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2015-01-28 02:21姜珊
江苏教育 2014年23期
关键词:学生会苏教版结论

姜珊

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大都是被动接受学习,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反思其中的道理,更别说去反驳;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大都只满足于把题目做完,很少有学生会去反思这样做是否合理或正确。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提高他们鉴别、评价的水平和选择、判断的能力,反思活动进行得愈全面、愈深刻,愈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养成对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结论进行反思的习惯,形成反思能力。

1.反思结论规律。

学习数学时,有些规律和结论教材会直接给出,或者学生早就知道,这样看似已经会了,实际上学生并不了解它的本质,实际运用时题型一变化就出错。所以,遇到直接给出或已知的结论和规律时,要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是这样?”。例如,教学苏教版五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很多学生不教就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大家都认为这个知识太简单了,已经会了。如果你问:为什么是底乘高?你会发现没几个人能说清楚,此时可以让学生反思两个问题:为什么用底乘高?为什么不是斜边乘底?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认识,还有利于强化他们对迁移、比较等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

2.反思学习过程。

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不仅可以检查和评价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不是正确,还可以在反思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内驱力。学完新知后,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方法、学习收获进行评估,还应该通过反思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文化,提升数学素养。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上《百分数的意义》后,教师可让学生反思:为什么有了分数还要出现百分数?百分数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把今天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反思生活现象和已有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及现象的意识和能力。

3.反思解题方法。

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方法、途径繁多,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能保证它就是最佳思路、最优解法。学生具有先天的求简单、求捷径的生活经验,所以对探求简便的好方法是有积极性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解题后进一步探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权衡解法的优劣,帮助学生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探索、总结,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胜一筹。例如,教学苏教版五下《简易方程》时,学生根据题意列出了不同的方程,如果你只是肯定这样做都是对的,那么时间长了学生会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把题目解出来。但是,答案对了并不代表他们明白其中的本质,应引导学生再去比较和反思:每个方程表示什么等量关系?哪一个方程比较容易想到?哪个方程没有意义?这样能让学生明白以后学习时要注意选择和优化。

4.反思错题原因。

学生总会出错,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善于用“我太粗心了”轻易地为自己找借口。如果不找到错误的本质原因,下次遇到此类问题还会继续出错。因此,解题后必须引导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对结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

经过实践,我越来越体会到,反思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重视反思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价值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只有在数学学习中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南京市拉萨路小学)

猜你喜欢
学生会苏教版结论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生会,是否真的很丑陋?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试议高校学生会宗旨的意义及确立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结论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