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酱醋茶汤

2015-01-29 14:09邓娟
博客天下 2014年19期
关键词:王佳芝汤唯李安

邓娟

金泰勇,韩国导演,非著名,有才华—汤唯的择偶标准符合人们对她一贯的认知和期待:文艺、低调、接地气。

34岁的汤唯宣布订婚,声明就颇有韩剧家常的温暖情调:因为电影相识相知,从朋友成为恋人,以后还会称呼对方老公老婆。

在中国的女演员里,汤唯是特殊的存在。她无法归类,不与任何女星齐名,她的每一部新片都难以超越让她成名的第一部,但也没有人能撼动属于她的口碑。附加于她身上的政治色彩造就了她的坎坷,也增添了她的神秘。

“王佳芝是我们大家很多东西的投射。她是王佳芝,不是汤唯。汤唯只是一个肉身。”李安曾为困境中的汤唯正名。但在演员汤唯的演艺生命里,《色·戒》恐怕是永远破不开的戒。

她从人生巅峰跌落低谷,又凭着韧性回归。她有强大的自控能力,“她有意识地控制着自己的肌肉,笑的时候从不露出牙齿”,一个在“雪藏”事件发生后见过汤唯的知名专栏作家写道。

人们神化她的机遇、天赋和勇气,却忽略她的代价、渴望和恐惧。

“那种没人理解你的恐惧,是很孤独的。”她说她最怕的是没有人能理解自己说什么,尽管在熟悉她的娱记眼中,她从最初的无话不说,变得谨慎说话。

她订婚的消息让许多人哗然。人们并未注意到,过去她多次表示,最大的愿望是成立家庭,柴米油盐是她的向往—这与她被架空的女神形象背离,听起来使人难以置信。

在与电影《晚秋》导演的婚讯公布后,重听2年前汤唯为电影演唱的同名主题曲,歌曲如同她的心路:“过去的阴影紧随我流浪……爱情足够让两个人难忘,孤独却只有我一个承担。谢谢你,走过我身旁。”

晚秋不晚又何妨

2012年3月23日,电影《晚秋》在国内上映,画家汤余铭用女儿汤唯送的票看了片子,回家挥毫写下:“晚秋不晚又何妨”,那是汤唯演唱的同名主题曲的一句歌词。

《晚秋》是汤唯的第三部文艺电影。这对一个年过30的女演员来说还是迟了。2007年她凭《色·戒》一鸣惊人,却又迅速沉寂,隔了两年多才在《月满轩尼诗》中回归。

《晚秋》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个陷入人生泥沼的女人,因为反抗家庭暴力而失手杀了丈夫,入狱7年—看起来这和演员汤唯的生活南辕北辙,但汤唯却对角色有着异乎寻常的理解:“这是一个经历了太多不如意的女人,她已经把自己的内心完全封闭,只愿在世间当一名匆匆过客,不愿去爱,也不敢去爱,但她心里并不是没有爱,她只是藏起了一切。”

拿到剧本,汤唯就在想象安娜的样子。“我想象她的眼睛是什么样的,是浑浊的还是清澈的;也好奇她麻木的面色中是否还有光亮。”

事实上,导演金泰勇写剧本时参照的就是汤唯的形象。开拍前他向汤唯要照片,汤唯说,网上都有,“我自己也没什么特别的照片”。金泰勇找来一些,贴在墙上,每天看着写。

他要求汤唯不化妆,因为他想象的安娜,要“脸上能留下岁月的痕迹”。就是这样素面朝天不加修饰的安娜,却俘获了玄彬扮演的男主角,两人在三天的邂逅里迸发了灵魂之恋。

金泰勇对安娜面貌的诠释,不免让人想起教母级女文青杜拉斯在那本著名的《情人》开篇中所描述的“比起你年轻时的样子,我更爱你现在饱受摧残的容颜”—这样的风格,和以文艺著称的汤唯,非常和谐。

回忆和金泰勇的沟通,汤唯说,最早由导演身边的助手翻译,后来汤唯便争取直接沟通,金有留学经历,两人的英语都很好。“到拍摄中期我们之间建立起一种默契,这种默契是不需要语言的。”有时拍完一个镜头,汤唯看一下金泰勇的眼神,就知道是不是要再来一遍。

为了揣摩坐过7年牢的女人真正的精神状态,一贯敬业的汤唯到真正的监狱体验,门一关,只有一个铁铸的洗脸台,一个抽水马桶,一张桌子,两张床。她躺下去,床很硬,毯子很扎手。“窗户只能看到一束光,里边的人就靠那点光活着。如果让我在那里待上一个月,可能会疯了,待上一年就都空了。”

汤唯把这些情绪一点一点地带进了电影里。她甚至找到了和自己生活相似的地方。

有一场戏,同学邀请安娜吃饭,后来知道安娜杀人坐牢,就找借口取消了约会。

“她很怀念跟同学的这种感情,同时不会去麻烦别人,我也是这样的。”汤唯说,“我也喜欢阳光温暖的生活,那是我所向往的。”

2011年,影片首先在韩国公映,汤唯随后成为获得韩国电影百想艺术大赏的第一个外国人。次年影片登陆中国,海报上的中文写着“2012年3月23日遇见爱情”。

2年多后,汤唯直接公布了婚讯,婚期在秋天。声明中“遇见爱情”的时间是2013年10月的重逢,“虽然我们都得再去学门外语……缘分来临时,绝不错过”,汤唯和金泰勇的共同声明说。

外语应该不是问题,早在拍完《晚秋》进《武侠》剧组时,汤唯已经带着韩语教材。

和王佳芝谈的一场恋爱

尽管对女星们结了、生了或离了的信息轰炸已经习以为常,汤唯平静宣布订婚还是引发了久违的讨论热度。

有人认为汤唯是“嫁得最成功的女明星”,因为比起圈子里更多见的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庸常选择,她从一而终地维护了人们对她的文艺期待。还有什么比文艺女青年和文艺电影导演相爱更文艺的事情呢?

不过更多的声音是,在这对顺应近来中韩演艺界跨国恋情时髦的组合中,汤唯属于“下嫁”,“用一个蔡琳(今年6月底接受中国内地男演员高梓淇求婚)换走汤唯,亏了”。

尽管“女神”层出不穷,但汤唯无可取代,她特殊的演艺经历增加了她的复杂魅力,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endprint

成就汤唯的、时至今日她仍绕不开的角色,是《色·戒》里的王佳芝。

在27岁这年遇到李安之前,汤唯已经参演了一些电视剧角色,还有一部电影《警花燕子》,但演艺成绩仍然惨淡。因为“不漂亮”,她有过两次考戏剧学院落败的经历,最后曲线救国转考导演系才挤进了中戏大门。

“她有一双清澈无比、不带任何欲望的眼睛,是能做那种事(为国捐躯)的人。”李安后来解释看中汤唯的原因。

这和话剧导演杨婷的印象一致。2005年汤唯在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当义工,被朋友推荐去演杨婷的《切·格瓦拉》。“在我的印象中,她跟性感完全没关系,她就是一个干净的、单纯的、真诚的、执着的女孩子。”杨婷说。汤唯在话剧中饰演为理想而战的女战士,包括她之前在《警花燕子》里的警察角色,一身正气,都让杨婷感到“跟她本身的气质很贴切”。

那时的汤唯还和“风情”无缘。李安送她去学上海话、穿旗袍和高跟鞋、唱苏州评弹。

《色·戒》拍了118天,114天都在拍汤唯。李安说,最初汤唯很清纯,后来变成一个成熟女人,“我从没花过那么多时间去栽培一个演员”。

这块璞玉经过李安的雕琢,最终在影片中光芒四射。张爱玲笔下那种暗流涌动、纠结含混的心绪,男女间攻防进退、真假参半的感情角力,至少目前为止,没有哪位女演员的诠释比汤唯更精准。

《色·戒》在2007年娱乐圈的影响力几可称为石破天惊,而汤唯一鸣惊人,即使影帝梁朝伟也成了她的绿叶,在日本宣传时,李安称,王力宏代表自己的脑,梁朝伟代表自己的脆弱,“汤唯代表我的心”。

不过当时《色·戒》最受争议的话题是其中的大尺度床戏。“裸戏”、“露点”这些字眼和汤唯的名字如影随形,她一夜爆红,也誉谤满身。

随后便是封杀传闻。2008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下达《关于重申电影审查标准的通知》,强调“净化银幕”。巧合地,汤唯从电影、电视、广告中消失了,即使2009年受邀参加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在央视电影频道的转播中,她的镜头也全部失踪。

为什么唯独一个女演员成为牺牲品?一篇名为《如果没有汤唯,〈色·戒〉就是一部三级片》的评论写道:封杀汤唯是在打击这个片子中代价最小的。

对于“封杀”,汤唯从未发声。只是在有记者问到“是否走出王佳芝阴影”时,她对“阴影”一词表现出排斥。

“王佳芝就像是和我一起成长的人,就像是谈恋爱,摔了跤,跌了跟头,这些都是生命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不管如何,都会在你的生命里留下烙印。你深深爱过的一个人,哪怕最后你们分手了,走过去了,你肯定不会忘记他。有人说得很形象,《色·戒》就像我的初恋,和王佳芝谈的一场恋爱,也是和电影的恋爱。”汤唯说。

想要的总是得不到

讳莫如深的“封杀”、众说纷纭的猜想,让沉寂期的汤唯保持着话题度和神秘感。

“我就像上证A股,疯狂地冲到了历史最高点后,稀里哗啦地崩了盘。”其间,网上流传的一篇《青年文摘》风格的“汤唯口述”描述了她从巅峰跌落、自强不息地在英国街头卖艺的经历,这篇文章以假乱真,大受好评,因为字里行间的从容和努力,与汤唯留给人们的印象十分吻合。

去英国是李安善意的安排,缘于《色·戒》让女主角陷入困境的内疚,李安说自己以前对待很多演员的态度是“过眼云烟”,但汤唯“艰困的时刻,我们将尽一切办法支持她”。香港制片人江志强受李安之托签下汤唯,送她到英国学习戏剧。

在英国,因为租房问题,她被暴躁的中介老板指着鼻子说:“你以为你是女王吗?”汤唯生气地反驳回去:“我不是女王,可你也不是国王。”老板推搡着叫她滚出去,“我突然安静下来,就这样看着他”。

“我在英国,就像爱莲(《月满轩尼诗》中的角色)在香港,必须内心很强大,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才能让自己像一棵不死草一样,倔强地生长,而不被人踩死。”汤唯说。

汤唯不爱抱怨。早在拍话剧《切·格瓦拉》时,杨婷就发现了她的情绪管理能力。“别的演员情绪崩溃都会表露出来,她从来不会表露,应对的方法就是加倍的努力。”

2009年汤唯接拍《月满轩尼诗》复出。2011年,凭借这部电影,她获得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奖。

不过,在专栏作者和菜头看来,这部轻松喜剧对汤唯的价值不大,因为换谁都可以演—“国内是没有李安的,她只能去接这些破片子,骏马配上一个很烂的骑师,还能跑多快?”

起点太高既是汤唯的幸运也是她的不幸。但对于汤唯自己,能保留演员身份已经值得珍惜。在颁奖台上,没有女星们惯常的梨花带雨、感慨万千,她从容微笑,淡定开口,看不出苦情和感伤。“这是我在国内的第一个最佳女主角奖,非常感谢。”她引用鲍起静的话自勉,“平凡一点儿,踏实一点儿,演员这份工作可以做得久一点儿。”

此前,她一度出现在央视的活动中。就在人们认为汤唯“解禁”后不久,她参演的献礼片《建党伟业》最终划掉了她的名字,剪去了她的镜头。

“封杀”期间的媒体采访里,汤唯常常提到一个词:顺其自然。

“我很幸运,我忍耐力很强,父母都是这样的人,妈妈从小苦大的,爸爸一路都自己硬闯过来。我比较安于现状,生活怎么就怎么过,有什么事要做就做到最好。”汤唯说,她信命,这可能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小时候特别希望一些事情发生,但最后都没有。endprint

“想得到的东西,总是得不到。后来就觉得,哦,还是顺其自然好了。”

“没有第二个愿望超过它”

“汤唯的坎坷是她的命。她所遭遇的那些不幸和幸运都造就了如今的她。如果没有这些,你们现在看到的汤唯一定不是那个充满魅力和自信的汤唯。”陈可辛说。

坎坷也在她脸上留下了明显的法令纹,有人说她的笑带着苦相。一个知名作者形容她“长得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演《晚秋》里心事重重的角色再合适不过。

许多人对她的遭遇怀着同情和怜惜,但她从来不挥霍这种感情。她不自怨自艾,也不怨天尤人,好像没有什么可怕的事物能打破她的淡定从容。

她是娱乐圈的学霸,在韩国电影颁奖礼上一口伦敦音技惊四座。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评论里都在感叹女神的“高大上”。

人们神化汤唯的语言天赋,但其实她的诀窍不过是努力和敢说。在西雅图拍《晚秋》时,为了把英音扭转成美音,她找了一个本地人做助理,抓住一切练口语的机会。有时助理问“你好吗?今天去哪儿”,她不回答,只管鹦鹉学舌,像复读机一样模仿对方的腔调,弄得那个美国姑娘惊呼:“你太疯狂了!”

她的团队似乎过于谨慎,所以才会把她接受采访时口无遮拦说的喜欢吃回锅肉修改成香菇菜心。这件事发生不久后,一个娱乐记者记得,采访汤唯时她的工作人员增加了“别问任何跟菜名有关问题”的新要求,而明明前一回,“女神”还大大咧咧地在休息室里吃着桂林米粉,飘了一整个房间的味儿。

比起“女神”,生活中的汤唯更接近“女汉子”。探望中学老师,她到批发市场买水果,满满一箱子,她往肩头一扛,一个“走”的眼神,让跟在后面的朋友笑疯了。

拍《北京遇上西雅图》间隙,吴秀波请汤唯吃饭,她说想吃热狗。热狗买回来,她站在街边狼吞虎咽的样子让震惊的吴秀波直夸“吃东西挺汉子的”。

“不物质,特精神,没有那么多欲望,到现在也没有。”杨婷觉得汤唯一直都是朴素的。

另一个朋友袁鸿说她“不是用心在穿哪一季的时装、穿哪个品牌,或者走红毯的那种演员”。

她的心思都在戏上。“我不拍戏时有时候像睡着了一样,觉得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对我来说都不再重要。等到一有戏就醒了,那个按钮按开了,开始活泛了。”汤唯在一次采访中说。

除此之外,“女神”汤唯最大的愿望是成立家庭。“没有第二个愿望超过它的。家庭对女人来说永远最重要。”她还曾经遗憾地提到自己“舍去了一些结婚的机会,失去了家庭幸福生活可以早一点开始的机会”。较早关注她的人,应该听说过《色·戒》之后,据说已经谈婚论嫁的时任男友田雨和她分道扬镳的旧事。

《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她饰演的“小三”挺着大肚子,挥舞着手中的名包和美钞。但在影片宣传活动上记者问起她期待的爱情,汤唯回答:“和你柴米油盐过日子的人”。

“我是不是很可笑?我以前一直以为自己什么都能承担,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男孩,”她说,“现在我才明白,原来我也只是个女孩,普普通通的女孩。”

“我想着剧中人,想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我突然意识到,到最后,最重要的不是别的,就是柴米油盐。如果没有这个托着你,什么也长不出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佳芝汤唯李安
青梅竹马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韩国影星金汎空降福州 期待与汤唯合作
品电影《色•戒》析王佳芝悲剧之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