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现状及勘查开发建议

2015-01-30 08:39路玉林易继宁
中国矿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矿种探矿权采矿权

路玉林,林 燕,易继宁,郭 佳,王 慧,杨 菁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2.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陕西 西安 710054)

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现状及勘查开发建议

路玉林1,2,3,林 燕4,易继宁3,郭 佳3,王 慧3,杨 菁4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2.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北京 101149;3.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陕西 西安 710054)

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综合勘查开发和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炭、煤层气、岩盐、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炭、油气、煤层气、铝土矿、岩盐等主要矿种矿业权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矿业权之间交叉重叠特点,为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提出了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不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时序等对策建议。

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矿业权;建议

鄂尔多斯盆地地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平面形态近矩形,面积37万km2,若盆地外围的河套、银川、巴彦浩特、六盘山、渭河等中新生代盆地除外,主体盆地面积约25万km2。盆地赋存丰富的煤炭、煤层气、石油和天然气、铀矿、岩盐等矿产资源,形成“满盆含煤、上油下气、南油北气、周缘砂岩型铀矿”的分布格局[1-5],其中天然气、煤层气、煤炭、铀矿、岩盐等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盆地之首,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居全国第四。此外,还含有铝土矿、油页岩、水泥灰岩、芒硝、石膏等矿产资源,已成为我国重要矿产资源,尤其是能源资源的生产、储备和调配基地。

为统筹协调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炭、铀矿、岩盐等各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和时序,国土资源部决定组织编制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专项规划。本文在此背景下,主要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炭、煤层气、岩盐、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炭、油气、煤层气、岩盐、铝土矿等矿种的矿业权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矿业权之间交叉重叠状况,为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提出了对策建议。

1 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

鄂尔多斯及其周边地区地质调查工作始于20世纪初。王竹权(1921~1937年)、袁复礼(1925年)、尹赞勋(1937年)、卢衍豪(1947年)等先后对该区地层、构造、石油地质和煤田地质等进行了调查。大量的、系统的地质调查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相继完成1:20万区域地质测量,部分地区完成1∶5万区域地质矿产工作。同时,还完成了人工地震、重力、地面航测、航磁、电测深等地球物理和遥感地质调查,不仅为国家提交了可观的矿产资源储量,也积累了大量的地质矿产资料[6-8]。近年来,不少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对鄂尔多斯盆地多种矿产资源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9-19]。

1.1 煤炭

鄂尔多斯盆地自下而上划分石炭-二叠纪、三叠纪和侏罗纪3套含煤岩系。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以太原组和山西组为主要含煤层段,煤系和煤层在全盆地均有分布,但埋深2000m以浅者仅限于盆地周缘。太原组一般含煤2~9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2~5层,最大累计厚度20~30m,主要可采煤层位于太原组中下部。山西组一般含煤2~3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1~2层,单层最大厚度和累计厚度均低于太原组,主要可采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下部,富煤区主要位于盆地东北部的准格尔、河曲及盆地西部的横山堡-石嘴山一带。

三叠纪含煤岩系以瓦窑堡组为含煤层段,含煤范围局限于黄陵、富县、延安、子长、子洲一带,其中仅子长一带达可采厚度,共含煤7~15层,可采煤层1层,位于瓦窑堡组上部,厚1~2m。

侏罗纪含煤岩系主要以延安组为含煤层段。延安组全盆地分布,在盆地西侧局部地区埋深大于2000m,其余埋深均小于2000m。煤层除盆地中部延安、延川、延长一带不发育外,其他地区发育较好。延安组共含煤10~15层,主要可采者5~7层,累计可采厚度一般为15~20m,富煤区主要位于鄂托克旗和乌审旗一带。煤层分布规律,盆地南部主要可采煤层位于延安组第一段,单层最大厚度可达40~60m。盆地中部仅有煤线发育。盆地北部主要可采煤层位于延安组上部,最大单层厚度可达10m以上。

鄂尔多斯盆地累计探获煤炭资源储量4660亿t。保有资源储量4590亿t,占全国的34%。其中,陕西1880亿t,内蒙古1660亿t,山西560亿t,宁夏340亿t,甘肃150亿t。现有生产煤矿矿山总数1647个,合计生产能力93624万t/a。其中,陕西煤矿总数556个,生产能力35564万t/a;甘肃煤矿总数36个,生产能力2293万t/a;宁夏煤矿总数49个,生产能力2670万t/a,内蒙古煤矿总数314个,生产能力37051万t/a;山西煤矿总数692个,生产能力16046万t/a①资料来源: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煤炭资源信息中心。。

1.2 煤层气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程度较高,其次是盆地南缘,盆地中部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煤层气资源主要产于石炭-二叠纪和侏罗纪,其中,石炭-二叠纪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渭北煤田、晋陕边界、准格尔、桌子山-韦洲;侏罗纪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于黄陇煤田、盐池-平凉、陕北煤田、东胜-鄂托克、沙井子-王洼。石炭-二叠纪煤层气含气量较高[20]。

鄂尔多斯盆地风化带至煤层埋深2000m以浅区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9.9万亿m3,可采资源量为1.8万亿m3,其中,中侏罗统延安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5.3万亿m3,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4.6万亿m3。

煤层气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盆地东缘及东南缘石炭-二叠系煤层埋深1000m以浅地区,中联、中石油等公司实施了大量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获得了大量的煤储层参数和生产参数。目前,中联公司在柳林地区已实现煤层气试生产试验,中石油在韩城地区已实现煤层气小规模的商业化生产、销售和利用。此外,中石油在该地区5亿m3的产能建设近尾声,20亿m3建设在规划之中,韩城-渭南-西安煤层气管道建设进入实施阶段②资料来源:中联煤层气公司。。

1.3 铝土矿

铝土矿主要分布于陕西、山西、内蒙、甘肃四省区。鄂尔多斯盆地共探明储量7.7亿t,其中,山西省境内主要有保德-河曲、兴县和临县-中阳3个铝土矿集中区,均赋存于石炭系本溪组地层,铝土矿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较薄,一般2m左右。目前,山西境内查明资源储量3574.8万t,其中,基础储量30.6万t,资源量3544.2万t,保有查明铝土矿资源储量33729.1万t。陕西省境内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府谷和韩城的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中[21],现有矿产地3处,累计查明资源量1199.6万t,其中,基础储量725.6万t,资源量465.3万t,保有资源储量1191.2万t。内蒙古境内铝土矿累计查明资源量1062.6万t,其中,基础储量48.3万t,资源量1014.3万t。甘肃境内铝土矿现有环县李家梁、宁县付家山、宁县路店和宁县太昌4个铝土矿普查区,总面积为192.02 km2。

目前,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在山西省柳林、中阳、兴县等地开采铝土矿,有采矿权8个。

1.4 岩盐

鄂尔多斯盆地岩盐矿主要分布于陕西、宁夏、内蒙三省区,共探明资源量为8900多亿t。其中,陕西省岩盐矿主要分布在榆林市中东部和延安市东南部,面积约4万km2。奥陶纪马家沟组一、三、五段共发现盐层57层,总厚度达313m,岩盐层深埋地下2500m左右。预测盐矿石总量6万亿t。探明氯化钠(NaCl)资源量8857亿t。

宁夏岩盐矿主要分布于六盘山早白垩世盆地的硝口和贾塘-罗川一带。目前已发现大型矿产地1处,赋存于下白垩统乃家河组。2008年以来,宁夏地矿局在固原硝口-上店子地区开展岩盐矿普查-详查,施工的钻孔中见到厚42.38~254.28m的岩盐矿层,具有埋藏浅、厚度大、品位高、易开发的特点,1000m以浅岩盐资源量达26亿t,外围成矿远景区预测岩盐资源量可达80亿t,找矿潜力巨大。

内蒙古岩盐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膏盐泻湖相盆地与东胜凸起的接合凹陷部位,主要为伊金霍洛旗-乌审旗岩盐矿。岩盐矿赋存于奥陶系马家沟组第三岩性段的潮泙-泻湖相沉积。矿层呈北西走向,倾向南,倾角2~3°,见工业基础矿层4层,平均品位(NaCl)65.10%。估算岩盐矿(NaCl)资源量(333+334)?为37.34亿t。

此外,内蒙古有湖盐产地14处,已上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表2处,主要分布在杭锦旗、乌审旗、鄂托克前旗。目前仅对杭锦旗的盐海子矿区进行了普查,为一个中型矿床,查明资源储量(NaCl)1876.7万t,保有资源储量1836.8万t。湖盐矿有固相沉积,表相卤水和盐渍三种,以固相沉积为主。盐矿赋存在湖内第四系黑色湖泥中。仅有小规模的试生产,未进入实质性的规模开发阶段。

2 鄂尔多斯盆地矿业权分布特征

2.1 矿业权总体分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丰富,矿业权几乎覆盖全盆地,仅盆地东源和南缘有少量区域未设矿业权,面积约1.08万km2,约占盆地面积的4.3%。目前,盆地共设置矿业权4560个③数据来源: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矿业权配号系统登记库数据。,涉及煤、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铝土矿、铀、铁矿、铜矿、铅矿、岩盐、矿盐、湖盐、油页岩、金刚石、高岭土、大理岩、芒硝(含钙芒硝)、天然碱(Na2CO3)、石膏、硫铁矿、砖瓦粘土等60多个矿种。

2.1.1 按矿业权性质划分

盆地矿业权中,已设探矿权503个,占盆地内矿业权总数11%,勘查总面积为23.5万km2;采矿权4057个,占盆地内矿业权总数89%,矿区总面积约4.87万km2。采矿权中,砖瓦用黏土采矿权数量最多,有1708个,占采矿权总数的42.1%。

2.1.2 按矿种划分

盆地矿业权中,油气类(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探矿权70个,采矿权45个,矿业权个数不多,仅占矿业权总数的2.52%,但面积较大,共23万km2,占矿业权总面积的81.14%;非油气类探矿权433个,采矿权4012个,数量较多,占矿业权总数的97.48%,但面积所占比例较小,仅占18.86%。

2.2 主要矿种矿业权分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中,煤、煤层气、石油天然气、铝土矿、岩盐、湖盐、矿盐、油页岩等主要主要矿种矿业权1378个,其中,探矿权442个,勘查总面积为23.2万km2;采矿权936个,矿区总面积为4.82万km2。

主要矿种中,煤矿矿业权数量最多,为1187个,占主要矿种探矿权总数的86.14%;其次为石油天然气矿业权,共93个;铝土矿有29个,岩盐23个,煤层气22个。

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矿种矿业权分布见图1。盆地内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主要矿种矿业权皆有分布,其中,陕西省境内矿业权数量最多,为605个,其次内蒙古496个,山西157个,甘肃55个,宁夏54个。但在各省区分布极不均衡。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业权陕西境内分布数量最多,煤炭为528个,石油天然气为39个;煤层气矿业权山西省分布最多,为10个,其次是陕西省(7个);油页岩仅在陕西境内有4个矿业权;岩盐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和陕西境内,分别有12个、11个矿业权;湖盐仅陕西省境内分布8个采矿权;矿盐1个分布于内蒙古境内;铝土矿除宁夏外,其余四省均有矿业权分布。

2.2.1 煤炭

鄂尔多斯盆地中,煤炭矿业权占绝对优势,多达1187个(探矿权312个,采矿权875个),占主要研究矿种总数的86.14%,矿业权总面积4.75万km2,仅次于石油天然气矿业权面积(图1)。空间分布上,煤炭探矿权主要集中分布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及陕西省榆林地区,成片成带规律分布;煤炭采矿权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陕西省神木-东胜一带以及山西省西部柳林县、林县、乡宁县、蒲县,分布密集。

图1 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矿种矿业权分布图

煤炭探矿权,内蒙古境内数量最多,为141个,面积为2.54万km2;其次为陕西114个,面积1.27万km2;山西31个,面积1851km2;宁夏20个,面积1140 km2;甘肃6个,面积362km2。其中,面积最大的煤炭探矿权分布于内蒙古乌审旗,面积536.82km2;面积最小的探矿权为陕西省彬长矿区,仅0.24km2。

煤炭采矿权,陕西省境内数量最多,为414个,面积为2765km2;其次为内蒙古318个,面积1958km2;山西98个,面积955km2;甘肃28个,面积79km2;宁夏17个,面积283km2。其中,面积最大的煤炭采矿权分布在陕西省黄陵县,面积351.94 km2;面积最小的采矿权分布在山西临县,仅为0.005 km2。

2.2.2 石油天然气

鄂尔多斯盆地中,石油天然气矿业权有93个(探矿权49个,采矿权44个),面积分布较大,为21.28万km2,除山西省境内油气矿业权较少外,其他各省区境内油气矿业权几乎全覆盖。

石油天然气探矿权,总面积约17.07万km2,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天然气采矿权的外围,其中,陕西18个,面积6.62万km2,内蒙古16个,面积6.28万km2,宁夏7个,面积8291km2,甘肃6个,面积2.68万km2,山西2个,面积6486km2。

石油天然气采矿权,总面积约4.21万km2,主要集中在盆地中部,分布于陕西西北部及内蒙古南部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以及甘肃省庆阳、华池一带。其中,陕西21个,面积2.77万km2,甘肃11个,面积4934 km2,宁夏7个,面积381km2,内蒙古5个,面积9127 km2。

2.2.3 煤层气

鄂尔多斯盆地中,煤层气矿业权有22个(探矿权21个,采矿权1个),以探矿权为主,面积约1.72万km2,集中分布于山西省兴县-柳林县一带,陕西府谷、韩城、耀县,内蒙古准格尔旗以及宁夏灵武、中卫一带也有少量分布(图1)。其中,山西省境内分布最多,有10个探矿权,面积约8832km2;其次为陕西省,有7个矿业权(包括6个探矿权,面积3873km2;1个采矿权,面积4.19 km2);内蒙古2个探矿权,面积2910km2;宁夏3个探矿权,面积1575 km2,集中分布于盆地西部边缘灵武市。盆地中唯一一个煤层气采矿权分布于盆地南缘的陕西省韩城市。

2.2.4 铝土矿

鄂尔多斯盆地中,铝土矿矿业权共29个(包括探矿权26个,采矿权3个),以探矿权为主,山西、陕西两省分布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山西吕梁地区、陕西关中等地(图1),其中,山西16个,面积为248km2(包括探矿权13个,面积247km2;采矿权3个,面积0.85 km2);陕西8个探矿权,面积为560 km2;甘肃4个探矿权,面积为192 km2;内蒙古1个探矿权,面积为4.11 km2。

空间分布上,铝土矿与煤矿分布关系密切。仅有的3个铝土矿采矿权全部分布于山西省柳林县。

2.2.5 湖盐、矿盐、岩盐、油页岩

鄂尔多斯盆地中,湖盐、矿盐、岩盐、油页岩四类矿种矿业权数量不多,共36个,各矿种相对集中分布。

其中,岩盐矿业权23个,包括探矿权20个,采矿权3个,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乌审旗和陕北一带,岩盐探矿权中,内蒙古分布12个,面积为1175 km2,陕西省8个,面积为183 km2;3个岩盐采矿权分布于陕西省横山县。

湖盐有8个采矿权,面积33.58 km2,主要分布于陕西省定边县一带。

矿盐有1个采矿权,面积19.85 km2,位于内蒙古鄂尔克前旗。

油页岩有4个矿业权,集中分布于陕西省铜川市一带,其中探矿权3个,面积292km2;采矿权1个,面积13.21 km2。

3 鄂尔多斯盆地矿业权交叉重叠情况

矿业权交叉重叠主要指矿业权边界存在平面投影交叉重叠及空间立体重叠现象。矿业权重叠区域的空间形态主要存在着公共边不吻合、范围完全一致、局部压盖重合、完全压盖、空间立体重叠、综合重叠等六种方式。鄂尔多斯盆地中矿业权之间交叉重叠现象普遍,尤其是盆地东北部、南部和西北部,矿业权交叉重叠现象明显[22-24]。

3.1 矿业权交叉重叠总体情况

鄂尔多斯盆地内所有的4560个矿业权(探矿权503个,采矿权4057个)中,多达3987个矿业权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占所有矿业权总数的87.43%,其中,采矿权之间交叉重叠有3506个,占盆地所有采矿权总数的86.42%;探矿权之间交叉重叠有481个,占盆地所有探矿权总数的95.63%。盆地内矿业权交叉重叠的面积为4.47km2,占所有矿业权总面积的15.77%。

矿业权交叉重叠现象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南部的鄂托克旗和乌审旗以及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3987个交叉重叠的矿业权中,陕西省分布最多,达1991个,其次是内蒙古,为1000个。矿业权重叠面积最大的是内蒙古,达2.84万km2,占盆地内矿业权重叠总面积的63.57%,其次是陕西省,矿业权重叠面积为1.26万km2,占盆地内矿业权重叠总面积的28.20%。

3.2 主要矿种矿业权交叉重叠情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主要矿种煤、煤层气、石油天然气、铝土矿、岩盐、湖盐、矿盐、油页岩的矿业权交叉重叠现象十分突出。主要矿种1378个矿业权(探矿权442个,采矿权936个)中,有1284个矿业权存在交叉重叠情况,占主要矿种矿业权93.18%,其中探矿权交叉重叠428个,占主要矿种探矿权96.83%,采矿权交叉重叠856个,占主要矿种探矿权91.45%。主要矿种矿业权重叠面积达4.32万km2,占主要矿种矿业权总面积15.39%。

3.2.1 区域分布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主要矿种矿业权交叉重叠区域的分布及密度不尽相同。陕西省矿业权交叉重叠的数量最多,达556个,占陕西境内矿业权总数的91.60%,其次为内蒙古,有490个,占其境内矿业权总数的97.22%。宁夏境内矿业权数量较少,仅54个,但重叠矿业权数达51个,占其矿业权总数的94.44%。

3.2.2 矿种分布特征

主要矿种中,煤矿矿业权交叉重叠数量最多,为1118个,占交叉重叠矿业权总数的87.07%,其次依次为石油天然气、铝土矿,岩盐,交叉重叠矿业权个数分别为76个、24个、23个,分别占交叉重叠矿业权总数的5.92%、1.87%、1.79%。

陕西省煤矿矿业权重叠数量最多,为487个,占煤矿矿业权重叠总数的43.56%,其次是内蒙古和山西省,煤矿重叠矿业权分别是448个、112个,分别占煤矿矿业权重叠总数的40.07%、10.02%。

鄂尔多斯盆地中,主要矿种矿业权中,湖盐、矿盐、岩盐、油页岩等矿业权全部交叉重叠,煤、煤层气、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等矿业权交叉重叠的比例也较大,其中,煤炭交叉重叠的矿业权占煤炭矿业权总数的94.19%,甘肃、宁夏两省煤矿矿业权全部存在交叉重叠;煤层气交叉重叠的矿业权占86.36%,内蒙古、宁夏、山西三省区交叉重叠的煤层气矿业权较多;铝土矿重叠的矿业权占82.76%,甘肃省铝土矿矿业权全部存在交叉重叠;石油天然气重叠的矿业权占81.72%,山西省石油天然气矿业权全部存在交叉重叠。

3.3 矿业权交叉重叠的主要类型

3.3.1 按矿业权类别分析

1)采矿权与采矿权重叠。采矿权与采矿权之间有532个采矿权重叠,重叠面积278.85 km2,其中,陕西采矿权重叠最多,250个,面积最大,为259.80 km2,其次是内蒙古209个,面积9.76 km2,山西、甘肃、宁夏三省区采矿权重叠较少,分别为57个、10个、6个。

2)探矿权与探矿权重叠。探矿权与探矿权重叠有402个,重叠面积为3.06万km2,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北部地区,其中,内蒙古探矿权重叠最多,为166个,面积2.05万km2;陕西140个,面积0.7万km2;山西、宁夏、甘肃探矿权重叠相对较少,分别为52个、27个、17个。

3)采矿权与探矿权重叠。采矿权与探矿权重叠有1005个(采矿权760个,探矿权245个),重叠面积为14848.36 km2,其中,陕西境内采矿权与探矿权重叠个数最多,450个,其后依次为内蒙古387个、陕西87个、宁夏42个、甘肃39个。

3.3.2 按矿种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矿种中,煤矿采矿权交叉重叠的个数最多,达1526个,探矿权交叉重叠个数有645个;其次是油气探矿权,交叉重叠的个数有997个。不同矿种、不同类型的矿业权之间,交叉重叠个数最多的是煤矿采矿权与油气探矿权,有624个,其次是煤矿探矿权与油气采矿权,交叉重叠的个数有246个。

主要矿种交叉重叠的矿业权中,煤矿探矿权交叉重叠的面积最大,达4.34万km2;其次为油气探矿权,为3.41万km2。不同矿种、不同类型的矿业权之间,重叠面积最大的是煤矿探矿权与油气探矿权,达2.73万km2,其次是煤矿探矿权与油气采矿权,重叠面积为1.1万km2。

3.4 矿业权交叉重叠的主要特点

鄂尔多斯盆地矿业权交叉重叠现象普遍,主要是由于油气矿业权面积相对较大,煤矿矿业权数量多、分布密集造成的。矿业权交叉重叠的主要特点有以下4方面。

1)油气类矿业权设置面积过大、分布广,占盆地面积94.09%,造成了68.70%的油气类矿业权与81.15%的非油气矿业权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现象,且重叠面积都较大。

2)众多矿业权交叉重叠情况是由于相邻矿业权公共边不重合原因造成的,特别是煤矿采矿权之间较为普遍,但是交叉重叠面积较小。

3)同类矿种的探矿权与采矿权重叠情况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探矿权范围内设立多个采矿权,这类情况在煤矿矿业权之间较为突出。

4)部分采矿权空间立体范围上存在矿业权交叉重叠情况,造成矿产安全生产隐患。

4 勘查开发对策建议

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丰富,但资源综合勘查开发以及矿产资源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从而影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25-26],因此,统筹协调鄂尔多斯盆地各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和时序,提高资源开发效率,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仍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目前,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铀矿和煤矿等矿种的矿业权实行分类管理,分属不同部门管辖,矿业权设置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人为造成矿业权设置出现了大量的重叠现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信息沟通机制。

2)建立不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时序。加强鄂尔多斯盆地矿产资源的统一规划、整体规划,实现资源的综合管理。根据鄂尔多斯盆地不同资源的成矿地质条件、空间分布、赋存层位等特点,结合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矿业权设置情况等,合理确定勘查开发时序,实行分区管理、差别化管理政策,优化盆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和时序,规范勘查开采秩序,促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开采,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协调处理已设矿业权。矿业权在法律属性上属于用益物权,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矿业权时,先成立的矿业权应当排斥后成立的矿业权。因此,在两个或多个矿业权发生冲突时,应本着“时间在先、权利在先”的原则处理,以保护设立在先的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

鄂尔多斯盆地矿业权交叉重叠现象普遍。对于矿业权交叉重叠情况,应分类处理,保护先设矿业权。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与相关矿业权人积极沟通协商,尽快达成范围调整协议;鼓励双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或协商开展合作。短期内无法变更的矿业权,先签订安全管理部门认可的互不影响安全协议,在矿业权许可证发生延续、换证、整合等情况时,逐步完成对矿业权范围的合理变更。

4)合理优化布局。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布局一直存在小、散、乱的现象,应遵循地质成矿规律,加强矿业权设置管理,解决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条件、资源赋存特点和开发利用条件为基础,充分考虑不同矿产资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已有矿业权的设置情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科学合理设置矿业权,达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合理布局。

[1]陈刚,李向平,周立发,等.鄂尔多斯盆地构造与多种矿产的耦合成矿特征[J].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12(4):535-541.

[2]邓军,王庆飞,高帮飞,等.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多种能源矿产分布[J].现代地质,2005,19(4):538-545.

[3]邓军,王庆飞,高帮飞,等.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分布及其构造背景[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31(3):330-336.

[4]李增学,韩美莲,李江涛,等.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形式及沉积控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18-22.

[5]刘池洋,赵红格,谭成仟,等.多种能源矿产赋存与盆地成藏(矿)系统[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2):131-142.

[6]王双明.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7]谭永杰.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构造变形及其演化[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8]叶建平,等.中国煤层气资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9]李增学,王明镇,余继峰,等.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含煤地层层序地层与海侵成煤特点[J].沉积学报,2006,24(6):834-840.

[10]杨仁超,韩作振,柳益群,等.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侏罗系煤与铀矿关系[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4):31-37.

[11]陈全红,李文厚,郭艳琴,等.鄂尔多斯盆地早二叠世聚煤环境与成煤模式分析[J].沉积学报,2009,27(1):70-76.

[12]Ding Xiaoqi,Han Meimei,Zhang Shaonan.The role of provenance in the diagenesis of siliciclastic reservoirs in the Upper Triassic Yanchang Formation,Ordos Basin,China[J].Pet.Sci.,2013,10:149-160.

[13]Xuan Tang,Jinchuan Zhang,Yansheng Shan,et al.Upper Paleozoic coal measures and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systems of the Ordos Basin,China[J].Geoscience Frontiers,2012,3(6):863-873.

[14]赵宏刚.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J].铀矿地质,2005,21(5):275-282.

[15]杨晓勇,罗贤冬,凌明星,等.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08,54(4):539-550.

[16]赵军龙,谭成仟,刘池洋.鄂尔多斯盆地铀富集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J].地质学报,2009,83(2):158-165

[17]刘汉彬,李子颖,秦明宽,等.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2012,19(3):139-146.

[18]张子祥.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向斜盐矿床地质特征[J].中国煤田地质,2001,13(2):22-24.

[19]陈洪德,李洁,张成弓,等.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沉积环境讨论及其地质启示[J].岩石学报2011,27(8):2213-2229.

[20]冯三利,叶建平,张遂安.鄂尔多斯盆地煤层气资源及开发潜力分析[J].地质通报,2002,21(10):658-662.

[21]王党国,祝国柱.陕西省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陕西地质,2011,29(2):33-40.

[22]罗世兴,沙景华,吕古贤.鄂尔多斯盆地矿权重叠问题探析[J].中国矿业,2012,21(12):201-204.

[23]涂庆,于光,黄启.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矿产矿权叠置问题对策分析[J].中国矿业,2013,22(4):15-18.

[24]于光,何大义.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矿产勘查开发政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4,16(1):29-33.

[25]贺冰清,鹿爱莉.鄂尔多斯盆地能源矿产综合开发利用经济评价[J].中国矿业,2010,19(2):26-28.

[26]吴裕根,王越,王楠.对鄂尔多斯盆地能源资源综合勘探开发的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10,18(7):1-4.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suggestion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Ordos Basin

LU Yu-lin1,2,3,LIN Yan4,YI Ji-ning3,GUO Jia3,WANG Hui3,YANG Jing4
(1.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2.Chinese Academy of Land and Resource Econamics,Beijing 101149,China;3.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re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China;4.Aerial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Bureau,Chi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Coal Geology,Xi’an 710054,China)

The Erdos Basin holds abundant mineral resources.However,some issues restrict thei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clude coal,coal bed methane,halite,bauxite inside the Ordos Basin,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overlapping situation of mineral rights,and puts forword correlative fuggestions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Ordos Basin,such as strengthe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of different department,establish scheduling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mineral resources.

Ordos Basin;mineral resource;mining rights;suggestions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项目资助(编号:1212011088001)

路玉林(1970-),男,安徽当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综合研究工作。

F407.1

A

1004-4051(2015)10-0015-07

2015-04-07

猜你喜欢
矿种探矿权采矿权
江西规范采矿权深部或上部矿业权协议出让
水泥企业石灰岩矿山采矿权纠纷解决思路
在采矿证范围内擅自开采其他矿种怎么处理?
我国重要金属矿产探矿权结构性变化特征分析:以铜、铅锌、金、铁为例
我国非金属矿种历史沿革及修订建议
山西省探矿权采矿权征收的现状及建议
我国探矿权物权性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扣除已缴纳采矿权价款问题研究
2013年以来我国新增煤炭资源储量207.5亿t
山东省矿业权冰冻6年 近期有望解封