更深的思考……”成老的勉励更坚定了我的草根之路。

该课题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获得了无锡市精品课题一等奖、江苏省教研课题二等奖。2011年6月,课题又受邀走进《无锡教育》杂志《课题博览》栏目,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董洪亮先生点评:“该课题成果首先不是表现在抽象的理论层面,而是表现在实践层面。另一方面,这些成果也是思想性的。能够辩证地处理教材、组织教学,这是一种很难得的境界……”

2012年,从教材研究转向学习研究,我和安彩红老师一起主持江苏省教研课题“元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人本教学实践研究”。面对陌生的领域,我们积极请教单本荣老师等专家,深入实践,自学理论,研讨指导,不断调整……愣是带着学校数学老师们跨过了课题研究的一道道坎。

在2013年7月的江苏省特级教师后备高研班上,我阐述了课题设想,导师凌国伟指出:“这是一个有品质的课题,也有一定难度,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很多东西只是说法不同,其实质是相同的,建议你读读叶澜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读完,我明白了导师是想委婉地告诉我:行动研究者的功夫不应重在提出新论点上,而要放在“清”全局之“思”上,对自己的认识和实践作出反思,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深化研究,进而在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新认识。我们对课题研究进行了全面的重新梳理。有一扇门,打开,便知浩瀚,而我们的方向亦越来越清晰,我们的知与行也越来越靠近。

2014年7月的高研班结业典礼上,我作为学员代表与大家交流了该课题的研究情况,研究真的问题,做真实的研究,这样的过程和初步成果体现了教师观念的变革与对践行的坚持,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减负增效,使学生享受数学之魅力,发展学习之能力,这是一种方法论和学习心理学的规律,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和哲学境界,是一种对教育本源的追寻,也是一种静悄悄的变化,我们还在路上……

草根之路:最是曲折“教学主张”

教学主张是教师对教学经验深刻思考、提炼后形成的个性化的见解、思想,不仅表达了教师对教育教学事业、对小学生热爱的情感上的自愿,也表达了理智上的自觉。这种理性自觉一方面源自个体逐步积累并不断内化的理论修养,同时也与个体长期养成的理性思考的品质和习惯息息相关。2012年9月,我开始学习和思考教学主张。

王荣生教授说:“在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方法好不好之前,首先要考察它的教学内容对不对。”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思考即明确“教什么”,旨在挖掘知识的本质,是价值观的体现。对教学方法的理性思考即要清楚“怎么教”,倾向于内容的呈现和组织形式,是方法论的体现。教师首先要在“教什么”上下功夫,进一步考虑如何“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只有明确了“教什么”这一基点,“怎么教”才具有实际意义,内容与形式才有可能得到有机的统一。

遵循教学内容先于教学方法的原则,回望来时路,我将我教学主张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浅入浅(表)出”“深入浅(表)出”“深入深出”和“深入浅(显)出,还本归元”,这样一个过程正像人生路一样在无数个偶然与必然的往复中逐渐凸显起来。

浅入浅(表)出。这里的“浅入”是指解读教材的浅表化,“浅(表)出”是指实施教材的浅表化,“浅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浅(表)出”,但“浅(表)出”不一定因为“浅入”。2001年9月,我幸运地踏上了新课程改革的高速公路。在一片空白下突然被卷入了理念与行动交织的狂潮之中,自我尚未苏醒,个体便已隐没在群体之中。不会读教材,没有儿童主体的意识,考虑最多的就是怎样以狭隘的新课程理念来完成教材内容,对于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知识观则一无所知。

深入浅(表)出。上面提到“浅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浅(表)出”,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教材。一本教材,无论怎样阐述,毕竟是基于课程标准的简约文本,它保证的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且通常面向全国选用,体现了“一般性”,却难以照顾到“特殊性”。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这个已有的、共同的基础上,抓住内容的“根”进一步深入解读,以期能准确地、从不同深度、从不同角度理解教材内涵,读透文字,读懂插图,将“浅”显的教材内容解读得“深”刻,这就是“深入”。

但在具体实施教材时我们还是会忽略儿童主体,当儿童的主体意识未被唤醒,教材解读得再如何“深入”都很难让真正的学习过程发生,学习流于浅表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浅(表)出”不一定因为“浅入”,有时即使“深入”了教材往往还会“浅(表)出”。

深入深出。在深入教材的基础上,一味地将简单知识复杂化,将感性知识晦涩化,这就是“深入深出”,这就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他们建构数学知识。

随着省教研课题“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的实践研究”的推广研究,我的教材解读能力增强了,但也恰恰因为在这个课题研究中沉入太深,讲究严谨的论文经验就在潜意识中负面影响甚至主宰了我的课堂教学,使我在不经意间把学生给丢了,我忘了——论文的对象是成人,而课堂的对象是儿童!致使我的课堂陷入了“深入深出”的误区。

“深入浅(表)出”和“深入深出”一样忽略了儿童主体,前者没有主体在场,后者意识到了主体但忽略了主体的儿童特征,主体自然也就难在场了。

深入浅(显)出,还本归元。2008年11月,我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颁奖活动中执教了《表面积的变化》后,有领导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要追求‘深入浅(显)出的课堂。”也就是从那时起,“深入浅(显)出”这个词开始真正进入我的心坎,它是指教得深刻、学得简单。就仿佛金币的两个面,一面抽象严谨,另一面直观有趣。如果说“深入”是为了给学生更有营养的数学,那“浅(显)出”就是为了给学生更好吃的数学,而最终都是为了实现“还本归元”。

这时再来对照已结束的课题“辩证性实施小学数学教材的实践研究”和正在进行的课题“元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人本教学实践研究”,突然发现两者恰好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教材之“蓝本”重于学生之“根本”;教师素养之发展多于学生素养之发展;应然研究甚于实证研究,这是前一个课题的问题,也是后一个课题要着力改变的点,所以说它们相互补充。要教得深刻必须深刻地解读教材,辩证性地实施教材;要学得简单必须以人为本,一切从儿童主体出发。没有“深入”不可能“浅(显)出”,只“深入”不“浅(显)出”就会让数学教学变得艰深枯涩,只有“深入浅(显)出”才能演绎有趣、真实、扎实、有生命的课堂,所以说两者缺一不可。但从宏观来看,两者又是融合的,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还本归元”。

“还本归元”,就是从方法论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以学生为本,主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它是对倪凯颜校长提出的“人本”思想之固化与数学化。“本”主要指教学过程。“还本”应做到两点:首先,学生基于自己的认知基础、认知规律和认知差异展开自主学习,教师顺学而教。其次,教师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导学、助学、诊学的作用,教导于学。“元”主要指教学目标。“归元”是指以“会预习、会解决问题、会调整、会反思”为基本内容,以“反思”为基本途径,实践研究改善学习个体认知结构和非认知心理结构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从“知其然”走向“知其所以然”,从“知之浅”走向“知之深”,从“加工知识”走向“驾驭知识”,从“学会数学”走向“会学数学”,从“会学数学”走向“人的终身发展”。

2013年11月,我执教《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一课,该课着力于基于认知结构“长度”的自主整理、基于认知结构“宽度”的自主迁移、基于认知结构“高度”的自主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深入浅出,还本归元”的教学主张和“清简质朴”的教学风格,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2014年11月,我以“从发现走向会发现”的课题思想执教《钉子板上的多边形》,课后,学生沉浸其中:数学无处不在,它就藏在我们的生活里,就如一颗小小的钉子。太牛了,玩着玩着,竟然玩出了数学中的皮克定理!这样的发现实在太有趣了!

并不如浪漫的邂逅悄然而来,而更像一粒深埋在地下的种子,带着一抹亮丽的绿色慢慢穿越地面,根系扎实,但并没有太多人注意,直到这样的绿色越来越浓,树荫越来越密。“深入浅出,还本归元”,正由此而来。

走在草根之路上,我越来越懂得:首育人,次教书。作为数学老师,我希望给予学生的不只是数学知识,更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勤奋好学的探索精神。幼学如漆,我默默地用爱与朴素的行动去影响、激励学生,用母亲般的情怀去包容、帮助学生。为了下一代的生命成长,为师必须认真地“一辈子学做老师”。为了和老师们共同成长,我竭尽所能,希望以自己微弱的光芒为大家增亮前程,责任之下倍感任重而道远。

2012年8月,恰逢十年课改的盘点进行时,我将自己十年的课改文字遴选后编辑成册,五十万字的厚厚一沓让我自己也有些意外。无论是幼稚激进的“起”始初期,还是婀娜多姿的“承”“转”发展期,抑或是回归平和的和“合”之际,我始终如一地坚信“努力就有成长”,始终如一地与真实的实践、学习、思考同呼吸,就这样紧贴着地面生长起来。

我只是想将岁月的记忆留下,赠予生命里的重要他人。这些源自心灵的记录,能够看见的是我对教育真谛的追求,它们静静地讲述着我对教育之变与不变的辩证解读;看不见的是那么多重要他人给予我的关爱,是学生,是领导,是导师,是朋友,是同事,是亲人,是《江苏教育》和“教海探航”,特别感谢我一路跟随十多年的导师朱晓文校长和严育洪老师,是你们似春风细雨般的呵护,为我的人生之路亮起了明灯,创设了生态的环境。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只是一棵平凡的小草。大风起,把头摇一摇;风停了,又挺直腰。像小草一样站立吧,将自己生命的绿色奉献给教育这片热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科研论文课题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如何抓好园本教科研管理工作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