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关爱教育势在必行

2015-01-29 17:37张鑫
中国德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价值观家长教育

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社会关爱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社会关爱教育,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要途径和重要体现,需要正确理解、准确把握、切实加强。

一、正确理解社会关爱教育的价值逻辑

正确理解社会关爱教育的价值逻辑,对于加强社会关爱教育,帮助青少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关爱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逻辑的价值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思想理念,难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即为道德,却毋庸置疑。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简言之,道德就是讲做人的道理。道德一词最早在老子《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思是,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因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德,也就是说道德造化了万事万物,终究成就了自己。正如《中庸》所讲:“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的内在逻辑是以己度人、实现自我必须通过实现他我来实现。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倡导他我,通过不自我、利他最终实现大我的思想,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大智慧。

(二)社会关爱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综前所述,社会关爱教育深深嵌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逻辑,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内容上看,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等价值理念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内容义生本源,社会关爱教育提倡的“我与他”关系准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高度吻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内圣外王,只有诚意正心,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价值观教育要从心做起。而社会关爱教育,就是价值观教育。从方法途径来讲,社会关爱教育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从课堂教材到社会实践,从单纯的教育灌输到文化熏陶、舆论支持,社会关爱教育的方式方法、路径选择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一脉相承。一言以蔽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切方式方法和重要原则都适用于社会关爱教育。

二、准确把握社会关爱教育的现实问题

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关爱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挖掘出其产生的土壤,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加强和改进社会关爱教育。

(一)在学校教育中,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

在当前中小学以及大学教育中,也都将德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加以强调,也设置了相应的课程,组织编写了统一教材,但基本上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效果难说很理想。这其中原因很多,根本在于没有做好结合融入。中小学思想品德课还不是主课,在中考、高考中没有分值比重,在大学中有关道德修养课程虽纳入公共必修课,但普遍存在不去上课、学分很容易获得的现象,同时在就业指引中,学校为扩大就业率不可能给予真实的道德评价。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师授课方式,不能够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融入,不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一些大学课堂甚至出现了思想道德课老师只顾在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下面玩手机,铃声响了就走人的现象。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及教师认为德育是教导主任、政治课老师的事,还没有从价值观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角度深入思考,没有把社会关爱等价值观融入进包括主课、专业课在内的全课程以及课上课下、学期假期的全过程。

(二)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认知严重缺失、“没有摆在生活的盘子里”的问题

由于成长规律和相处时间的原因,家庭教育的受力面是少年儿童,而由于少年儿童善于模仿的身心特点,家庭教育中身教胜于言教。以身作则,在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家长对社会关爱教育没有认知,他们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身体状况,很少有人顾及孩子今天是否做了好事,是否帮助了别人,对于培养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还没上升到理性高度,根本没有列入生活中的“议事日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们更多地忙于工作,与孩子相处时间较少,把视线更多地集中在孩子自身的成长和本领的提高,同时把工作的节奏带回了家中,让孩子感到只有竞争、只有强化自己才能适应社会,而这与社会关爱的利他逻辑是格格不入的。同时,家庭关系核心是抚养和赡养的关系,围绕的是一个“孝”字,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旦家长处理不好孝的问题,给孩子带来的将是冷漠与自私,社会关爱教育更无从说起。

(三)在社会环境中,存在知行不一、声弱势微的问题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存在知行不一、声弱势微两种不利于加强社会关爱教育的因素。一方面,人们对于“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社会关爱基本上持正面评价,然而落在自己身上的话,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就拿“扶不扶”的问题来说,整个社会的认知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如果有人跌倒了,应该把他扶起来,但是当人们真的遇到时,却出于怕惹麻烦、受讹诈等考虑,而不去扶。这里产生了知行不一的问题。前不久,衡阳公务员在围观群众喊“不要扶”的情况下,毅然将跌倒老人扶到路边。而那些喊“不要扶”的群众,何尝没有“善念”,内心何尝不是想帮助老人,只是担心让他们畏首畏尾。这种知行不一的错位,造成了社会关爱只能“放在嘴上、收在心里”,却难以落地。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广泛应用、微传播带来的信息碎片化以及受众的猎奇心理,使得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被广泛传播,使得“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效应被无限放大,而展现社会关爱,传播正能量的新闻事件声弱势微,形成了不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切实加强社会关爱教育的对策建议

问题明确了,原因找到了,加强社会关爱教育需要有效应对、综合施策,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发力的格局。

(一)以“结合融入”为重点,做好学校教育

1.结合融入全课程

在继续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同时,将社会关爱内容融入中小学语文、历史、艺术、体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和高校专业课程中。在大中专院校试点开设修身功课,对修身功课的目的、内容、学时、教材、流程、讲授方法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尽快推开。

2.结合融入校园文化

把社会关爱所倡导的价值植入校园公益广告、校园报刊广播、校园网络以及队日、团日、班会,组织社会爱心人士、慈善家、公益团体进校园讲座、宣讲,使学生们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

3.结合融入社会实践

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国家重大工程、各行各业建设成就,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包括环保、助老、扶残的爱心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行为养成将社会关爱理念植入学生们的心中。

4.结合融入学校管理

用校规校训、师德建设、学生守则、考试评价等,彰显社会关爱的内容和理念。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中体现相关内容。

(二)以“以身作则”为重点,开展家庭教育

社会关爱教育要取得实效,做好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做好家庭教育必须通过家长的亲身示范、共同参与以及良好家风,形成社会关爱教育中学校与家庭之间互相倚重、相互照应的局面。

1.提高家长认知

学校、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沟通,通过家长会、联谊会等多种形式,把思想道德课等与家长修身活动联系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促使家长充分认识社会关爱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积极践行。

2.引导家长以身作则

在开展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道德实践活动中,建立参加人员台账,注意培养其中的家长群体,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将社区、街道和乡村作为主要天地,突出扶贫济困、应急救援、环境保护内容,关注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好的榜样。

3.树立良好家风

大力倡导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在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中,加大体现友善、助人、孝老的评分比重。

(三)以“造势引导”为重点,营造良好环境

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在营造和培育上下功夫。

1.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利用重大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青年节、六一儿童节、春节等,组织开展以社会关爱为主题活动,号召人们关爱他人。在举办各种重大活动、遭遇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期间,有效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合法、有序、积极参与。制作一批反映社会关爱的主题公益广告,在广播电视、报纸、楼宇电视、车载电视、户外显示屏、广场公园、车站码头、街道商厦广泛张贴。

2.典型宣传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褒奖优秀志愿者、见义勇为者、献爱心者,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在推行善行义举榜、发布最美人物、宣传时代楷模中,要将体现和展示“仁爱、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价值理念。

3.舆论引导

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传播正能量。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和各类出版物等,普及志愿服务常识,介绍各地取得的先进经验,传播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创造一批反映扶危济困、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网络文化作品,在新兴媒体中广泛传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舆论氛围。

(四)以“强化整合”为重点,加强顶层设计

从本质特征看,社会关爱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一种道德标准。而制度机制则是调整人们行为的准则,都蕴含着某些价值理念。因此,社会关爱是能够融入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当中,用制度机制来展现社会关爱所代表的行为规范。

1.强化已有规定要求

中央文明委出台了的《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些指导意见,彰显出对社会关爱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要根据相应文件要求,切实加强指导和监督,落实好相关文件的硬性规定,实现预期的效果。

2.整合社会各种力量

社会关爱教育不仅仅是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的事,而是需要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全社会共同做好的一项工作。要抓住中央颁布《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重大契机,把包含社会关爱理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的要求,以及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通盘考虑,避免条块分割,从而建立一个效力更广泛的制度保障和覆盖面更广的协作机制。

【张鑫,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齐 欣

猜你喜欢
价值观家长教育
我的价值观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家长错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家长请吃药Ⅱ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