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理解林黛玉的美

2015-01-29 21:31唐卓伟
博客天下 2014年21期
关键词:垃圾邮件刘嘉玲艺术家

唐卓伟

刘嘉玲主演了青年艺术家程然的影像作品—宽银幕录像及灯箱摄影《信》,作品灵感来自一封垃圾邮件。我们可能都曾收到类似的垃圾邮件,词句暧昧,逻辑混乱,夹杂乱码。不来自某个人,而由电脑程序随机生成。

“像是创造一个未发生的世界。”程然说道。他企图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探讨垃圾邮件存在的意义,乃至对人的影响。“它是沉默的,是处于社会系统的缝隙中的信息,像被塞入门隙的广告单,是陌生的,是闯入的。它可能过几天便自动消失,但一旦你拾起它,替换了它存在的时空,把它带入你的生活,感觉就会有所不同。”

程然选择刘嘉玲—一位明星,演绎陌生来信中的片段式句子。嘉玲的演出为影片内容增加了层次感及巨大的矛盾感。“刘嘉玲的身份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点。她是一个所有人都知道的人物。她的显著的存在感和一封垃圾邮件截然相反。”程然表示。

那一张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脸,那些充满质感、让人信服的回忆和倾诉,却难以抗辩其最初的荒诞的起源—垃圾邮件。

程然希望借此发出对生命和世事的诘问:影片中五光十色的摩登都市,是不是电脑虚拟的荒谬胜景?无孔不入的庞杂信息,是否总消失在永远永远无法抵达的无舟之渡?人类的所为,是否庸碌?是否徒劳?看似审慎的思考,是否终将引来上天的讪笑?

完成这一切的,是刘嘉玲饱满而从容的嗓音。《信》中,极大程度上,刘嘉玲将私人情感带入角色。她情绪饱满,让原本飘浮空中转瞬即逝的冰冷词句获得生命,让原本易为人忽略的细节有了纵深度。

“我没有设定非常细化的剧本,我希望由刘嘉玲来补充,这是一位演员可以做到的。”初次与她合作的程然回忆道,“而她的表现非常之好。”

作为演员的刘嘉玲,已为自己写下完美的句子。这位出身香港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的演员,迄今出演了75部电影和电视剧。自1990年凭《说谎的女人》(区丁平执导)首次入围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评选,直至2011年凭《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武则天一角赢得金像影后,她的事业旅程,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今时今日的刘嘉玲依然保持着作为演员的细腻感悟力,她依然保有那张我们熟悉的面庞,可她的表达和所为充满新意。她变得敏感,常为简单的事物而感动:当她望着家里的鸟在树上筑巢、生蛋、孵卵,直到小鸟出生、飞翔,她感动到哭。她渴望新鲜的领域,她期待新的挑战,她爱上了艺术。她说:“有一天,也许我会拿起画笔。”

再没有什么让她畏首畏尾。

梁朝伟的声音最好听

问:与程然的合作,感受如何?

刘嘉玲:影片的创意来自垃圾邮件,要求我把原本停留在空气中的一些虚拟的片段具象化。我觉得,现在的年轻艺术家,真的很不可思议,非常有创意。拍这样一部戏,没有对手,也没有很详细的前前后后的情节和对白,很大程度上依靠我的想象力。这种类型的创作,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我跟导演说,你的脑子里,一定有一个很完整的画面,你一定要告诉我,你希望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千万不要客气,我完全配合你。

问: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带入角色?

刘嘉玲:肯定会。就表演而言,如果我有过和剧本中的人物相似的生活经验,我可以一瞬间达到肢体上或情感上的表演效果;如果没有,那么我必须观察别人的动作,想象别人的情感。但哪怕是借助别人的经验,也仍然是通过我的理解和表达来表现。这就是表演最有趣,也是最难的地方。

问:作为演员,你平时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刘嘉玲:如果接了一个角色,我会做很多准备工作。我希望和导演更多地探讨有关人物的背景,她从哪里来,她有怎样的生活节奏,知道越多,我越容易进入角色。演武则天就是这样,我们没有人见过武则天,但徐克借给了我很多很多唐朝的书。作为演员,一定要看。我从中得到的领悟,很可能在一些非常细微的动作中体现出来。

问:就这部戏而言,程然希望你尽可能以自己的声音丰富人物的个性—念白成为很重要的部分,对吗?

刘嘉玲:是的。我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越来越重视声音的表演,声音是非常重要的表达。现在的我,怕重看自己的电影,是因为对自己当年的声音不大满意。而且,在香港,我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很多电影是配音的,那就更没感觉了。今年8月,我会演出一部舞台剧(《杜老志》,毛俊辉执导),希望能够借此多得到一些声音和肢体方面的训练。

问:你是一位挺有语言天赋的演员。《海上花》的一众演员中,你的上海话讲得最好。

刘嘉玲:是吗?侯孝贤导演真的很用心。当年,我们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上海人,当演员一进到那个拍戏的大院,就立刻进入了上海的氛围。所有人都在讲上海话,除了侯导。蛮有趣的经历。

问:你最喜欢的方言是?

刘嘉玲:上海话。它是时尚的,高雅的,贵气的。

问:你心目中,谁拥有最好听的声音?

刘嘉玲:梁朝伟。他的旁白,往往可以很快地将你带入情景。他唱歌,从技巧上来说,也许不算一个很专业的歌手,但他很善于运用情感。

问: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刘嘉玲:古典乐。我也喜欢摇滚乐和中国传统乐曲。

问:你近年来爱上了艺术。

刘嘉玲:我发现,艺术这个东西和演戏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以前,当我去欣赏一幅作品,也许停留于表面。但当我慢慢接触到艺术创作者,了解他们的创作的过程和背景以后,会对作品产生更生动的体会,会感到,有很多很丰富的故事在里面。endprint

问:艺术可以帮助你解决自己的问题吗?

刘嘉玲:可以。其实我觉得,我自己的人生挺乏味的,通过艺术,你会看到许多超乎你自己生活范畴和想象的魅力。要知道,一个艺术家,他最惊世、最厉害的作品,一定是超乎想象的,一定是跟我们时下的主流反道而行的。你明白吗?

问:你好像很喜欢周春芽(艺术家)的作品?

刘嘉玲:我喜欢《桃花》和《绿狗》。其实,关于周春芽的人生,我大概知道他的经历—如何进入美术学院,又留学德国,以及他的生活爱好,等等,挺有意思。我去过他的工作室,我发现他作品中的“绿狗”,其实就是他生活中养着的那条狗。我看到了生活中的他与小狗之间的联系。小狗成为了他的雕塑,成为了他画中的主角,很生动。我觉得,艺术家观察事物,会比我们常人更细致、更敏感一些。

问:周春芽还专门为你创作了一幅作品,可以讲讲吗?

刘嘉玲:我们成了朋友。他了解我,他为我画的桃花和别人不一样,很大的一朵,生命力很强的样子。我为此等了两年多。虽然心里希望早一点得到这件作品,但也没有一直催他,只是每年在家里的桃花下面拍一张照片,寄给他,写一句“桃花开了”。我们也合作了“五彩基金”,一起为公益出力。他是个很善良、很慈悲的人。

问:刚才张恩利(画家)来探班,你也是他的粉丝,对吗?

刘嘉玲:是的,大概一年半前,我在朋友家见到他的画。我很喜欢他的“管子”系列,还有他画的桌子。我喜欢他的色彩—用色非常好。我收藏了他的作品,买了两张。

问:当你看见艺术家本人,觉得与他们的作品有反差吗?

刘嘉玲:当我初见张恩利的作品,心里想象,他可能是很高大很粗犷的一个人,但其实他并不是的。春芽老师也是,他很平和,但他的作品中也有一些很疯狂的东西,你记得吗,“桃花”系列中,有男女之事。不过,如果,你与艺术家们仔细交谈,再回头去看他们的作品,往往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问:你的妈妈,当年是位画家。她对你的影响大吗?

刘嘉玲:肯定有影响和熏陶的。我在苏州长大,在苏州,画画和刺绣是非常普遍的文化。小时候,我放学以后,常去我妈妈的民间工艺厂,那里有国画、油画,我从小喜欢看颜色的调配这些,就是一种熏陶。所以,当现在的我望着一幅图画时,会比较容易进入情景。

问:小时候动过笔吗?

刘嘉玲:有过。小朋友喜欢玩颜色,喜欢涂涂抹抹。我妈妈画工笔画,十分讲究勾勒线条。她觉得,一定要把功底打好,才能上颜色。但我觉得,一个画家,不能只停留在技术上,对于画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思想的澎湃和激情,是对社会、对爱情的感悟。最近,我看了莫奈的展览。我发现他的创作里面,有很多他对人生的无可奈何,很生动。这些,你都可以从他的作品里看到。

猴脑、穿山甲、熊掌、老虎并不好吃

问:你曾说现在自己常为了一些小事感动,看着院子里的小鸟筑巢,会流泪。

刘嘉玲:我会。我越来越会。其实这些不是小事,对它们来说,是大事。而我年轻的时候常会忽略这些。随着年纪慢慢变大,我越来越觉得,对于任何一个生物,生存,都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最近我去了非洲,东非。我看到了野生动物,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存方法,它们都必须经过与大自然、与其他物种的抗争,才能生存下来。爱是一定存在的,无论对下一辈的爱,或对同伴的爱。

问:你也极喜欢花,对吗?

刘嘉玲:是的。我很喜欢花。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感。花开到盛放的时候,我不忍心想象它凋谢的样子。可是事情就是这样子,盛放的时候,也就是凋零的开始。

问:喜欢林黛玉式的病态美?

刘嘉玲:我能理解林黛玉式的美。但,相对来说,我喜欢茂盛。你知道吗?我喜欢樱花,它很短暂,怒放的时候,让我感到震撼。我每年都会去日本,特意为了看樱花。日本人喜欢在樱花树下喝茶、跳舞,那是沿袭已久的习俗。人们不舍得它凋谢,但最终还是要告别。我想,这是在告诉我们,享受当下,珍惜当下。不要有所保留。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

问:除了樱花,你还喜欢怎样的花?

刘嘉玲:樱花、桃花、梅花,我都喜欢。我觉得,花,很女人,每个女人都有她各自的个性和媚态。有花在家里,很有生气,偶尔,你会觉得浪漫。记得小时候,家里没有鲜花,只有塑胶花。我记得的画面是,四方的饭桌上,铺着印花台布,上面摆放着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放着塑胶花。我想就是因为人们觉得家里需要花的点缀,哪怕是物质匮乏的年代。

问:是的。上海人还有假领子,是那个时代的标志。

刘嘉玲:是的是的!有假的领子、假的袖子。我想,那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是对人性的尊重,对高尚的尊崇。那个时候,尤其上海人,很讲究的,头发干干净净的,就算没钱买衣服,也仍然可以说光鲜亮丽。

问:我知道,你是一个特别讲究礼仪、讲究规矩的人。

刘嘉玲:没错。这是需要的,无论什么场合。

问:有天你会拿起画笔吗?

刘嘉玲:一定会有那么一天的。我现在正在物色老师。

问:你总是愿意尝试涉足新鲜的领域?

刘嘉玲:世界上有无限的可能性。我尽量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小的框架里,最近这两三年,我开始感觉到,这世界太大了,有太多事情是你一时还领悟不到的。把心打开之后,一切皆有可能。

问:每到了新的环境,你乐意接受当地的未曾尝试过的东西吗?endprint

刘嘉玲:我不是娇生惯养的,一定要怎样怎样,虽然我有一点点洁癖。但到了一个新地方,我愿意尝试当地的食物,喝当地的水,感受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一切都OK。我不需要什么空运来的水。

问:吃过的最疯狂的食物是?

刘嘉玲:我吃过满汉全席,奢华到了极点。那代表了人在吃遍了山珍海味之后仍在挖空心思想要尝些不一样的东西。现在想起来,还蛮疯狂的。猴脑呀,穿山甲呀,熊掌啦,老虎啦,我觉得并不好吃,更没必要。我们这么文明的社会,不该吃这些。

问:你认同众生平等的道理吗?

刘嘉玲:对,众生平等。其实我觉得,动物的世界很简单,生存,繁殖,哺育下一代,就这样。在荒野旅行的时候,我发现哪怕是我们印象中很残暴的狮子,吃饱了以后,也就不会去侵犯别的生物。但人可不是,人复杂得多,人吃饱了还想买个包包。人的欲望可以被无限放大。

问:你自己仍有被欲望左右的时刻吗?

刘嘉玲:有的。其实,欲望,是很难完全摆脱掉的。但我一直在提醒自己,我的所得,已经很丰盛了。

大明星大收藏

刘嘉玲

刘嘉玲于7、8年前开始收藏艺术品,藏品多是当代艺术。她喜欢的风格类型很多,比如刘小东、曾梵志、向京的作品,目前的藏品有几十件。由于藏品逐渐增多,她还在香港租了一间房子,专门来存放画作。

冯小刚

2013年,在为“改善生活”而抛售华谊兄弟股票套现的同时,冯小刚在拍卖场频频出手,最大手笔是以2000万元买入艾轩的一幅油画,创了该画家的最高拍卖纪录。而据北京某拍卖公司董事透露,冯小刚一年就在他们公司买了5000万元的油画。

林依轮

林依轮钟爱收藏艺术品,他收藏的油画和古董家具在圈里已小有名气。从1995年开始,林依轮开始关注艺术圈,并与曾梵志、刘野、潘德海、周春芽等艺术家成为朋友,他们的代表作也逐渐被他收入家中。

Jay-Z与碧昂丝

音乐巨星Jay-Z与碧昂丝是一对当代艺术品的狂热爱好者。他们一起参加过以往的几届美国迈阿密巴塞尔艺术节。到目前为止这对夫妇投资收购了包括达明赫斯特、Richard Prince在内的超级明星级艺术家的多件作品。

詹妮弗·安妮斯顿

艺术家Robert Motherwell一副百万美元的作品《A Throw of Dice》现在就悬挂在安妮斯顿位于夏威夷的豪宅之中。这位美女演员同时也对陶瓷设计,以及水晶玻璃艺术有浓厚兴趣。endprint

猜你喜欢
垃圾邮件刘嘉玲艺术家
从“scientist(科学家)”到“spam(垃圾邮件)”,英语单词的起源出人意料地有趣 精读
一种基于SMOTE和随机森林的垃圾邮件检测算法
世上有很多美人,我只爱刘嘉玲
刘嘉玲:最完美的控制就是不控制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飞舞面
基于支持向量机与人工免疫系统的垃圾邮件过滤模型
基于贝叶斯算法的垃圾邮件过滤器的模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