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真正放在数学教学的中央

2015-01-28 01:50金松武
江苏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数学理解儿童立场教学设计

【摘 要】在当下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有必要冷静下来思考:如何做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中央”的改革理念?要把学生真正放在数学教学的中央,可以从教学设计、学习活动展开、反馈交流等方面进行基于儿童数学理解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教学设计 数学理解 儿童立场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人人觉得现在的教材要改,课堂要改,要突破窄小走向高宽。裹挟在这样的浪潮中,看着教师们日常的课堂教学现状,笔者心存担忧。我们往往会热烈地讨论着高远的目标,而忽略了具体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冷静下来思考:如何在教师们每天的数学课堂中真正体现“学生在中央”的改革理念?再好的课程设计、课堂设计,如果没有转变观念的教学行为,仍然无法实现数学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要把学生真正放在数学教学的中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基于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设计——学生在你的教学设计里吗?

目前,教学设计基本呈现出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线性备课,一种是表格式备课,苏教版一上《认识11—20各数》的表格式备课如下页表格所示。

线性的教学设计,考虑更多的是教师如何推进教学任务,而表格式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考虑每一个板块的设计意图是什么,学生如何进行学习与活动,我们能从中看到学生的身影。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到教学过程中,才是真正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首要方法。

在教学设计里,有没有真正把学生放进来,还体现在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过程之前对学生的群体情况及个体情况的分析。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已有经验(前在经验)是什么,前在的认知能力怎样,有可能得到发展的能力在哪里,这些都应该成为教师做教学设计时考虑的方面。只有对学习内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确定好目标,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就把学生放在中央,这才是课改真正要改的第一步。

二、学习展开——学生有时空进行自主探究吗?

数学课堂,是伴随着数学问题的探究展开的。但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一节课往往会将几十个问题撒向学生,这些问题细小、琐碎,许多都是没有“思维价值”的,学生回答也不需要多动脑子。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不是探究者,而是接球者。看似你来我往,不亦乐乎,但其实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培养,探究能力更无法得到锻炼。

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下《找规律:搭配》,教师出示情境图后连续问了5个问题:这幅图你看得懂吗?小红会有几种搭配呢?你能用连线的方法来表示小红的搭配方法吗?你能来说说你是怎么连线的吗?这样一问一答,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小,得到回答机会的也是个别学生,其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化就比较明显了。其实,这一组问题可以用一个大问题概括:你能用什么方法了解到一共会有多少种搭配的方法呢?这个大问题的设计好在哪里呢?第一,思维空间大。“用什么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必须去寻找道路的“入口”,而寻找的价值恰恰就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节点。第二,顺应了不同学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了解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教学,这才是真正让学生产生内在学习需求的动力之一。“用什么方法”?用学生自己的方法。第三,差异就是一种资源。这个大问题的设计,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下,必然会出现各种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必将会成为核心学习过程推进的生成性资源。从教师控制行为下的单一资源转向给予学生更大思维空间的多元资源呈现,这才是生动的、灵动的、有活力的课堂特质。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地根据学生思维逻辑发展的需要设计较大的问题,让学生能自由、自主地经历思考、探究的过程,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反馈交流——你关注呈现方式的变化了吗?

在数学课堂上,一定少不了学生探究后师生进行资源反馈这样的环节。大部分教师反馈学生的探究资源时会采用线性的呈现方式,也就是呈现一个讲解一个,再呈现一个再讲解一个。这样的方式,从时间管理来说,拖得较长,效能不高;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来说,没有机会进行锻炼,因为一对一的回答替代了所有学生的思想;从学生的课堂投入度来说,由于是个别学生在回答,大部分学生会觉得和他自己没有多少关系。因此,就反馈学生探究成果的方式来说,笔者更倾向于以“并联”方式呈现。

例如:计算4.75+3.4,在自我探究时,学生一般都会有这样两种计算方法:

“并联”呈现,就是把学生不同的做法同时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整体性的分析与判断。教师可以抛出一个探究性问题:你认为哪种算法是正确的?为什么?让学生判断、分析他人的另外一种做法。每一个学生在进行自我建构时,都会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这就是数学课堂上应该关注的:通过学习知识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当下的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应该在大课程观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着的课堂教学。只有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真正把学生放在中央,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慢慢地长大、长好!

【参考文献】

[1]陈琼,翁凯庆.试论数学学习中的理解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3(01):17—19.

[2]成尚荣.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J].人民教育,2007(23):5—9.

[3]金松武.打亮学生数学底色教师应该怎么做?[J].江苏教育研究,2009(7B):57—59.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西新桥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理解儿童立场教学设计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让“手中的画”更美
儿童立场——英语活动课应从这里出发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